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感知幸福的“足觉”
李玲

知足常乐,一般人理解为:懂得满足,便会常常快乐。这样理解,很好!
但是,这个“知足”的“知”,不光是我们常说的“懂得”,还有“感知”的意思。因为,快乐不是源于对因何快乐的理性认知,而是来自对快乐生活的感性体会。
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并不能真的就因此而快乐。快乐在于,我们的心灵能否在有限中感知无限,在单薄中感知丰富,在缺憾中感知圆满,在匮乏中感知充足。一句话,能否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感知幸福。
我们有感知色彩的“视觉”,感知声音的“听觉”,感知滋味的“味觉”。但是,自然还赋予我们更为重要的能力:一种感知幸福的知觉。这种知觉,我们可以称之为“足觉”——是一种对满足的感知能力。
足觉,是一种心灵的感知能力,是比视觉、听觉、触觉更为重要的知觉能力。世上有自感幸福的盲聋之人,也有倍感不幸的聪明之人。前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却保有足觉;后者耳聪目明,却丧失了足觉。失去了味觉,就不能感知滋味。失去了听觉,就不能感知音乐。失去了视觉,就不能感知色彩。而失去了足觉,就不能感知幸福。
足觉,让我们感知人间的温暖,感知世界的诗意。拥有足觉,才会知足。多少失去足觉的人,沉沦于物欲之海,欲壑难填,贪得无厌,与物相刃相靡。最终麻木不仁,灯红酒绿、醉生梦死。
所以,一个人拥有足觉,保持自身感知幸福的能力,比贪得无厌地去追求外在物质的“厌足"更重要。
因为,对幸福来说,“知足”比“厌足”更接近“幸福”的本质。
作者介绍:

李玲,全国劳动模范,甘肃新乐集团董事长,张掖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武威编辑部”以推出名家新作,培养文学新人,传播先进文化,歌颂西部人精神为宗旨,向头条选送的文章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的文章,欢迎您参与,投稿。

(西部人文学编辑部)

(1号文化总网)
《西部人文学》武威头条编辑部
主编:杨成梅
副主编: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