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梦里江南 】 (十二)
作 者 :杨 琳
摄 影 :杨 琳
诵 读 :杨 琳


苏州之“爱上平江路”
君到姑苏间,
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相比观前街,苏州平江路的知名度略低一些。这条全长不过1606米,有着800多年历史,至今还分明地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的古街,虽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清晨6点起床,半个小后出门,春日的江南“杨柳交加万万条”,嫩绿的颜色,湿润的空气,淡淡的花香,不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慢慢地走在条石灰砖铺就的路上,人不是很多,偶尔有赶早的大爷大妈和清洁工走过。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远望也难得不见高楼钢筋。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木料多用棕红或棕黑色,清淡分明。外墙多已斑驳,却如丹青淡剥。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神采灵动。偶然一枝桃树斜斜地送到河面上,大致取有凌波之意。




沿街不少老宅实已充作酒吧、会所,只是外表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制门板之下,乍看起来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只有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可以窥出些端倪。招牌logo极具心思,花花草草充满情趣。



与平江路垂直相接的是诸多狭小的街巷,狮林寺巷、传芳巷、大儒巷···等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有着长长的故事。巷子一径是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颇有些曲径通幽的意境。不知高墙内深藏了多少私家花园,园林讲究市园相隔,俗者屏之,然而这也显出了苏州生活的另一面,市井生活与清修别院从来便是互为表里,共为苏州文化空间的魂魄,清雅高远的文人趣味自然提炼了苏州的精神气蕴,而“大隐于市”的美学体味却也需要人间烟火来成全。



感叹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珑,回廊、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掩映,始终如画。闹市中隐匿如此幽静的小巷街道,浮躁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坐在街边实木条椅上,思绪不知飘向何方~~~~~~
我
爱上
平江路
2015.4.12. 8:06

















作者~摄影~主播 杨琳
青岛人。热爱文学、朗诵、音乐、舞蹈、摄影、旅游、运动,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