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电话(外一首)
——2014年4月13日,87岁的老母亲张武善永远离开了我们......
原创 陈昌华
一声声叫着我的名字,
一遍遍问着我在哪儿?
叫得还是那样亲切,
问得还是那样牵挂。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我!是我!我赶紧回答。
妈妈!亲爱的妈妈,
你在哪儿?你在哪儿?
你不用管我,不用管我,
妈妈还在重复着问话:
你的身体怎么样?
你的日子还好吗?
问完我又问弟妹,
问完孙子又问我爸。
她心里装着每个人,
她还惦记着这个家。
老爷子要按时吃药,
小孙子要听大人话,
天冷了別忘了加衣,
上班时叫干啥干啥。
妈妈,你几十年的嘱托,
我记住啦,我记住啦;
妈妈,你一辈子的唠叨,
我记住啦,我记住啦。
老妈,你问了那么多,
你歇会吧,歇会吧。
你在那边孤独吗?
你在那边还好吗?
无论儿子怎么问,
老妈就是不应答。
梦中猛然一个激灵,
醒了才知全是梦话。
我知道,老妈想我们了,
我明白,我们想老妈了。
不管她在哪个世界,
都是这样打电话......
2016年11月2日
妈妈的唠叨
一一谨以此诗,献给离开我们
已三周年的老母亲……
原创 陈昌华
小时候听妈妈的唠叨,
总是嘿嘿傻笑。
一窍不通的小屁孩,
只会在妈妈l怀里撒娇。
上学时听妈妈唠叨,
一古脑全装进了书包。
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从来没有一句记牢。
一转眼我早长大成人,
妈妈还是总爱唠叨:
上班叮嘱我要努力工作,
恋爱交待我要对姑娘好。
长大后我离家出门在外,
妈妈更是不忘唠叨:
饭要应时,觉要早睡,
天凉换季,小心感冒。
后来我成家立业,
妈妈还是经常唠叨:
两口子要互敬互爱,
小家伙要精心照料。
我在妈妈的唠叨中长大,
我在妈妈的唠叨中变老。
当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我的老妈却永远停止了唠叨。
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
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唠叨。
那是她全部的人生寄托,
那是她发自肺腑的忠告。
她就这么唠叨了一辈子,
从我年少到我年老。
我是她眼中永远的孩子,
她是我心中永远的依靠。
三年了,妈妈的唠叨没了,
三年了,唠叨的妈妈累了。
我知道她在天堂还放心不下,
还在牵挂着我们一家老小。
2017年4月13日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
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咏叹调》主编专著《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合著报告文学集《托起神剑的丰碑》长篇报告文学《东方辉煌——中国宝安集团成功之谜》执行主编《平乐正骨史话》执行副主编《深圳十大文化名片》诗歌、歌词多次获省级文艺创作奖。
出任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十八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