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志愿者辽宁沈阳片区109人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千人祭奠活动纪实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在长津湖战役中一位“冰雕连”战士留下的遗言。适逢清明,东望志愿者缅怀先烈,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2021年4月4日上午,受沈阳穆斯林之星总团之约,在东望志愿者温玉波老师组织下,各课堂承办人积极配合,沈阳片区志愿者、巡网、共享处等109人,上午8点30分,迷彩服、迷彩帽、白手套、佩戴小白花的志愿者整齐划一、庄严肃穆地站在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碑前。今天前来祭祀的还有军人、军烈属、公务员、学生、红宝山国防教育基地、自发的社会团体等千余人。中央电视台在上午10点40分直播此次千人祭奠抗美援朝英雄烈士活动。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那里长眠着很多志愿军英烈。高高的纪念碑上有董必武先生亲笔题词: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烈士陵园的下沉式纪念广场中央,主题雕塑静静矗立,环形的烈士英名墙上,镌刻着197653名烈士的名字!在苍松翠柏掩映的烈士陵园里,伫立在烈士墓碑前,一下子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

铭记,是最好的致敬!当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王成呐喊“向我开炮”时,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中那些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迎着枪林弹雨视死前行。前来祭祀的有位老人放声痛哭,她的父亲是她家的“独苗”,为了新中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年的志愿军老人望着烈士英名墙潸然泪下;在烈士雷岳墓前笔者结识了“山水田园”先生,交流后才知道烈士雷岳是他的亲属,他的祖父、爷爷都是老红军,母亲家亲属有很多都是抗美援朝老兵。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一篇是写他姨夫王吉利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参加了反细菌战,弃笔从戎那年才17岁! 烈士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当年那些勇敢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魂,是他们用生命与鲜血换来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

祭奠仪式8点40分准时开始。首先奏唱国歌,接着是辽中育才小学生的激情演讲,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之情;红宝山国防教育基地的朱敏主任代表发言:在这高大的烈士碑前,每个人思绪万千,伟大的革命烈士,他们不顾生命,为国捐躯,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牺牲的仁人志士致敬!向在这期间为党、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牺牲的民族英雄们致敬!紧接着辽宁广播电视台娜姐演唱艺术团把诗朗诵《不朽》送给了烈士们。默哀、敬献鲜花这一环节中,大家都自动排成一队,向英雄致敬,东望志愿者表现了军人风范。


祭奠结束后,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宣讲团宣讲员辽宁省国防基地、基金会志愿者老战士讲师团的李维波、马世勋两位90岁的老人(都参加过抗美援朝)说:有机会到课堂给大家讲解抗美援朝故事,留下了联系方式并与东望志愿者合影留念。

另外,在祭奠活动前,东北区新闻处工作人员分别采访了活动对接人温玉波老师、志愿者代表、小学生代表等。一直很付出的温老师说: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用烈士鲜血换来的,要倍感珍惜,时刻缅怀。同时要感谢每一位承办人的积极配合,虽然有的志愿者旅途远,也都准时到了现场,给大家点赞。有几位志愿者在接受采访时都很激动。他们说:每个人都要学习先烈事迹,要时刻缅怀他们,永远踏着先烈足迹前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烈士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不会忘记,也不敢忘记!他们的眼里夹杂着泪花。
生死何惧!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质,这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气节。千人祭奠活动结束了,望着陵园内那长长的碑林,那一个个刻在冷冷碑石上的名字,本该是一张张鲜活的笑脸,他们却长眠于此!牺牲时候有的还是少年、青年,他们的人生是那么短暂,哪里有什么幸福可言?可他们却坦然地面对了生死,这就是信仰,正是这种信仰让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心血和青春。如今,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在了中华儿女的心里!也留在了东望人的心里。他们共同祈祷:愿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让抗美援朝精神代代相传,丰碑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