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明节,它有一个从农耕节气演变为传统节日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清明与酒的缘分来自祭扫,清明扫墓除整修坟墓、清除杂草外,最重要的是上坟酒。全家在家举行祭祀仪式,仪毕后饮酒聚食,称为吃上坟酒。
全家聚食后,再去扫墓,在坟前供上吃上坟酒时特意留下的食物与酒,点烛烧纸进行祭奠。 此时,酒是人们表达对死者之敬意和哀思的最好载体。
如今,清明与酒仍然密不可分。一杯白酒,是对先祖的祭奠,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叹息;更是返回内心,对自我的追寻与洗礼。在白酒的选择上,不少市民会选择家乡的白酒或者老字号品牌的白酒,比如奇台地区的人以购买古城老窖为主。古城老窖相对于新疆其他地产白酒来说,不仅品牌悠久,在价格方面更加的实惠和亲民,也曾是东三县地区走亲访友必带的礼品之一,因为古城老窖蕴含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因此也成为许多市民家庭的“清明酒”。
除去为祖先扫墓之外清明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是春游的好时候,所以清明节习俗非常丰富有趣。古人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是以清明节还有一个名字——踏青节。
正所谓“斗草踏青天气,买花载酒心情”。此时,草长莺飞,山水如画,百花争妍,这郊游的好时候,又怎能少了酒来助兴呢?宋代程颢说,“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