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一样的你
文/心语
一颗洋葱就可以让人流泪,又有谁见过一棵蔬菜能让人发笑呢?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 ,哭,你便独自哭。
每次迎上那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张爱玲。或许是源于对作家张爱玲作品的喜欢,才有幸相识了好多被唤做爱玲的女子。
被招工入厂
1988年10月,西凤酒厂二期扩建项目投产,面向全社会招收了几百名轮换工。15岁的爱玲也跟随浩浩荡荡的招工队伍入厂成为工人(为了工作,好多人瞒报了年龄),被分配到成装一车间装检组。
80年代,生产工序全是手工作业,技术含量不高,成装车间苦和累的工作就数洗瓶组和灌装组。把插满控水瓶子的钢管架子从洗瓶组抬到装酒台,70多斤2个人8个小时来来回回,身板单薄的孩子们忍受着比自身承受力大好几倍的工作任务,下班回到家只能给父母哭鼻子喊累。虽然工作辛苦,曾经满大山沟沟坎坎拔猪草,从农村锻炼出来的她,对这些苦却从未抱怨过。青春洋溢的她每天仰着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口一个师傅,又不怕吃苦、乐于助人,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各项操作技能。89年就成为灌装组组长,责任心超强的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岗,开始做班前的瓶盖分拣工作,下班后总是最后一个清理完现场提前做好第二天的物料准备才离开。别的领导追着喊着多干活,而她不得不总是被善意的喊着“别累着,歇歇”,她总是满面春风地回应“没事,不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干就干好的牛劲,在她的影响带动下班组工作质量、完成效率始终稳居前茅,所带领的装检组年年被评为厂级先进班组,她本人也荣获公司先进个人和工会积极分子荣誉。
1.65米完美身材的她胳膊长,腿长,骨架小,走路总有一种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轻快,银铃般的笑声具有深深地穿透力,又是车间的文艺骨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值此豆蔻年华的美好,丘比特之箭从四面八方嗖嗖射向她。
以爱为家
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憨憨的他成为了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人常说,世界上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就是婆媳和妯娌关系。
老公弟兄2个,作为家里的长子,要想成为父亲的左右手,弟弟的好榜样,只有自己付出多一点,计较少一点,多一些互帮互助,家庭一定是和谐团结的。不喜言语的他是这样想的也总是这样默默做的。婆婆没有女儿,作为长子的老公虽然很用心的为2个女人付出,但男人对妈妈的爱不像女儿细腻,爱玲偷偷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总是不动声色的落实到行动上。平时婆婆合身的衣服她用尺子量好,婆婆喜欢穿的鞋的款式她记在心里,洗发水,护肤品,内衣,只要是平时看到了,逛街时总会给婆婆买好,生病、住院像闺女一样守候床前。为了不让婆婆心疼钱,每次都说是打折的特别便宜,婆婆知道自己的儿媳妇实在,买的东西一定质优价廉,每一次也都欢欢喜喜收下,惹得身边老姐妹们羡慕嫉妒极了。朋友问爱玲,人老了也穿不出啥感觉,她总是笑着说,老人穿一件少一件,婆婆穿好看了出去也是我们的面子啊,何况我婆婆心灵手巧特爱干净,好几年都穿不旧一件衣服,省钱的很。
从成为何家的儿媳妇,爱玲最不擅长的就是包饺子,但冰箱里每一周都有婆婆包好的素菜馅、肉馅的各种时令饺子。老公和儿子喜欢吃岐山臊子肉,弟媳每一次买好肉自己手工切好做好送到她家里,不等下一次断炊弟媳就又送过来……
锅碗瓢盆交响曲磨合的就是烟火气。近30年婚姻生活的相濡以沫,他标准的普通话为她改成了标准的凤翔柳林方言,但始终未放弃的是兵营里锤炼出的对她爱情誓言的坚守,而她却把对他所有爱的语言转化为他身后的铜墙铁壁,左邻右舍从公婆嘴里,听到的只有我们家媳妇最善良,最辛苦,从媳妇嘴里听到的也只有婆婆今天又做了啥好吃的、公公又操心啥了,让家里的每个人四季如花满园芬芳。
陪她哭的人
对爱玲来说,最感恩的就是自己怀孕的那段艰辛岁月。1995年新婚燕尔的她很快就怀孕了,得知喜讯的婆婆变着戏法为媳妇调配营养。在怀孕40多天后,突然流产了,打击依次出现,第二次,第三次莫名其妙的流产,让她心如刀绞、痛苦绝望,整天以泪洗面,而婆婆却更加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陪着她不让掉眼泪,说小月造的罪生几个孩子都补不回来,而她自己却转过身偷偷抹眼泪。最让她感动的是最后一次怀孕,上厕所婆婆都要搀扶着她,跟别说从生活、营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保障,让她直接卧床小心翼翼直到怀孕5个月左右(由于工作关系,手工灌装双手在酒里浸泡着,导致在这个岗位工作的好几个女同志有过习惯性流产史)。
女人知道,坐月子、带孩子是和婆婆真正差枪走火的最黑暗的日子,但这些在爱玲的记忆中好像从未发生。从嫁入何家成为儿媳,就像在工作中一样,她总是包容心对人,同理心对事,婆婆也总是不吝啬自己对媳妇的欣赏和赞美,在她细雨无声的滋润下,2个媳妇一个赛一个的贤惠。多年来,
她们对彼此的每一份亲情充满了浓浓的赞美和感恩。逛街时2个妯娌手挽手,亲如姊妹,厨房里妯娌两个抢着干,婆婆抢着打下手,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幸福,对有些人来说,是运气,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能力,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心善良的人。
不嫌累的售货员
2005年,她从成装一车间被调到工会办公室,成为厂自办商店的一名营业员。厂里采购物美价廉,商品流动性快,每周补货无论多晚,只要货到,作为营业员的她卸货搬箱子,堆货布展,尽快熟悉每一样货物的性能,把职工们常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放置在随手拿的固定位置,每一样价位熟记于心,热情服务方便职工采购。虽有固定的每天8个小时的上下班时间,但对她来说基本没有下班这个概念,张家面条下锅了发现盐、醋没了,李家等米下锅了,男人们没有香烟了,女孩们突然大姨妈急需卫生巾……只要有人需要,站在楼下喊一声,她也会从三楼跑下来到马路对面的商店为大家开门救急。冬天对她来说是最痛苦的,从小拔猪草的手就容易冻裂,再重再累的货她都不怕,就怕称瓜子和倒醋,不小心盐或醋撒手上,冻裂的伤口疼得钻心。厂里的大妈买日用品时喜欢挑挑拣拣,总是从最上层翻到最下层,整整齐齐的东西就像被抢劫过一样,但她每次不厌其烦帮她们挑拣,有时老人来买米面,腿脚不方便上楼,她也会帮忙送到老人家里去,惹得老人们热乎乎地夸 “好闺女!多好的闺女!!”。院子里的大叔大妈在街道买了好吃的顺路都会给她送进去,但都被她热情的婉拒了。现在的她负责职工的医保报销,依旧热心的为每一名职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看透世故却不世故的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在工作上干好份内事,让领导放心,做好自己事让周围人舒心,不八卦别人事让人人开心,默默的发自己的光从不吹灭别人的灯,荣誉来了就推,有露脸的机会就让,有困难总是第一个就上,在家庭里做好贤内助,在生活里像一个知心大姐姐深得每一个同事的喜欢,尤其是现在办公室男同事屈师傅,小张几个人天天追着她讨要好媳妇的秘籍。
已经长大帅气的儿子现在也加入了西凤的大家庭,3代人的西凤情深深扎根在这片热土里。不负岁月不负自己的爱玲被公司去年评为文明家庭,此项荣誉对于她来说实至名归,同事也欣喜地夸赞她受之无愧。
33年的工作历程,爱玲也即将退休,离开自己热爱又无悔奉献了三十多年的工作岗位,离开同她一起栉风沐雨、披星戴月的同事,即将转换角色成为婆婆。虽然有一些不舍,但正是源于一代代西凤人不忘初心的接力奋斗,才谱写了西凤发展的壮美画卷,她也相信自己从婆婆身上学习到的优良家风一定会代代相传。
心语(马雅萍),陕西凤翔县人,公司职员,喜欢运动健身,爱好文字,书法。曾在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