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就是伟人
一罗培永(搜集整理)
1969年9月的一天,周总理忧心忡忡地说:“主席,‘四老帅’分析认为,苏军发动偷袭可能就在10月1日这天。国庆的问题是否再研究。另外,为安全考虑,建议您离开北京,到江浙一带视察一段时间。”
“噢?我们20年国庆不搞了?这不是公开向人示弱嘛!”毛主席疑惑地望着周总理。
“看现在的形势,苏联的导弹说不准哪天就会打过来,国庆前后大城市人群聚集,一旦受到攻击,后果不堪设想啊。”周总理补充道。
“你说的不就是原子弹嘛。恩来,你怕不怕?反正我不怕!”
“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杜鲁门不是也拿原子弹吓唬我们吗?他们的轰炸机在朝鲜转了一圈又走了。为什么不扔下来,他们顾忌另一个对手呢,这就是‘黄雀在后’的道理嘛。”
“那时我们刚建国,没有原子弹,我们都没怕它。现在我们有了,更没有怕它的理由呢!”
“我的意见,国庆还是要搞的。我哪也不去,还要上天安门呢。我倒要看看原子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毛主席坚定地说。
周总理知道,一旦主席认准并决定的事情谁也劝阻不了。听了主席的话,他的心头不禁浮现防空警报响起后的场景,广场上几十万人紧急疏散,城楼上的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快速进入防空通道……,这些景象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闪过。
想到这里,周总理说:“既然这样,全国性的防御要紧急展开。一旦出现最坏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损失。”
毛主席说:“防御当然要搞。我前几天不是说过嘛:‘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但是不能光靠被动的防御。我们还要搞主动的防御!”
“主动的防御?”“是啊,主动防御至少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用原子弹反对原子弹,这是10多年前一个国际友人告诉我的。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先放两颗,让他们听听响声,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周总理说:“这个很好,我们不宣布,让他们自己猜去。他们搞明白了,我们的节日也过完了。”
“这第二个嘛”,主席继续说:“就是用国际关系制止核战争。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国与国之间也一样,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呀。古代的苏秦不是有合纵连横的谋略嘛,我们也可以抓住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有利因素,为我所用呢。”
主席说到这里,周总理已是心领神会,两人都笑了起来。
根据毛主席指示,全国上下、军队和地方迅速动员起来,“深挖洞,广积粮”,反侵略、反核战、防偷袭,8亿人民热火朝天进入备战状态。
毛主席签署命令,要求东北、西北边防军民提高警惕,随时准备粉碎外国武装挑衅,防止他们突然袭击。
同时命令我国的核导弹部队,瞄准苏联可能向我国发射核弹的基地,分布在全国的所有导弹飞行制导站处于静默备战状态,一旦战争爆发,瞬间全部开通。
9月28日和29日连续两天,我国在某核实验基地,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和高爆核试验。这也是我国的第8、9次核试验。两次核试验之前,中国未对外发布任何消息;试验之后又封锁了一切消息。
果然不出主席所料,世界各国对此议论纷纷,美、苏两国甚感焦虑。
10月1日,中国照常进行建国20周年庆祝活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发出伟大号召: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一切战争,特别是侵略核战争。号召用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
广场还举行了几十万人的群众游行,游行队伍高呼反侵略战争的口号。
当天晚上,主席还特意来到金水桥,与群众一起席地而坐观看精彩的烟火晚会。中国的国庆活动,高调向全世界作了宣传报道。
面对苏联核战争的威胁,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尤其是党中央、毛主席临危不惧、泰然自若,不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自信,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
中国的一举一动,令一心要用核武器教训中国的勃列日涅夫倍感孤疑。
在中国连续两次核试验之后,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紧急召见国防部长格列奇科:“难道中国人的核反击已经准备好了?”
格列奇科一脸茫然,他也不知道中国玩的什么套路。但是他告诉勃列日涅夫:“如果两国互扔原子弹,原先计划的局部核战争就会失控,成为全面核战争,会使世界进入‘核冬天’,苏联也不会幸免于难。”格列奇科说完,勃列日涅夫沉默了。
中苏之间的核战争一触即发,这让第一个爆炸原子弹,首先把原子弹用于实战,深知核大战后果的美国惊恐万状。
美国总统尼克松坐立不安,他预感到,中苏核战争如果爆发,世界就会变成科学家预言的“核冬天”,那时美国即使躺着也会中枪成为受害者。
尼克松连夜通过热线强硬地告诉勃列日涅夫,美国反对核战争,谁先挑衅,就表明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就报复谁。
苏联在感觉到中国已经做好核反击的充分准备,并收到第三国强烈警告后,经过权衡利弊,最终放弃了对中国核袭击的计划,中苏之间的核战争从而得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