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支特殊的团队
文/徐静(湖南.祁东)
清明节前一天,我来不及给公婆父母扫墓,受桂总委托,便带领一支特殊的团队去韶山,给毛主席父母及毛主席等烈士们扫墓。
接到任务后,我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上车的地点,去韶山祭拜毛主席的人,早已在此等候,他们手拿鲜花香烛,胸前挂着毛主席的像章,有老中小三个年龄段的人,他们特别敬仰,特别祟拜,特别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感情。自从毛主席去世至今,团队里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毛主席生日、清明、春节等重大活动,他们都会到韶山参加祭拜,从不观光任何景点。

行动迅速,集合完毕,上车便出发,一路红歌颂歌唱不尽,在歌声中,我们下午六点,到达了韶山景区内的沁心园宾馆。他们稍作安顿,匆匆吃过晚饭,不顾旅途疲劳,步行去了毛主席铜像前跪拜,深夜才回宾馆入睡。
第二天,他们并没有去毛主席铜像广场,而是先去了毛主席父母的坟地。清明的早晨,韶山的天空乌云无雨,阴沉沉的,沾满露水的草丛中,绽放着朵朵艳丽的三角梅,姹紫嫣红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客人,路过正在维修的毛主席故居,他们并未停留祭拜,而是从毛主席故居对面的小道,直接从石台阶爬上,沿着森林小道,穿过松柏古树,走到山顶上毛主席父母墓前,排好队,依次敬酒献花悼念,有几位年龄偏大的老人,跪拜在地,嚎啕大哭,令人十分感动,祭祀完毕,他们每人从山上挖一点土,摘一些枝叶带回家,表示对毛家故土的不舍。

韶河的水湍流不息,岸边的杨柳被风吹得飘逸,仿佛吟唱着怀念的歌,白桐花开翅望着天空捎去了思念,树上的嫩枝绽放着新的生命。走过溪边的油菜花田,大家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这里已是人山人海,排队购花篮的很多,这时人群一阵骚动,保安叫大家让出一条道,让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孙媳妇、重孙、及亲人上前来祭拜毛主席,大家拥挤围观,只见毛新宇等一行人,站在毛主席铜像前,神情庄严,拜了三拜,敬献了花篮,便匆匆离去,我急忙拿出手机,拍下了这难忘的一瞬间。
毛新宇他们走后,我们特殊团队的人,购买了一个大花篮,由二个武警抬着,在主持人的陪同下,他们静心祈祷,不浮不躁,缓缓地移步到了毛主席的侗像脚下,敬献花篮,怀着悲痛的心情,默默地对着毛主席铜像,口中念念有词,像在倾诉着什么。
祭拜毛主席后,他们情不自禁地在广场上,唱起了《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才依依不舍,含泪拜别。

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魅力人格,爱民如子,坦荡胸襟,早已刻在人民心中。这支特殊团队的人,不信佛、不信道、就信毛主席,他们早把毛主席他老人家,当作神灵供奉,这反映了他们翻身不忘党,过上幸福生活不忘毛主席。
从韶山乘车转道,特殊团队的人,来到了衡山毛泽建烈士的墓前,点燃香烛纸钱祭拜,也敬献了花篮,跳起了红军舞,久久不肯上车。
团队年龄大的,经历过战争岁月,三年自然灾害,懂得一粥一饭,一汤一菜都来之不易,都非常感谢党,非常感谢毛主席及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就没有平安的好日子。所以,团队老人感恩党,敬仰毛主席,老年带中年,中年带幼年,参加党的生日,毛主席的各种祭祀活动,就是要教育后代,吃水不忘挖井人,要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先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传承发扬。他们用实际行动,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形成了一支,颂歌唱给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的特殊团队。


作者简介:
徐静,退休工人,湖南省祁阳县大村甸人,中国某艺术家研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优秀作品奖,诗词散文发表在各诗刊和都市头条,曾获全国诗词创作大赛一等奖,及各种誉荣奖项。不求名利,喜爱旅游,只求在每天练习书法,写作中充实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