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十忌
文/张书成
说话是人生的第一门功课,是人可以活得更加丰富、幸福的工具,话说得好,人生就避免了许多祸事,少了很多问题和困难,毫不夸张地说,说话时小心一点儿,慎重一点儿,人生就成功了多一半。但是,究竟怎样说话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我以自己务农十年、教书八年,从政三十二年的经历,总结得出说话的“十忌”,切告诫自己铭记于心。
一忌虚情假意。不管对朋友、家人、同事、邻居还是熟人,以诚待人是处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不能虚情假意,把别人当傻子、瓜子,而要实话实说,真诚相待,俗话说,“心诚则灵”,“人心换人心”,做为一般人,你的真心换来的基本都是真心,而假惺惺的话能哄人一时,哄不了长远,一旦被人识破,那将是再也无法恢复良好关系的后果。
二忌脏话连篇。在与人交往中,脏话是对方最反感的语言,也是交流难以为继的主要因素,千万不能说让人反感的脏话。
三忌揭人短处。人常说“打人不抓脸,说话不揭短”,揭短是说话最忌讳的方式,就像一颗地雷,一触即发,弄不好,会使对方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和你拼命,闹出无法预料的后果。

四忌不分场合。说话要看环境,对方的心情、脾气、性格、脸色、遭遇,察言观色,慎言慎行,试想一个刚刚失去亲人的人,喜欢听你兴高彩烈地讲述自己的舞马长枪?一个正为孩子学习头疼的家长,愿意听你教育儿女的成功之道?将心比心,同此一理,谁都一样啊!
五忌侮辱人格。说话要平等待人,不能给对方难堪,不要刺伤对方自尊心,一旦刺伤,会引起对方怨恨终生,更别提关系的存在了。
六忌连带亲友。说话就事论事,不能连带父母、妻子、亲友,特别是夫妻吵架,绝对不能说贬低对方父母或兄弟姐妹的话,不牵扯与事件无关的对方家人。
七忌喋喋不休。说话要有准备,要打腹稿,也要定主题,分层次,讲逻辑,懂修辞,不能前言不搭后语,那儿黑了那儿歇,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人生厌,让人泼烦,听了半天,还不知道你说的是啥。
八忌含混不清。一定要清楚自己所说的意思,组织好前后顺序,表达清楚说话的要点,不能让人产生误解,“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指代清楚,意思明白,这是说话的基本要求,不能马虎。

九忌高声喊叫。说话语调平和,面带微笑,和风细雨地与人对话,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说话怒气冲冲,高喉咙大嗓子,不顾及对方感受,开口就是训斥、指责、埋怨,会让对方产生严重的心理对抗,甚至当场顶撞,与其这样,不如沉默不说,可能情况还更好一点。
十忌把话说绝。人生中遇到的大多数都是小事,不要动辄上纲上线,把小事升级,拿大话吓人,比如夫妻吵架,开口就是“谁不离婚谁是猪、是狗”“日子过不下去了,离婚”“老子不干了”,这些绝情绝义的话,说出来伤人,往往不好收场,其结果是伤人伤己,一定要三思再说。
古人说“谨言慎行”“话有三说,巧说为妙”“祸从口出”“沉默是金”,对我们今人来说,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说话说得好,可使我们的人生平安、顺畅、舒心、幸福,反则是灾祸、痛苦、挫败、悔恨……不信,你可以试试?

张书成,男,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国家及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百篇(首),部分作品被收入《采芝商山》《丹凤文学》丛书,2019年7月,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棣花细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