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女防老的尴尬
文/李建宇

“老公,爸查出肺癌了,我想跟你商量一下,给爸拿点看病的钱。”
“老婆,爸病入膏肓,看病是往医院白花钱了。现在爸想吃啥了给买点,想去啥地方玩了带出去玩,尽力满足老人的心愿,让他高高兴兴过好后面的日子。”
“老公,爸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了,浑身乏困无力,吃不下去饭,人瘦的皮包骨头了。这几天不吃饭,靠营养液维持生命,晚上呼吸困难,夜不能寐。看着他遭受病痛的折磨,我心如针扎。听说西安大医院有进口止痛针,效果不错,我想给爸打这针减轻一下他的痛苦。”

“老婆,这针的费用可高了,我一月工资不够打一针。咱家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我一个铁路值班员五千多块钱工资,养着三口人不说吧,还还着房贷。我幼年丧父,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她把自己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我的身上。我们结婚你的彩礼十万块钱这都是我母亲借的亲戚的,这个钱母亲没让我还,她自己现在每个月还着这个钱。我们结婚的时候,我想咱们跟母亲住在一起,不用买房了。你说啥都不同意,非要房子。我借钱交了首付,买了房子。现在我每个月还着两千块钱的房贷,一直还到退休。你现在没上班,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咱家生活捉襟见肘,你想给爸打针,就给爸要钱,咱这里没钱?”
“老公,我爸妈只有我一个女儿,他们想着我没有工作,便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给咱俩结婚用了。当时他们把工资卡给你了,你取完了老人的钱。我妈没有工作,没有退休费。他俩就靠爸四千多块钱的退休费维持生计。爸平时身体不好,常常看病,现在跟前没有多少钱了。咱俩现在想想办法,把你这几年的公积金一退,给爸打针。”
“老婆,这个钱不能动,这是我留给女儿上学用的。临潼没有好初中,我想让女儿初中在西安上。”
“老公,女儿初中在临潼上,现在咱们给爸先打针,让他少受一点痛苦,我心里好受点。”

“老婆,孩子初中就在西安上,我同事孩子在西安上的成绩都比咱临潼的好。孩子现在学习挺好的,我们就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给孩子报冲刺班。”
“老公,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临潼初中学校硬件设施挺好的,这几年中考高分可多。成绩好坏靠自己,这是硬道理。每天听着爸病痛的呻吟,我的心就像猫爪一样。想起我小时候每次生病,爸爸都会给我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大夫给我治疗。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都会背着我去医院。每次我生病,都会疼在他的心上。每次不管花多钱,他都不会说什么。
我应该像爸爸学习,就像他爱我一样,不管花多钱只要能减轻他的痛苦,这样做女儿的才会感到心安。”

“老婆,你少给我唱苦情戏,少给我来这一套,你唱的再好,这个钱我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个浅显的道理你应该明白。更何况爸这病不好,花钱治不好。有钱的人花了几十万没有活多长时间,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工薪阶层。生活要面对现实,希望你且行且珍惜。”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而自己连个背心都不是,想到这里,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心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写完后,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痛苦。这给我们生活敲响了警钟:作为父母一定要给自己留一部分钱,千万不能全给子女,这样自己花着方便也不为难儿女。作为年轻的女性,我们一定要经济独立,不依靠老公,这样自己用钱方便。
钱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为了钱,失去做人的道德底线,失去亲情。
作者简介:

李建宇,西安铁路集团公司新丰镇机务段职工。如诗经里淳朴的女子,尽读华章使灵魂丰盈,喜欢用手中纤纤素笔描摹生活中的亮点,捕捉文字附着在生命中的灵性,任凭一份执着沦陷在时光里 ,在文学的空间里自由翱翔,有零星作品散见于诸报端及网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