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一起成长
文/罗武昌(云南)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出生在祖国西南边陲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高寒山区。那时的祖国呀,刚从一片废墟中站起来不久,可谓百年待兴,缺衣少食成了那个时代的标准画像。农村生产队大集体劳动实行 “按工分分配”,机关、事业单位、工厂和服务行业实行“按劳分配”,全面进入“票证时代”,那些粮票、布票、油票、肉票、鱼票、豆腐票等“一统天下”,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严格意义上的“统购统销”。不要说没有钱,就是有钱也别想多吃多占。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极度贫乏,但人们“改天换地”的精气神十足,大有“人心齐泰山移”的豪迈气魄。我是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红色氛围中读红书、唱红歌、听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陪伴祖国成长的。因此,党和祖国的种子,从小就深埋心底。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和祖国就唇齿相依、血脉相连,随着祖国的一步步强大,我也一天天成长,见证了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贫穷落后,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我童年时期,住的是泥巴墙茅草房和土基墙厦片房,吃的是玉米面加工而成的“面裹饭”,衣服是哥哥穿了弟弟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补丁服”。大集体生产的粮食,要先交“公粮”后再“按劳分配”,就是自家养的猪,也要到供销社上缴给国家一半。白面馒头、大米饭和肉食,几乎是过年过节的“特供”。土地的贫瘠,加上出工不出力的人祸,导致了“人哄地来地哄人,五荒六月饿死人”的悲惨结局。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粮荒”,借粮成了村民的常态。
后来,我上学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戴过“红小兵”臂章、“红卫兵”袖套、“少先队”红领巾、“共青团”团徽,直到1993年才戴上了梦寐以求的“党徽”。那时,初中教育正好赶上两年制向三年制转型,还是在小学老师教初中的“附设初中班”就读,高中教育也赶上了两年制向三年制的转型,因此,中学我比前人多读了两年,经历了煤油灯、汽灯到电灯照明三个阶段。尽管条件艰苦,但我学习一直十分努力,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名列前茅,不是担任班长就是担任学习委员。在很多人看来,我的一生可谓顺风顺水,其实不尽其然。正因为我学习成绩好,在那个人才匮乏的岁月,我常常充当低年级“代课教师”的角色,如遇到老师家里有事或生病,我这个“万金油”就顶上去冒充老师。我初中毕业时,报考中师、高中是分开的,不存在按“梯次录取”的情况。为了尽早“跳农门”摆脱贫困,我以6分之差“中师梦”破灭,被迫补习了一年才考入县一中。
后来,我上学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戴过“红小兵”臂章、“红卫兵”袖套、“少先队”红领巾、“共青团”团徽,直到1993年才戴上了梦寐以求的“党徽”。那时,初中教育正好赶上两年制向三年制转型,还是在小学老师教初中的“附设初中班”就读,高中教育也赶上了两年制向三年制的转型,因此,中学我比前人多读了两年,经历了煤油灯、汽灯到电灯照明三个阶段。尽管条件艰苦,但我学习一直十分努力,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名列前茅,不是担任班长就是担任学习委员。在很多人看来,我的一生可谓顺风顺水,其实不尽其然。正因为我学习成绩好,在那个人才匮乏的岁月,我常常充当低年级“代课教师”的角色,如遇到老师家里有事或生病,我这个“万金油”就顶上去冒充老师。我初中毕业时,报考中师、高中是分开的,不存在按“梯次录取”的情况。为了尽早“跳农门”摆脱贫困,我以6分之差“中师梦”破灭,被迫补习了一年才考入县一中。
1978年,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迎来了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1983年,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到户宣告大集体生产时代终结,农民把土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把经营土地“当作自己的事情”,粮食生产自然喜获大丰收,吃穿用度不再成为农民的“烦心事”,随之告别了“粮荒”时代。现在,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做到粮食生产和经济收入两不误,农民不仅不用上缴公粮、农业税,反而国家还给种粮补贴。如今,全国农村顺利脱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成了许多人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这两个重大历史性事件,基本圆了中华民族的“大统梦”,确实让人扬眉吐气、心潮彭拜。我们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高铁、高速把“一带一路”串成一个“同心圆”,那个“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不管走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五星红旗在,便可以昂首挺胸阔步前行。一个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央,我为生长在这样的时代而自豪。
如果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重要标志,那么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就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开端,而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起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新纪元。
我生活在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洱海边,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之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还应该感谢三番两次上门动员我复读的小学校长。否则,我的人生将会怎样书写,我也是不敢想象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中国共产党将要迎来百年华诞,我为这艘“红船”乘风破浪而歌唱。是的,新中国是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好日子也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但一切奇迹的背后,都源于有一个可以刮骨疗毒的中国共产党,它能够海纳百川,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1998年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 事实证明,只要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什么豺狼虎豹、牛鬼蛇神都得低下高傲的头颅。
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只要我们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不懈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会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指日可待。当党的生日来临之际,亲身感受祖国一日千里、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总有万千感慨涌上心头,仿佛一条小溪在汩汩流淌。唯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倍努力工作,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文字去赞美、讴歌伟大的党和伟大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就算作是一点小小的“回报”吧。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如今,天眼聚焦浩瀚宇宙,神九飞船遨游太空,蛟龙吐水深潜海底,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天宫二号精准对接,中国创造誉满全球……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要振臂高呼:党啊,我爱您!祖国啊,我爱您!我为与祖国共成长而骄傲,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罗武昌,男,汉族,云南省昌宁县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林业高级工程师,大理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绿色时报》《内参选编》《云南林业》《云南支部生活》《云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学百花苑》《中原潮》《大理党建》《大理清风》等传统媒体、主流网站发布作品350余篇,并多次获大理州、市征文比赛奖项,并获“早6点半”杯第三届中国精美诗文大赛三等奖、“关于年味”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云南日报》《大理日报》《兰苑文学》《九州作家》《天下文学精选》《星灯文学》《作家地带》《九州墨韵》《苍洱文苑》等报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