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
文/孙虎林
去年秋天的时候,为了迎接省九艺节,新修的宝鸡大剧院南侧加紧绿化施工,河堤上新栽了许多名贵花木。状若盆景、姿态夭矫的青松,古拙华茂的黄杨,一棵棵乔迁新居,在这北方的土地上,扎根萌芽,快乐生长。忽一日,我发现了几丛灌木似的植株,疏朗秀杰。干枯的枝干已无绿叶,但株密枝茂,引人注目。走近一看,树上挂了一个铭牌,上面写着一行字。“我叫映山红,万物复苏的时节,我会惊艳到你。”那一刻,我心跳了一下。映山红,好熟悉的名字。
十二岁那年,儿童影片《闪闪的红星》火遍全国。那个虎头虎脑,机智可爱的潘冬子,一下子俘获了同龄人的身心。影片中,冬子坐在山坡上微闭双目,做着美梦。梦中,满山的映山红开了,火红一片,北上抗日的爸爸领着队伍回来了。刹那间,冬子带着儿童团员从花丛中蹦跳出来,举着花束,载歌载舞。那一刻,万山红遍,红旗招展,多么振奋人心的画面。影片中,当红军撤离苏区后,思念爸爸的冬子时常问妈妈红军什么时候回来。妈妈告诉他,等到山上的花儿开了,爸爸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时常跑到山坡上看映山红开了没有。映山红因之成为整部影片中画龙点睛的景物陪衬,数次靓丽出镜。从此以后,我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美丽的花儿映山红,它曾经盛开在遥远的南方,盛开在风雨如磐的中央苏区。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了,每当走拢大剧院那边,我就在河堤上急急寻觅,寻觅那几株映山红身影。冬日冷云凝滞的天光下,映山红植株苍黄枯涩,状若一簇直立的柴禾,极不显眼。我有点担心,担心它们能否抗过北方的冬天。听人说,这几棵映山红是从皖南移植过来的,那儿可是温暖湿润的南方呀。这样想来,对映山红春日的爆款怒放,也就不无忐忑。只是每次漫步,都要走拢树冠,仔细打量映山红。可惜它枯枝峭立,毫无生机。跟这时节落尽叶子的北方乔木一样,删繁就简,裸裎人间。那时,我抚摸着映山红瘦硬如铁的枝干,期盼着春风翻山越岭,快些来到这儿。也许,映山红等不及了,我也等得心焦了。
终于,春天来了,河堤上柳烟如雾,迎春撒金,红叶李张开如粉似霞的巨伞,樱花也悄然含苞待放。我想,这下子映山红该开了吧。因此,每到周末,我便疾步前往,探询花信。哪知映山红矜持如故,依然深锁春思,宠辱不惊。我疑心它未能在异地的春天适时苏醒,心里不觉一阵惆怅。就在这时,我忽然看见,枝头似有花蕾浸出,近旁叶芽亦探头探脑,心中一喜。看来,映山红就要惊艳亮相了。
数日后,远远地,我就看见了一抹浅红。欣喜若狂中,奔向映山红。一树映山红只开了三分之一,但已姿容出众。细加欣赏,但见花蕾缀满枝头,万千蓓蕾蓄势待发,芳心欲吐。映山红大多单瓣,花朵五出,清爽秀雅。重重叠叠的花朵聚拢一起,蔚为大观。作为杜鹃科植物,映山红品种繁多,但它与盆载的西洋杜鹃迥然不同。西洋杜鹃花朵重瓣,艳丽繁盛。惜乎根系为须根,极难养护。眼前的映山红却是乔木一样的健硕存在,树冠庞大,株高两三米,极有气势。这零星盛开的映山红,足以令人感触到群葩竞放时的不凡气韵。
又过了几日,天依然阴晴不定,乍暖还寒。我又前往探看开花的映山红,这次,它确实惊艳到我了。满树花朵开了大半,热热闹闹。向阳的南枝已是花枝乱颤,殷红一片。此刻,我走拢那株芳名“嫣红”的映山红身边,顿觉红霞灿灿,红光满面。溟濛的天光下,一树映山红燃烧成一团火,一团激情澎湃的烈火。迷离中,我又感到枝头上红艳艳的花朵,像极了无数憩息的小小红鸟。此刻,它们静卧枝头,深情款款,眷恋着缕缕春光,妆点着寸寸光阴。春花万紫千红,但最受欢迎的似乎还是红花。因为,红色是热情的象征。正是这热烈的红色,唤醒了复苏的芳野。这株映山红色泽纯真,红得耀眼,红得喜庆,生动了这方美丽的河堤。
转身间,忽闻有人惊喜赞叹。循声望去,但见草坡下方,漾动着一团粉紫色的花影。走近一看,也是一株映山红,从树上挂着的铭牌得知其芳名“姹紫”,与上方的“嫣红”恰好配对。显然,这是某个锦心绣口的爱美人士拟就的名称,映山红种属中似无这样的芳名。蓦然之间,我想起了昆曲《牡丹亭》中脍炙人口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株映山红色泽独特,远看浅紫,近赏粉紫,介于粉红与淡紫之间。清爽静美,有桃花的妩媚,也有丁香的淡雅。此刻,心一下子沉静下来。蓦然之间,眼前飘忽而过一位人面桃花的村姑,翩然而至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寂寞女郎。是也非也,恍兮惚兮,一时间,我心醉神迷,不能自已。只觉得这粉紫的映山红好美好雅,绝非世间凡物,而是阆苑仙葩。此刻,映山红仪态端方,姿容娴雅,令人气定神闲,尘虑顿消。粉紫色,民间似乎叫雪青色,这种颜色的裙裳一般穿在深宅大院的名门闺秀身上,庄静温婉,书香飘溢。旧小说中,多的是这种气质淑女,散发出紫罗兰般的清雅韵味。
今天天气不错,春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向晚时分,日已西斜,万千春光丝丝缕缕,洒遍大地。几日不见,那几株映山红开爆了,烂漫绚丽,灼灼生辉。你好啊,南来的映山红,感谢你带来南国的旖旎,南国的秀美。此刻,我的心思飞到了赣水苍茫的江西老区。连绵起伏的秀岭翠嶂间,盛开着铺天盖地的映山红。这是年年春天如约而至的盛大花事,这是秀美春山的高光时刻。这时,我的心灵深处回响着一支山歌。“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那是映山红的美丽写照,那是映山红的灵魂之歌。
2021年4月15日
孙虎林,岐山县凤鸣镇人,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笔耕不辍,业余创作500多篇散文,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作品200多篇。作品散见于《宝鸡日报》《陕西工人报》《语文周报》《教师报》《秦岭文学》等报刊。散文《树殇》获第一届“古风杯”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散文《马道巷》入选《宝鸡文学60年·散文卷》。出版有散文集《青春祭》《半生缘》。现任教于宝鸡市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