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礼仪之邦
魏束存
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经常听父母嘱咐各种人礼待道:穿衣戴帽,端碗放筷,倒茶敬酒,迎来送往,言谈举止等等。家父常说:“礼多人不怪。”讲究人礼待道是我们魏氏的家风,代代相传至今。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我夫妻到沈阳去看望我的朝鲜族警察朋友金兄,受到了盛情款待。金兄多次赞扬:“你们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很讲礼仪,值得朝鲜族人学习。”我感到很惭愧,说:“你们朝鲜族最讲礼仪,好像还保留着唐朝时期的礼仪,我们汉族退化了,已经越来越不讲礼仪,应该向朝鲜族学习!”的确如此,在座的朝鲜族男女无一例外彬彬有礼,而几位汉族大哥大嫂祖籍是山东,活像水泊梁山上的李逵和孙二娘,张牙舞爪,连骂带嚼。
二〇〇六年我到沈阳一家韩资公司工作。公司有好些朝鲜族员工。我先后任董事长顾问和副总经理,经常参加接待韩国客人。我深切感受了中国朝鲜族人、朝鲜人和韩国人的礼仪,在这一点上我们汉族人的确与他们不可同日而语。
那年十二月我们曾到沈阳有名的妙香山大酒店宴请韩国客人。该酒店是朝鲜政府在中国开设的高级饭店。女服务员个个如仙女下凡,肤若凝脂,明眸皓齿,笑似芙蓉,见到客人会微笑着深深鞠躬,朝鲜语问候语“안녕하세요. (安宁哈晒哟,您好!)”和“어서 오십시오. (俄色奥喜不喜哟,欢迎光临!)”像百灵鸟鸣。她们的汉语普通话也非常纯正,优美动听。她们在餐桌旁斟酒倒茶,服务热情周到。有位女服务员曾先后用朝鲜语和纯正的汉语普通话问我是朝鲜族还是汉族,那种温柔像春风抚面,真像诗人徐志摩说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那时我们也经常到沈阳有名的韩餐馆庆尚楼去招待韩国客人,也同样感受了他们的热情的礼仪。
朝鲜女服务员(取自网络):

二〇一〇年九月我到韩国时更亲身感受了韩国的礼仪,当时我曾想:“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现在已经是名不副实,韩国才真正称得上是礼仪之邦。”在韩国礼仪无处不在。我们从仁川到水原,到首尔,到临津,从耄耋老人到黄发垂髫的儿童,无人不彬彬有礼,到处听到温暖的问候:“안녕하세요. ”在首尔一家餐馆吃早餐时,我们一行人进门,门厅垫子上写着韩文“어서 오십시오. ”我摹仿韩国人对众人鞠躬,念出这句话,众人大笑,正忙的女老板走来,面带羞赧,鞠躬问候,笑着对我说:“죄송해요. (拽松嗨哟,很抱歉!)”按他们的礼仪,客人进门,主人必须先鞠躬问候。相反,我们这个中国旅游团的人活像刚下山的梁山好汉,“大碗吃酒肉”,所到之处,原有的宁静气氛顿时闻风丧胆,逃之夭夭。在首尔一家酒店,中国游客多数喝汤时端起碗来大口喝,声音活像天蓬元帅睡觉时打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导游是祖籍山东牟平的华侨,他实在看不下去了,怕大伙丢了中国人的面子,笑着提醒同胞们:“在韩国不能端起碗吃喝,是低下头用汤匙,不能出声音。”孙导游哪里知道,来自“礼仪之邦”的同胞现在是不要面子要里子!
一八九五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前朝鲜曾长期是中国的藩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曾自称小中华。中国盛唐时期的礼仪在中国已消失殆尽,“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有些矫枉过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用阶级斗争思想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彻底扫荡,让多数中国人丧失精神信仰。但是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在朝鲜、韩国和日本却保留下来。如今在礼仪上除了台湾地区,大中华已经比不上小中华,中国要达到韩国和日本的文明水平也许得一百年以后。
礼多人不怪,礼多讨人爱。我父亲曾教导我们:“驴大了值钱,马大了值钱,骡子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
如今经常看见有上级或长辈到年轻人跟前安排工作,年轻人却不欠腚,我常想:现在的年轻人无教养,腚沉,后座是不是有两吨半?
二〇一六年夏天一位客人进门,我习惯性地接待他,他说:“魏行长,你不认识我了?”我确实没有认出他来。他说:“我是某某某,二十年前,一九九六年我去县中国银行给俺村的小孙捎去东西,那时你对我这个陌生人那么热情,让座递茶,当时满屋是人,你那么忙,我走时你还送我到楼梯口,我很受感动!你那时候是信贷科长,是财神爷,我是X建筑公司的副经理,是石匠,到哪个部门人家也都瞧不起咱,基本不搭理,到你那里是例外!”我抱歉地说:“真对不起,我早忘了!”某经理说,后来他又调到X建筑公司干总经理,再后来又回本村干党支部书记,如今书记也不干了。从此他动员亲友大力支持我工作,让我好感动!我多次把这事讲给年轻同事听,希望他们受到启发。
在日本、韩国至今保留的中国古代礼仪,在中国已被视为“繁文缛节”,中老年人也多数已经“移风易俗”,不讲什么人礼待道了,就更不用说年轻人了!曾留学英国的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说:“盛唐文明留在了日本。”中国已经真是“礼崩乐坏”,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所言极是,礼仪在民间,礼仪在周边,中国应该虚心学习。一些韩国人出现畸形民族主义情绪,有些夜郎自大;一些日本人不能正视历史。对此我们应予反对,但是我们应当遵循拿来主义,虚心学习人家的优点,取长补短,重建礼仪之邦,再现盛唐辉煌。
2018.6.16.
作者夫妇在韩国总统府青瓦台:


作者在“三八”线韩国一侧遥望朝鲜:

在首尔东宝城华侨饭店参加晚宴:

韩国歌舞艺人与作者妻子合影:

位于汉城(首尔)的李氏朝鲜王宫景福宫勤政殿:


韩国至今仍每年两次举行隆重祭孔大典:


【作者简介】 魏束存,本名魏述胜,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鲁村人,祖籍济南市钢城区(原属莱芜)辛庄镇芦城村。毕业于山东银行学校(今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园地老长工,曾在人行、工行和中行工作。有金融与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毕业文凭。爱读书,偶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