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牧 朗诵:杨建松
音频制作:铁马豪歌

人们还叫我青年……
哈……我是青年!
我年轻啊,我的上帝!
感谢你给了我一个不出钢的熔炉,
把我的青春密封、冶炼;
感谢你给了我一个冰箱,
把我的灵魂冷藏、保管;
感谢你给了我烧山的灰烬,
把我的胚芽埋在深涧!
感谢你给了我理不清的蚕丝,
让我在岁月的河边作茧。
所以我年轻——当我的诗句
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
竟像哈萨克牧民的羊皮口袋里
发酵的酸奶子一样新鲜!

……哈,我是青年!
我年轻啊,我的胡大!
就像我无数年轻的同伴——
青春曾在沙漠里丢失,
只有叮咚的驼铃为我催眠;
青春曾在烈日下曝晒,
只留下一个难以辩清滋味的杏干。
荒芜的秃额,也许正是早被弃置的土丘,
弧形的皱纹,也许是随手划出的抛物线。
所以我年轻——当我们回到
春天的时候,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哈……我们都有了一代人的特点!

我以青年的身份
参加过无数青年的会议,
老实说,我不怀疑我青年的条件。
三十六岁,减去“十”,
正好……不,团龄才超过仅仅一年!
《呐喊》的作者
那时还比我们大呢;
比起长征途中那些终身不衰老的
年轻的战士,
我们还不过是“儿童团”!
……哈,我是青年!
嘲讽吗?那就嘲讽自己吧,
苦味儿的辛辣——带着咸。
祖国哟!
是您应该为您这样的儿女痛楚,
还是您的这样的儿女,
应该为您感到辛酸?

我,常常望着天真的儿童,
素不相识,我也抚抚红润的小脸。
他们陌生地瞅着我,歪着头。
像一群小鸟打量着一个恐龙蛋。
他们走了 走远了,
也许正走向青春吧,
我却只有心灵的脚步微微发颤……
……不!我得去转告我的祖国:
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莫过于青春的自主权!
我爱,我想,但不嫉妒。
我哭,我笑,但不抱怨。
我羞,我愧,但不悲叹。
我怒,我恨,但不自弃。
既然这个特殊的时代
酿成了青年特殊的概念,
我就要对着蓝天说:我是——青年!

我是青年——
我的血管永远不会被泥沙堵塞;
我是青年——
我的瞳仁永远不会拉上雾幔。
我的秃额,正是一片初春的原野,
我的皱纹,正是一条大江的开端。
我不是醉汉,我不愿在白日说梦;
我不是老妇,絮絮叨叨地叹息华年;
我不是猢狲,我不会再被敲锣者戏耍;
我不是海龟,昏昏沉睡而益寿延年。
我是鹰——云中有志!
我是马——背上有鞍!
我是骨——骨中有钙!
我是汗——汗中有盐!
祖国啊!
既然您因残缺太多
把我们划入了青年的梯队,
我们就有青年和中年——双重的肩!
1980.8.14.北京虎坊桥

杨牧,1944年3月出生在四川省渠县,出版有诗集《复活的海》《野玫瑰》《雄风》《边魂》《荒原与剑》和长篇自传《西域流浪记》等20余部作品;诗歌《我是青年》、小说《天狼星下》等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部分作品被选入高等院校文科教材,还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印度、罗马尼亚等文字及国内少数民族文字,诗集《野玫瑰》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收存。作者曾先后出访印度、意大利,还是“中国当代最喜爱的十大中青年诗人”之一和新边塞诗人之一。
杨牧的诗歌总是以极大热忱关注现实,将自己置于时代和生活之中,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基调, 既表现出儒家的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又充满自强不息的激昂乐观精神和情绪,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总结过去,思考现实,展望未来。 他在《在迷纷中寻觅和确认自己》中自述:“一个作家,一个有希望的有出息的作家,总应该站在时代的高点,怀着对世界和人生的恋情,代表或体现一个民族最先进的思想、最美好的愿望,为民族的精髓而歌唱。”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热忱,成为他创作的自觉追求,这在他的《我是青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诗中将“自己”与“青年”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小我”与“大我”相互交融,从现实出发,来表现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爱国热忱,“我是青年——/我的血管永远不会被泥沙堵塞;/我是青年——/我的瞳仁永远不会拉上雾幔。” 《我是青年》以抽象的年龄概念契入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诗人的现实批判意识和理想抱负。诗中饱含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既来自诗人对现实的正视,也来自对历史使命的理性认同。诗中的“我”代表的已不仅是诗人个体的心声,而是喊出了一代人共同的心声。
朗诵和制作: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