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是上帝的鲜果,
也可能是炼狱的刑具。
风格是创新的旗帜,
也可能是守旧的抹布。
个性是艺术的灵魂,
也可能是叛逆的怨鬼。
法度是人间的宝典,
也可能是天堂的累赘。
天地日月,眼心手笔,
全神贯注——指心为佛!
我——就是我!
这是我与书画启蒙老师萧宽初识时记忆犹深的一首诗歌。我自幼喜欢文学,推崇作家与诗人。对历经磨难的成功人士向来具有英雄般的敬意。大草原的广袤无垠练就了我与生俱来桀骜不驯的性格,再加上我为了实现昭君文化展演活动而急于向知名书画家学习的愿望,这就是我与萧宽老师一见面即拜其为师的主要原因。
在萧宽老师所涉猎的诸多艺术门类中,我尤其喜欢他的雕塑与书法作品。对他的雕塑作品只是用活灵活现、鬼斧神工的词汇来形容不仅落于俗套,而且并没有把握住个中的真谛。看他的雕塑作品,首先要领悟其精神内质,其次要分析它的艺术品格,再要考量它的文化内涵。一个好的雕塑作品,仅仅依靠形似是远远不够的,萧宽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构思一个雕塑作品时既要考虑它的象征意义,又要了解它产生、存在的人文环境、政治背景和文化特色,最后以高标准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作品来展示它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内容。
我尤为推崇的是萧宽老师的书法艺术水准。说他是行云流水也可,夸他是笔走龙蛇也罢,我认为:萧老师的书法作品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书写模式,把海河的波涛汹涌与草原的大漠风云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潇洒飘逸的字型隐藏着内容丰富的神韵,向世人展示着顽强的民族精神,高尚的艺术特色和不屈不挠的奋斗品德。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形如其人,韵如其人。萧宽老师出生在海河之滨,沐浴着沧州风雨,搏杀在大漠深处,汲取着草原文化的精髓,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于一体,集沧海品性与草原风情于一身,在中国的书画界独树一帜,自成流派,无论人们承认与否,他的作品及其艺术魅力与时代感染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名气和他的艺术地位。我的文学老师说得好:肖先生的一些作品如今显得洛阳纸贵,他日必成无价之宝!
至于萧宽老师在行为艺术、艺术表现方式方面的一些探索式作为,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九十年代初期朱乃正先生率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人体美术作品展览,你能说不是一种挑战、不是一种尝试、不是一种艺术的抗争与解放吗?
萧宽老师亲手教给我的第一幅画作题名《全家福》,画的是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带着子女们觅食。该作品在萧老师的力荐下参加了北京某组织的书画大赛并获得了奖项,这无疑是对我的极大鼓舞与帮助。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对书画的爱好和感悟能力使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绘画和书法作品的练习与创作之中。
尽管我很快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绝不敢怠慢。首先是我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书画创作水准来完成我画昭君、书写昭君的夙愿,其次是萧宽老师的顽强毅力、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行为时刻在激励着我去学习、去奋斗、去创造完全属于忘我境地的艺术王国。
那是在七年前腊月的一天深夜,我和朋友路过萧老师的工作室。对老师的敬重和关心驱使我伏在玻璃窗上看一眼老师在做什么。我突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昏暗的灯光下,萧老师和衣蜷缩在破旧的沙发上面睡着了,画案上铺着一幅还没有完成的画作。我的眼睛湿润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安排人给老师送去了一套崭新的被褥。萧老师这种忘我的创作精神和工作态度深深的教育和打动了我,从那以后,我决心永远向他学习,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创作之中。
乌日勒春香拜访萧宽老师



萧宽(肖宽)1949年生于天津,祖籍沧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情研究会会员、中国策划管理指导委员会委员专家评审、荣获策划家“金象奖”、文化部艺术人才库书画专家评委导师、中国高级工艺师、北京创新学会专家、新华社书画院高级画师、东西方艺术家协会顾问 终身艺术成就奖、世界诗歌总会顾问终身艺术成就奖、亚太经济领袖峰会艺术顾问、一代天骄书画院院长、吉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内蒙古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内蒙古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诚信节总策划、发起人、和棋论坛首席主讲专家、荣誉入驻中国名家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