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的杏花
作者: 孙悦平 朗诵 : 秋风

故乡虽说有山,但离海只不过一二十里,着实够不上远。离海不远,又紧邻山峦,气候便格外温润,春,自然也就来得较早。

在老家,只要打过春,落过二三疏雨,院子里的梅杏儿,就会急匆匆睁开睡眼。扶疏疏的枝条,眨眼儿就会隆起肿肿的花苞儿。那些苞儿,一簇挨邻一簇,密匝匝依傍着。

人都说,花儿之美是因着叶儿的陪衬, 可杏花儿却不然,它不等叶茎萌生就盈盈绽放。
大多数的乔木类花种,几乎都是先吐叶后绽蕊,然杏花儿不是,它偏不在意那份虚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放翁《临安春雨初霁》里如是说,乍一听这话,还以为他故作矫情,可当你亲临和见过,就自会知道,说杏花儿开得快,绝非矫情,亦更不是虚夸。

杏花儿属蔷薇科多年生落叶乔木,蕊刚一绽开时,花色白里间着粉红,气温越低-开得越早,花期且会长过两个月之久,尤其是赶到临盆时,满树缀着冷艳,满树底都是落英。那层落英,柔柔腻腻,任凭谁,绝忍不下心去踩它。

杏花儿的美,看去似乎很单一,其实则不然。它的花色,初绽时,是艳艳的红,等到花苞儿全部放开,其色会渐次变淡,直至泛一地雪一样素白。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宋人杨万里写杏花儿的五绝诗,庶几正是我眼里所看到的杏花儿。

古人说,“有杏儿不须梅。” 这的确也不能算是文人的多情或偏爱。事实上, 杏儿与梅,本都是蔷薇科落叶乔木,它遒劲的枝干,冷峻的花姿,分明不逊色梅。可它,多半都散落荒野,顶着余冬里的丝丝苍凉,急着给人送来的,却是一份梅韵。自个儿反冒着初春的萧瑟,听凭“左把花枝右把杯,故人何得不同来”之嗔怪。

一段好春挥不去。
故园里的那些泛着微香、曳着素白的杏花儿,尽管因由岁月的流逝而走远,然而,那满树的灿烂,一地的春意,却深深烙映在我的脑海,直至成了我恋乡与思乡的情由。

作者简介:
孙悦平:中石油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鸡西市作协副主席。

朗诵者简介:
秋风,(原名:李长卿)黑龙江省肇东市人,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在2018全民悦读朗读大会获得最佳表现力奖,对播音和朗诵情有独钟,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载着梦想自由飞翔!相信心灵的沟通将使笑颜更加灿烂,情感的交融会让您多一些感动与温暖。愿向各位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