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妒”
荣玉奇
“妒”者,嫉妒之谓也,就是对品德、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因此而产生的一种仇视的心态和情绪,俗话也叫“红眼病”。于是乎便对超过自己的贤达能人,诽谤之,攻击之,污蔑之,陷害之,排挤之,各种卑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病态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既不利己更不利人,闹来闹去,最后倒霉的是自己。
纵观历史,凡是怀有嫉妒心理,患上“红眼病”的人,多数都没有好下场。
战国时代的庞涓与孙膑,师出同门,二人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庞涓自知不如孙膑优秀,技不如人,于是心生嫉妒,不择手段暗害孙膑。最终孙膑未被害死,自己却被乱箭射死。
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李斯,应该说是个很优秀的人,他未发迹前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可是,他嫉妒韩非的才华,害怕韩非被嬴政重用,挡了自己升官发财的道路,于是想方设法把韩非送进监牢,使韩非死于非命。然而李斯的下场也很惨,最终被赵高夷灭三族,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三国演义》中的周公瑾,因为嫉妒孔明的才华和韬略,不顾孙刘联盟,不顾共同破曹的大局,屡屡设计欲害死孔明。结果最后没有害死孔明,反被孔明三气而死,死时年仅三十六岁,还恨恨不绝:“既生瑜,何生亮!”
《红楼梦》中的袭人,和晴雯同为宝玉房里的大丫鬟,袭人嫉妒晴雯貌美,而且宝玉喜欢晴雯。于是袭人使出下三滥的手段,在王夫人那里打小报告,百般诬陷晴雯,妄图使自己成为宝二爷的姨太太。结果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忧愤而死,而袭人最终也未当成宝二爷的姨太太,只能嫁给一个戏子。
嫉妒,尽管存在于少数人的头脑中,但是不可小看。应该看到,它是人类感情中比较低级、比较笨拙幼稚的一种情感。只有缺乏自信而且自卑的人,才会产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把刀,玩不好,不是插在别人身上,很可能插进自己心里。嫉妒是一种腐蚀剂,它影响团结,破坏友谊,会使朋友变成仇人。因此,嫉妒之心,千万不可有,更不可放纵,任其发展,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