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荷兰花海》
一一贺2021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周阳生
仙境蓬莱,
瀛洲之处,
荷兰花海成名。
揽春风十里,
睹阡陌争盈。
鹿鸣处,精灵湿地,
蓝天绿水,
白鹭婷婷。
雨晴时,红颜迷彩。
丹鹤鸣情。
汤翁雅士,
牡丹亭,文出魂惊。
义郎与贞娘。
缘来梦见,
因梦生情。
夜夜海棠依旧,
桃花唱,大隐希声。
咏庭前梨韵,
一年一度春生。
注:1,本词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
2,盐城古称瀛洲,荷兰花海是盐城新十景之一。
3,盐城黄海湿地是世界自然遗产,是丹顶鹤和麋鹿的故乡。
《花道赋》
一一贺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周阳生
中国花艺 源于史前
红山女神 戴花蹁跹
天女散花 邀月婵娟
叶有如来 花有佛天
插花艺术 传承千年
定格花卉 园艺情牵
唐宫流行 佛前花禅
宋袭民间 骚客文宣
盆景造型 植物为先
外袭奇葩 内修阆苑
匠心独运 如诗如弦
情景交融 似人似仙
万物有灵 雅中有玄
大千世界 花好月圆
天人合一 清欢若莲
魂系花木 情思如泉
艺由人作 发乎天源
道性底蕴 永恒物缘
东渡日本 立宪绵延
回归中国 花艺更嫣
辅景别致 朦云胧烟
高低错落 俯山仰巅
参差不论 疏密自然
藏之越深 品之越浅
花器各异 随景而迁
赏花方式 八雅尽全
花谱入史 论出高贤
花道出赋 化为诗笺
[注]1,红山女神于5300前头戴花冠的造型,揭示了花艺的原始形态。
2,花艺在中国虽源远流长,绵延近2000年,但后来东渡日本,日本将中国的花艺通过立宪,衍生成为了花道。中国近20几年来,特别是1990年5月19日成立“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以来,中国的传统花艺亦已完成了向花道的转变。
3,传统花器为:瓶、盘、碗、缸、筒、篮、盆。
4,传统赏花方式有:曲赏、酒赏、香赏、谭(谈)赏、琴赏、茗赏、月赏等。
[新闻链接]
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为主题,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花卉协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扬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扬州世园会设置扬州园博园、美国园、俄罗斯园等国际、国内展园80余个,建设多个主题场馆。规划面积约3500亩,其中原省园部分1800亩,世园会新建区域1700亩。
2021年4月8日,2021年扬州世园会在仪征枣林湾开幕,闭幕时间为10月8日,时长184天。这也是世界园艺之"奥林匹克",首次落户长三角地区。
《七律.步韵朱慧﹤春日即景﹥》
周阳生
晨读天津著名诗人朱慧七律《春日即景》,诗云:
繁华似锦绿莺翩,
一揽群芳紫燕悬。
小院牡丹迷阆苑,
大堤玉蕊沁云天。
樱桃月季开齐鲁,
芍药梨花缀蜀川。
姹紫嫣红争娇宠,
怡人景色在诗前。
朱慧这首七律,写出了宋代禅师释绍昙笔下"春有百花秋有月″、"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韵味。全诗动静结合,视野开阔,联想丰富,诗心怡情。
吾赏析之余,步韵和玉。
春回大地彩衣翩,
千树万枝香蕊悬。
一片青莲栖泽国,
半山紫笋耸云天。
海棠依旧开湘浦,
鸿雁重来绕汉川。
醉美人间逢四月,
我邀蜂蝶恋花前。
《如梦令.吟粥》
周阳生
近来,肠胃不适,厌晕喜淡,每日吃稀粥,我戏言:"一碗粥汤照日月,一双筷子挑山河"。吾曾与一叶禅师乔木,问天问地,问世间万物而禅画,其中就写过《问粥》诗,诗云:
问粥方知耕事苦,
神农犁垄耘荒土。
轩辕煮谷赐于民,
水米沬濡道入户。
粥,《康熙字典》也称糜。《史记-五帝纪》载:"黄帝北遂荤粥"。师古《周书》云:"黄帝始烹谷为粥"。粥与水,相濡以沬。粥道养生,古今共识。
粥,在4000年前主要是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云:"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宋代苏东坡有书札记载:"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粥)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陆游《粥诗》诗云:
世人个个学长年,
不悟长年在眼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可见千年之前,粥的功能除了食用外,已有了养生的文化内涵。粥的种类,也由单一的杂粮与稻米外,变为五化八门,凡有营养之物皆可入粥。
粥有品有道。有人说"粥品如人品",其实此言不虚。粥有道,道在甘守清贫中淡定;粥有品,品在文火煎熬后糜香。
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成"。
吾亦说:"喝得稀粥,一生幸福"。
品粥时的惬意与淡然,能笑看风云之卷舒,能看破世态之炎凉。宋代欧阳修以粥养廉,一生嗜粥而淡定于世。欧阳修将粥,比喻成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在粥光中修养人性。
粥,品时润物细无声,让人如临佛境,心宁神静,世上的一切烦恼,都会随着品粥的淡然而悄然逝去。
白居易有首诗叫《负冬日》,虽然不是写的粥,但其中诗味,却透着浓浓的粥韵。白居易诗云:
杲杲冬日出,
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
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
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
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
心与虚空俱。
如果将诗中的"饮醇醪",当作品粥论,又何尝不似一首"冬日悟粥"诗,其"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形神俱备地刻划了品粥人的淡然与幸福。
结篇之余,填词《如梦令-吟粥》,并"粥"各位看官看后,有滋有味,好梦好运。
粥薄映云窈窕。
滋味淡然甚妙。
百合养生情,
更喜白莲红枣。
有道,
有道。
早晚相随真好。
注:本词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