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古有四大空,
吾当自悟出寒宫。
入禅明道挹花月,
圆觉澄心伴雁鸿。
世浮躁,
耳清聪,
糊涂难得学苏公 。
一双慧眼红尘辨,
半盏清茶闲静中。
天津著名诗人朱慧这首词,不学郑公学苏公,难得糊涂心从容。一双慧眼,半盏清茶,禅意浓厚,清欢无限。吾析词步韵和玉:
两岸碧烟燕飞空。
七弦邀蝶采莲宫。
诗翁唱和花间事,
词客吟哦塞上鸿。
明慧后,
拙心聪。
云舒云卷看天公。
糊涂—世清欢醉,
浊酒三杯春梦中。
深圳著名杏林诗人湘涵欣然步韵和玉:
双手偷师孙悟空,
偷来神术济穹宫。
柳刀疗骨人间暖,
孤艺开情灯影鸿。
不为利,
耳根聪,
笃行致远做医公 。
一生立志心无悔,
半世修身风雨中。
今日适逢三月三上巳节,故又步韵和玉:
《鹧鸪天.三月三》
周阳生
三月三日望晴空,
稚童纸鹤探云宫。
兰汤沐浴悬飞蝶,
曲水流觞惊落鸿。
桃花笑,
女儿聪。
每逢上巳祭黄公 。
踏青野宴清欢醉,
月下鸳鸯春梦中。
[相关链接]
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上巳”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祓禊的情形,祓褉,就是到水滨去洗濯除宿垢,同时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有祈福的意义。《后汉书》中有“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上巳日,春游踏青、临水宴饮。出自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二》中:“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说的正是彼时上巳当日,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的景象。杜甫的《丽人行》对此盛况亦有
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中也详细记载了盛会的情况。
到了宋代以后,三月三上巳节在北方突然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在南方的西南部分地区依旧流行。
上巳节是黄帝的诞生日,古云:"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上巳节亦称桃花节、女儿节、中国的情人节。
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及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虽然时下已将七月初七,约定为中国情人节,但故事颇为凄凉,牛郎织女一年只能在鹊桥相会一次。所以我建议将三月初三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恢复中国的传统节日,岂不更符合文化自信的宗旨。
注:本词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人间古有四大空,
吾当自悟出寒宫。
入禅明道挹花月,
圆觉澄心伴雁鸿。
世浮躁,
耳清聪,
糊涂难得学苏公 。
一双慧眼红尘辨,
半盏清茶闲静中。
天津著名诗人朱慧这首词,不学郑公学苏公,难得糊涂心从容。一双慧眼,半盏清茶,禅意浓厚,清欢无限。吾析词步韵和玉:
两岸碧烟燕飞空。
七弦邀蝶采莲宫。
诗翁唱和花间事,
词客吟哦塞上鸿。
明慧后,
拙心聪。
云舒云卷看天公。
糊涂—世清欢醉,
浊酒三杯春梦中。
深圳著名杏林诗人湘涵欣然步韵和玉:
双手偷师孙悟空,
偷来神术济穹宫。
柳刀疗骨人间暖,
孤艺开情灯影鸿。
不为利,
耳根聪,
笃行致远做医公 。
一生立志心无悔,
半世修身风雨中。
今日适逢三月三上巳节,故又步韵和玉:
《鹧鸪天.三月三》
周阳生
三月三日望晴空,
稚童纸鹤探云宫。
兰汤沐浴悬飞蝶,
曲水流觞惊落鸿。
桃花笑,
女儿聪。
每逢上巳祭黄公 。
踏青野宴清欢醉,
月下鸳鸯春梦中。
[相关链接]
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上巳”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祓禊的情形,祓褉,就是到水滨去洗濯除宿垢,同时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有祈福的意义。《后汉书》中有“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上巳日,春游踏青、临水宴饮。出自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二》中:“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说的正是彼时上巳当日,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的景象。杜甫的《丽人行》对此盛况亦有
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中也详细记载了盛会的情况。
到了宋代以后,三月三上巳节在北方突然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在南方的西南部分地区依旧流行。
上巳节是黄帝的诞生日,古云:"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上巳节亦称桃花节、女儿节、中国的情人节。
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及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虽然时下已将七月初七,约定为中国情人节,但故事颇为凄凉,牛郎织女一年只能在鹊桥相会一次。所以我建议将三月初三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恢复中国的传统节日,岂不更符合文化自信的宗旨。
注:本词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