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青年教育家山阴县政协委员王利峰
文/吴光德(山西)
前言
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种无法表述的情绪在波动。这种波动理不清、道不明。不过,与其说是波动,其实用震撼来表达更接近于我的内心真实。
我不明白,“山阴”这两个字为什么一次又一次进入我的视线,注入我的脑海,出现在我的作品中。这里面的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迹,无不与“山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挥不去、抹不掉、避不及。
这个地方到底是一方怎样的土地?为什么能够不断滋生各类人才?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试图从中捕捉到关于“山阴”这一地域文化的脉络,以解心头之惑。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山阴在春秋时期为北狄所居,战国时期为赵雁门郡楼烦县属地,秦属雁门郡,汉归陶县、阴馆县。后经历代沿革、更名。
唐属应州金城县。
金大定七年(1167)始名山阴,意地处复宿山之北。
金贞佑二年,升山阴为忠州,属西京道大同府。
元后期复置山阴,属山西道大同路应州。
明称山阴县,属山西布政司大同府应州。
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于大同府。
1927年直隶于山西省。
1946年6月24日,全县解放,属冀晋专署。建国初期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后随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
1959年至1961年属晋北专区,后复归雁北专署。
1989年划归朔州市。
另外根据其它文献资料所记,“山阴”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她先后经历了桑干河流域所产生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融碰撞,经历了近代胡汉文化的洗礼和变革,始终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而接受历史的考证变迁。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由此,我的内心开始释然,我的困惑得以明悟,我的笔端也开始进入本篇的主题。
人物简介:王利峰,男,1982年9月生,山阴县马营乡腰寨村人。大专学历,政协山阴县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民进会员。康蕾幼儿园、阳光苗苗幼儿园、康蕾幼教中心、兴隆幼儿园董事长,家庭教育培训师。2001年毕业于洛阳市第三师范,2001年7月-2003年7月在马营乡观音堂村代课,任班主任、副校长。2007年12月论文《和谐教育以人为本》获山西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一届年会论文二等奖。2011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山阴县委员会会员。2012年任政协山阴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12年3月获国家人社部园长能力证书。2012年7月毕业于朔州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系。2014年跟随思八达公司学习企业管理,同年任家庭教育培训师。2016年任政协山阴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2016年7月取得山西省园长资格证。
孝字当先,他听遵母命,
开始迈出人生第一步的路
文中的主人公王利峰,出生于山阴县马营乡腰寨村。父亲在他16岁时不幸去世,留下三个孩子,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人的肩上。在那样的年代,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当时王利峰还在念初中,而且学习成绩优秀,本来可以顺利考入高中继续深造,而且有望考取大学,可面对着家庭的负担,眼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容颜,在母亲酸涩的建议下,忍痛放弃了继续就读高中的梦想,选择了在当时农民思想意识中也算不错的学校——师范学校。
用他母亲的话说:孩子,咱家的情况咋样俺娃知道,当老师也好啊,起码胶皮饭碗拿到了,好歹也算是长期人员,不用一辈子种地,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以后找个媳妇也好找,小日子也能凑合着过。
自古寒门出贵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利峰毅然听从母亲的话,选择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停下笔来,我在思考:
如果当初王利峰没有听取他母亲的话而是选择继续就读高中,那他的人生命运又会是怎样的一种际遇?会不会取得今日这样的成就?
这样的假设虽然无从考究,但有一点,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所有的成功背后都需要汗水的浸泡、不懈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
苦难是人的试金石!
我相信,不管他选择了怎样的路,他都会一枝独秀,并且闯出一条只属于他自己的、有着广阔天地的道路。
因为,他叫王利峰!
因为,他是王利峰!!
因为,他成长在山阴县马营乡腰寨村一个早早失去父爱的家庭里!!!
2001年7月,刚刚师范毕业的王利峰光荣地成为马营乡观音堂小学老师,正式踏入教学殿堂,也开启了他在观音堂三年时间的教学生涯。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从内心却没有一般刚做老师的那一份狂喜。
因为,他的梦想不在这里。
是雄鹰,就有振翅欲飞的渴望;是骏马,就有奋蹄昂首的奔腾。
在此期间,王利峰几次在内心萌生自己出去创业的念想,当他最后一次鼓足勇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时,她母亲的一句话,彻底把他那颗躁动的心打回原位,从此不再产生任何念想。
他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当老师,你这书算是白念了!”
是啊,在2000年,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在农村老百姓的认知当中,的确是一份响当当的工作,多少农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当上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挥斥方遒;在举手投足间,指点春秋。
王利峰的心开始沉寂下来,而且慢慢地,他开始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
也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一生当中第一个人生导师——当时担任学校校长的樊老师。
在日常的工作和接触当中,樊老师教会他如何做人、做事的宝贵经验,也奠定了他后来事业走向成功的基石。
雄鹰,
就是在不断的风雨中锤炼自己的翅膀
一个人内心深处保留的梦想,可以因为某种现实的束缚暂时沉淀,但那一颗顽强的种子始终在发芽生长,一旦遇到破茧成蝶的契机,这份执念将一泻千里而无法阻隔。
王利峰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他听母命、尊天伦、尽孝道,一直在学校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但他骨子里那份不甘一直深藏在血液里奔腾汹涌。与其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还不如说是他一直在刻意地寻找,就在2003年那一年,他终于下定决心硬着头皮说服了母亲,毫不犹豫接收了当时山阴县城一家因某种原因关闭停业的幼儿园,开始了他自主创业的征程。
然而,他的一腔热血和创业热情,却被一场意外事件打击得遍体鳞伤,举步维艰。
正当他的康蕾幼儿园刚刚筹建完成,并且按着他的预期目标顺利开学、招生、学生入园、师资力量加强,处处是春光的大好形势之下,一场突然而至的非典把他所有的努力一扫而空。那一年,他不仅没赚到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还背负了一笔在当时来说也算不小的债务。
当时的他,有过焦虑,有过彷徨,有过不甘和愤怒,也有过伤心和绝望,但庆幸的是,他骨子里那一份与生俱来的倔强和他的“二货”性格挽救了他自己——上师范学校时,拜同学所赐,他还有了“二货”的绰号。因为倔强,因为“二”,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并且四处筹集资金,准备东山再起。
也许,天无绝人之路,2003年发生的非典很快被控制、绝灭,而他的学校在后期的几个月内也恢复了正常。
王利峰借着同行业许多人还没开始清醒运作的时刻,全面发力,大力宣传,广撒网、多捕鱼,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当年的招生计划,一举奠定了他在山阴县城立足发展的基础。
2004年夏天,王利峰率先在全县(唯一)举办了一次由本园70多名幼儿学生表演的幼儿晚会,引起强烈反响,并且得到无数家长的口碑相传,为其后期的幼儿园扩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后期的资本积累创造了条件。
2005年一年的时间,王利峰所办的康蕾幼儿园已经开始生源满满,大有人满为患之势。
这个时候,王利峰把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重新选址开始在山阴七小对面筹备第二个幼儿园的启动事宜。就在当年,他的第二个康蕾幼儿园如一股劲风在山阴县城强势而来。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的幼儿园做得风生水起、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又一个突发事件席卷全国,一下子把所有小学、幼儿园的经营状态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起由甘肃正宁县校车事故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全国教育系统的大整顿,让过去一度以私家车接送孩子上放学的行业潜规则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自然是每个小学学校和幼儿园,还有因工作忙碌而无暇接送孩子的家长。
一时间,孩子的上学交通问题曾一度成为学校、学生、家长三点之间有效衔接的现实难点。
而王利峰那个时候,两所幼儿园早已学生满满。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王利峰只能采取几个办法应对这一(意料之外,其实也在预料之中)变故。
第一、做家长工作,让学生父母想办法克服困难自行接送孩子上学。
第二、对于实在没办法接送孩子的偏远地方学生,通过就近生源分流方法,帮助家长联系就近幼儿园解决孩子的入园问题,缓解矛盾。
通过这样的方法,虽然暂时解决了孩子的上学入园难问题,但留下来的学生却明显所剩无几,学校的经营现状面临严峻挑战,一度举步维艰。
面对这样的现状,王利峰虽然内心焦急,但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利益虽然重要,但生命至上,他宁愿园空,在找不到妥善解决孩子上学安全的情况下,绝不贪图利益置生命安全于不顾,贸然吸收学生入园。
同时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思考未来的突破点在哪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王利峰一直纠结在这一问题的核心点上面,他从整个教育行业的现状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又从整个山阴县城的人文地理,以及生活教育习惯进行脉络梳理;结合自身幼儿园的综合软硬条件一一对比;通过一次次现场走访和一次次家长谈心,王利峰的大脑终于有了一套适合于当前以及未来几年内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但王利峰非常理性地认识到,有些东西和有些举措靠自己目前的实力还无法做到,也无法实施,他明白一个道理:快十步属于找死,快一步就是刚好。
有了这样的想法,王利峰的发展经营理念开始潜移默化转变,他把重心放在了由过去的重视生源转移到增强教育方式和师资力量上,并且在教学模式上导入蒙氏教育理念,从过去的松散式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考虑到部分家长无法按时接送孩子入园上学,同时推出了幼儿园日托、周托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并且全面强化幼儿园环境卫生、吃住安全等系统化标准指标,使整个幼儿园围绕着“新、净、细、全、优”五大发展理念,稳步发展。
考虑到资源集中利用共享,在2007年7月,王利峰把2003年在应山路开办的康蕾幼儿园整体搬迁至康蕾第二幼儿园,开始了全新的办园模式,而且一直发展持续到2011年。
在此期间,王利峰一直在筹备探索幼儿园更大的经营发展空间,他的梦想一直在不断地发展膨胀,并且逐步开始打造属于他的教育帝国蓝图。
2010年8月,王利峰正式接收山阴县文利路一所占地面积526平米、建造面积1024平米的阳光苗苗幼儿园,更名为“康蕾阳光苗苗幼儿园”。
(上图为康蕾阳光苗苗幼儿园园区外景一角)
2011年7月,王利峰在山阴县七小西二级路拐角处重新选址开办一所建筑面积980平米、户外活动面积326平米的现代化、高标准康蕾幼儿园新园并正式挂牌运营。
2015年7月,由王利峰投资开办的建筑面积1030平米康蕾幼教中心在山阴南大道与山水巷交叉口正式挂牌运营。
(上图为康蕾幼教中心外景一角)
2017年5月,由王利峰个人投资兴建、设计、装修、配套设施完善的占地面积400多平米、建筑面积1196平米康蕾幼儿园区在山阴爱民路正式挂牌运营。
(上图为王利峰个人投资创建的康蕾幼儿园外景一角)
2018年,由王利峰投资开办的占地面积2360平米、建筑面积1600平米的兴隆幼儿园在山阴县正式挂牌运营。园区内有大型的景观园、植物园、儿童游乐园、草坪跑道、篮球场等一流配套设施。园内活动宽敞、明亮,有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空调、奥尔夫乐器、区角游戏、多功能音乐厅、淘气堡等现代化设施。
(上图为兴隆幼儿园外景一角)
由此,围绕着山阴县城范围内园区创建的位置布局全面落地,再加之所有园区教学师资以及软硬件的不断提升完善,王利峰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内心的梦想,而他的人生命运也由此华丽转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
这句话,在王利峰的身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居安思危,
他始终在不断蜕变中寻找未来的路
俗话说,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辽阔,这句话在王利峰的身上得以验证。尽管他的事业在普通人眼中已经是做得很大很成功,但对于王利峰而言,却始终在内心有一种无以言状的不安与躁动,他始终觉得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很广阔,但就是一时之间找不到如何进一步蜕变的突破口和蜕变的契机。
也许,他是命运的宠儿;也许,他本身就是属于不断挑战自我创造压力的冒险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从网上发现一条关于幼儿教育的新的模式信息。就是这条也许在别人眼中根本引不起注意的文字,但在王利峰的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为了确定这条信息的真实性,王利峰在冷静思考了几天后,果断出发,开始了他的调查之路。
由此,也开辟了他后来在山阴县具有独家超前意识的“蒙氏教育”模式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斯巴达家庭教育”体系。
经过实际走访到亲自参加系统学习,到最后的请进来这一艰难过程,关于“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终于在山阴正式推出。
“蒙氏教育”重点以游戏代入方式激发孩子的潜能,最大化激发孩子的认识和创造思维,在玩耍中导入学习的知识元素,而不是过去单一的让孩子去学习,最大化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拓展孩子的思维,在快乐中增强知识的积累。
另外,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王利峰从中又发现一个让许多人忽视的问题和规律。
小学生学习不好,往往取决于幼儿学前教育;而幼儿园学生的能力差别往往出现在其父母身上,要想改变这一现象,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突破点,必须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
由此,王利峰再一次大胆突破,并且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困惑四处了解、寻找、学习,终于推出了在山阴,甚至在全省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家庭教育体系——“斯巴达家庭教育”和“母亲智慧”体系。
这种专门针对孩子父母的教育模式,重点解决了:老师和家长、老师和孩子、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园长、老师和老师、家长和园区的关系。
“母亲智慧”这一家庭教育模式一经推出,很快便在当地引起轰动,越来越多的家长纷纷要求参加这样的家庭教育培训,在短短两年内,累计培训了50多场,受众人员2万人次,一举改变了孩子、家长、幼儿园三方面的协调、互动、交融局面。
(上图为王利峰在《新中国式家长学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掠影)
(上图为《母亲智慧》家长教育一角掠影)
(上图为《母亲智慧》和幼儿园孩子共同参与的户外教育活动一角)
写在后边的话
当采访结束的时候,在我路过园区办公楼干净整洁的走廊时候,我顺手用手机拍下了两边墙上的一些数据,并在编辑这篇文章的时候加以整理,并分享如下。我相信,读者会从这些文字和一个个阿拉伯数字中体会到其背后的意义。
同时,我用这些拍摄下来的文字,来代替本该继续写下的话语,以此作为本篇文章的收尾。其中之意,留给每一位有幸读到这篇文字的所有读者和朋友,让我们一起去回味其教育背后的努力和汗水,展望其美好的未来……
(康蕾幼教近几年外出学习情况)
累计幼教人数:
所获荣誉
2009年荣获国学经典才艺与表演实验园。
2010年7月获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实习实训基地
2011年11月参加朔州市首届幼儿教师讲故事大赛,教师贺仁义获得一等奖。
2012年7月参加同朔地区逻辑狗思维训练大赛,孙戎获得中班组第一名,贺春宇获得小班组第一名。
2014年7月获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实训基地。
2015年1月荣获朔州市教育局平安校园。
2015年8月荣获北大英语基地园。
2016年5月参加朔州市第二届珠心算争霸赛——康祺获得第一阶全市第一名。
教师师资力量
~~~~~~~~~~~~~~~~~~
【作者简介】吴光德,男,山西平鲁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协会员。现为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副理事长、《作家新视野》杂志社社长、央视生态环境频道《生态环保进行时》栏目组采编。著有长篇小说《雁门刀客》《让我们忍住眼泪》等。
~~~~~~~~~~~~~~~~~~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联盟网站
中国唯美诗歌网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www.ap0001.com
~~~~~~~~~~~~~~~~~~
组织架构
顾 问:谭五昌 祁人 大卫
社 长:吴光德
副 社 长:吴 莉 孟宪梅
编辑出版: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总 编 辑:吴光德
主 编:张利杰
执行主编:陈勇
编 辑:孟宪梅 吴莉 孟新龙 杨俊
刘锦
国内总社地址:中国•北京
分社地址:中国•山西•朔州
所有投稿作品须为原创首发,并在作品前标注清楚。
投稿邮箱:zjxsysg@163.com
海外编辑部:
主编:韩舸友(美国)
新加坡发行组稿站站长:舒然(新加坡)
新媒体网络运营部:孟新龙
市场部部长:
盧俊(香港)
傑森(美国)
广告发行部部长:翟換靈(香港)
宣传部部长:
(国际)鐘佩敏(美国)
(国内)马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