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是中国的国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
民间相传文冠果是神树,最早是由僧人引种的。在藏、蒙佛教界,把文冠果树视为神树,把文冠果油称作神油,只有活佛和少数高级僧侣、喇嘛才有机会和资格食用。
明代万历年间京官蒋一葵撰《长安客话》载"文官果肉旋如螺,实初成甘香,久则微苦。昔唐德宗(公元780年~805年在位)幸奉天,民献是果,遂官其人,故名。"这就是"文官果"之名的来历。
在古代,文官都按照文冠果开花的次序穿袍,以此区分官阶的大小。宋高宗(公元1127年)时,胡仔篡集的《笤奚渔隐丛》后集,卷第三十五记载:上痒录云"贡士举院,其地栖广勇故营也,有文冠花一株,花初开白,次绿次绯次紫,故名文冠花。花枯经年,及更为举院,花再生。今栏槛当庭,尤为茂盛。"由此得知,文冠果在宋朝时叫文冠花,当时的文官,首穿白袍,次着绿袍,再穿红袍,最大的官才穿紫袍。
文冠果象征着官运亨通。在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们,在应试完等待发榜时,考生们就会涌到京城西山八大处的四处大悲寺两棵文冠果下,借着"文官果"的喻意,在这树下吟诗作画,并祈求文官果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山东莱芜刘庄曾经有一棵古文冠果树,传说是清代的一个县老爷从北方带来的。县老爷认为,文冠果有保佑文官官运长久的作用。
民间流传:"闻到文官果,当官不用悉:摸到文官果,升官在眼前:吃到文官果,当官一辈子"。在晋北,文冠果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当地人取其谐音,称之为"文官果"。农户喜欢把文冠果栽在土窑洞的脑畔上,成熟的文冠果落下来,他们会说:"文曲星降临了","文官入院了"。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常用中药材,而且具有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卓越的优点。
文冠果是我国北方珍稀树种。她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能够在沙漠戈壁和冰天雪地里生长,可抵抗北方的干旱和严寒,抵御自然界的一切灾害。她的寿龄长达2000年,比胡杨还要长1000年,千年的古树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文冠果具有抗寒抗旱和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根系入土深,萌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属水土保持先锋树种。她抗寒能力强,在气温-41.4℃的能安全越冬。抗旱能力很强,在年降水量仅100毫米的沙漠戈壁地区也有散生野生树木。她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平原、沟壑、丘陵、黄土地和岩石裸露地上都能生长,耐盐碱,在撂荒地、沙荒地、粘土地都能生长。但不耐水涝,在低湿地不能正常生长。
随着我国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古老的稀有树种深受人们的青睐,文冠果将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在未来的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的用应。文冠果花序大而花朵密,春天百花满序,花序可维持30天,并有紫花、红花和白花多色品种,是优良的观赏兼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园林配置于草坪、路边、山坡、假山旁边或建筑前都很合适。也适于山地、水库周围风景区大面积绿化造林,能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国土的一种优良树种。
我建议在我国北方城市绿化和旅游树种中优选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观赏价值的抗旱树种文冠果。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经济性与观赏性相结合,营造现代化的城乡美景,形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常规的生态造林和绿化树种都是松树、国槐和杨树,属于耗水树种,很容易被旱死,如果生态林和绿化树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老百姓的利益挂钩,就可以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成活率、降低育林成本。
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经济性与观赏性相结合,营造现代化的城乡美景,形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常规的生态造林和绿化树种都是松树、国槐和杨树,属于耗水树种,很容易被旱死,如果生态林和绿化树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老百姓的利益挂钩,就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成活率、降低育林成本。
文冠果是高雅的观赏植物,树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很大的综合开发潜力。株形优美,花色艳丽,香气溢人,花期长达30多天,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艳、香的特点,且可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奇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人间五月芳菲尽,新闻始开文冠果。
赏花观光哪里去,西北文冠果基地。
"千花一果"已突破,万紫千红唯此地。
花香蝶舞人不归,百年独爱文冠果!
五月的西北文冠果基地万紫千红,硕果累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新老客户。有的花朵正在开放,有的挂上了一串串果实。花朵与果实并存,旅游观赏与经济价值同在。大家流连忘返,看花赏果品茶,叹为人间奇观!
让客人非常惊奇的是,五颜六色的西北文冠果基地,却只有一种花--文冠果。一般文冠果只开白花,色调比较单一,而西北文冠果基地为了培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早在2000年就精选全国56个地方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经过6代选育终于培育出高产种苗。意想不到的是,其种苗花色也由单一的白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复色花,无疑成了旅游观光的奇花异木。
满树鲜花与绿树翠叶相映成趣,花朵由基部到顶端渐次开放,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绚丽夺目。盛开的花瓣,飘柔的花序,白里泛黄、黄中透红、红里发紫的花冠在春风中摇曳。文冠果的叶色深绿,叶背灰白,为羽状复叶。一阵轻风吹过,树叶随风起舞,交替呈现出深绿、灰白、紫红的颜色,生命的动态美会引发您的遐想和憧憬。
文冠果是高雅的观赏植物,树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很大的综合开发潜力。株形优美,花色艳丽,香气溢人,花期长达一个月,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艳、香的特点,且可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奇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
大西北土地贫瘠,气候严寒,天气干旱,水源稀缺,生态脆弱,宜林不宜农。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她是我国唯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油品优于橄榄油。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珍贵中药材,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果大量推广种植文冠果,可破解生态危机和食用油危机,促使我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做出巨大贡献。
西北文冠果基地的理想是:发展文冠果,美化北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