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世
文/小陈
从在天上选妈妈的那刻起
我注定在一个古老的村落降临
炊烟在骨子里氤氲的感觉真美
槐花是那么和蔼可亲
生生世世 魂魄里流淌着喜欢古朴的基因
羊肠小路在葳蕤里绵延 是我引以为傲的青春
麦子和玉米
用心给稻田写信 它们多像忠诚的恋人
我用花锄写字
晚风朗读我深情的散文
我是故乡的女儿
棉花是我的华发 愿意做我温暖的衣襟
我时常为自己的身世感动
想念豌豆 高粱与勤勉劳作的乡亲
我希望下辈子还重复今生的里程
从心里满足这样的命运



追赶影子的人(同题诗)
文/小陈
阳光里 没有寂寞
无论去哪儿 影子都紧紧跟着
无论多老 它依然是淑女的感觉
从不说一句话 彼此却深深懂得
月色刻画温柔的轮廓
一个人的散步也不怯懦
思考时 影子念无言的诗
混浊的夜晚忽然清澈
一盏灯点亮陋室
两杯浊酒真诚相约
影子不肯与我对坐
它翻书的样子 多像我的执着
原以为 追影子的人很空虚
其实影子是灵魂的折射
我知道影子也有疲惫的时候
到那时隔厚重的故土遥望星河



小满
文/小陈
石榴花抹了浓艳的口红
柿子戴着青青的贝蕾帽
草木要赶赴着一场宴会
铜钱草负责购买门票
小麦不去 它忙着酝酿丰盈的琼浆
桑葚不去 它忙着制造甜甜的墨汁
樱桃穿着红裙子来邀请
杏儿偷偷跑回了抽屉里对弈
月亮磨好了镰刀
布谷鸟清了清嗓子
我喝了半杯红酒
小满 思念未满


拦住一条多足虫(同题诗)
文/小陈
一条多足虫
它不知道怎样飞起来
但它知道要在土路上行走
不给柏油路添乱
它知道自己有数不清的脚
却抵不过人类一踩
它没有穿蝴蝶给它做的小鞋子
觉得光脚走路更踏实
它知道自己像蜈蚣一样丑
像蚯蚓一样勤奋
它不知道人类其实很尊重它
那么多务实的人在为它写诗
拦住一条多足虫
是需要勇气的
就是打个招呼或递过去一根烟
也得考虑人家有没有时间



白芷
文/小陈
如果遇见白芷
我会邀请它走进香囊
然后佩戴在胸前
距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我要与白芷谈谈屈原
毕竟它从楚辞里走来 经历了光阴跌宕
如今依然打着沧桑的小伞
独自把如梦的旧事回望
白芷 是不是很傻的女子啊
愿意赴汤蹈火保佑别人无恙
自己住在简陋的野外
与泽兰为邻 清风细雨中回顾过往
一个知己就够了
不被人记得又能怎样
真性情的白芷啊
汨罗江是它灵魂的原乡



流年………
文/小陈
昨天 回了一趟婆家的村庄
在五月最好的光阴里
阳光倾洒麦野 梧桐长成了气象
近晌午时分 街头无限空旷
槐花隐去了洁白如雪
油菜花结荚变成了锥子的形状
蒲公英举着可爱的小黄朵儿
引领我走向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
路过一户户紧闭的木门
脑海里就闪现过一个个老人的模样
想想时间过去了那么久
他们可能已不在这世界上
原来我陪孩子放风筝的地盘
如今盖起一座座新房
巷口的二杰刚刚结婚
还记得我结婚时他依偎在他娘亲怀里张望
婆家门前的椿树亭亭如盖
绿色的旺枝都抵达了邻居的南墙
地上长满了小草与小树
有土的地方就展示草木滋生的力量
椿树是那种臭椿 没有香椿的芬芳
是公爹从路边挖回
最初栽种时大约有筷子那么长
是他积攒雨水浇大 是善心支撑起稠密的荫凉
门口檐廊下放着一只大瓮
木头瓮盖提醒我公爹是一位手艺很好的木匠
他做的木门很厚很厚
严实的门缝如初 没有接受无情岁月袭击的猖狂
门楣上挂着25瓦的灯泡
透明的灯泡在微风的吹拂里摇晃
挂红灯笼的铁钩温顺地垂着
似乎在等着主人吊起红色的喜庆吉祥
平缓的门台是我请两个巧手的信用员垒砌
中间适合步行 推自行车时适合占据滑道两旁
每每上班时婆母送我出来
而下班时看见她坐在门台上沐一身夕阳
闭上眼只听见鸟鸣悦耳的清亮
踮起脚来也看不到庭院的熟悉景象
不知道婆婆种的月季是否活着
不知木槿与毛桃树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怎样生长
轻轻敲了敲门
试图看见婆母风风火火跑来开门的模样
我一直没有家门的钥匙
每次回来婆母都在家守着炊烟守着土炕
公爹走了二十二年了
我与公爹的生命只交集了六年时光
婆母走了十三年多
我与婆母相处的十五年在此安放
如果光阴愿意成全我的奢望
如果光阴往前推移到二十七年前的五月此刻
我的儿子应该刚刚出生七天半
可爱的小家伙很白很胖
阳光铺展干净的院落
公爹与婆母在喜得孙子的欢乐里奔忙
公爹买回大蒜与老姜
一趟趟赶集 掩饰不住多病的身躯等到了大孙降临生命的幸福满腔
婆母忙于给我做小饭 鸡蛋挂面再加一根火腿肠
她把尿布晒满了绳子
老两口给孙子想了一夜的名字
希望起个晓辉或叫个晓亮
最后我母亲起个“坦”的名字 两位老人也很满意
因为这个坦里也有土壤也有太阳
寓意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美好的岁月注定来日方长
坦 喊名字的时光嘴角是微笑的形状
仿佛可以把世间所有的辜负原谅
能留下的是生命里美好的缘分
感动生命的是年复一年的浪漫悠长



茯苓(同题诗)
文/小陈
枯萎的松树下
可能住着茯苓
茯苓不出门
等着珍惜它的人到来
寻找茯苓的人
像迎接婴儿诞生一样
温柔地挖开土
把茯苓抱回城里
茯苓不说话 最懂沉默是金
它喜欢在药盒子上写信
有人看见它的名字就喊它一声
茯苓
茯苓不应答
但为了你可以粉身碎骨
煮粥 饮茶 美容
它用生命来对得起美好的遇见



麦冬
文/小陈
像兰草 也像吊兰
不挑剔环境 经得起严寒
麦冬是没有缺点的草木
紫色的花朵特别浪漫
如果在秋天相遇
麦冬结的小浆果让你想到蓝宝石手串
一种很高贵的感觉
在心海蔓延
长在石缝里 也长在台阶前
可种植在阳台 也可种植在庭院
太晒的午后给它打把伞
它点头致谢的样子仿佛雨里的缠绵
有时相逢 有时离散
送给麦冬的诗适合放在麦田
最是在无望的冬季
麦冬 只是默念一声就治愈了孤单



辛夷
文/小陈
辛夷 多像赤脚医生
戴着紫色的头花
穿着深灰色的长裙
背着精致的药箱子
在春天这场盛宴里
梨花喝白酒
桃花喝红酒
辛夷喝葡萄酒
除了玉兰花
辛夷没有什么朋友
你若遇见她
记得喊一声辛夷
她会端着浪漫的高脚杯向你走来
十分飒爽地一饮而尽:
我喝干
你随意



地黄
文/小陈
地黄舀出了春天的第一勺蜜
它把蜜藏在喇叭口
每一个奏响春光的孩子
都有品尝甘甜的权利
地黄让勺口朝下 防止无情的雨把蜜勺清洗
当花儿变成花籽 地黄又让勺口朝上
不让花籽轻易落下
保证花籽有长久的团聚
离乡多年 地黄成了最浓的乡愁
不愿提及 有时不经意在药盒上遇见它
内心突然被治愈 其实它最豪华的家
是中药铺里那个苍老的抽屉



五一,儿子回来了一趟
文/小陈
五一假期 儿子回来了一趟
他买的是五月二日晚上的车票
那天我忙于整理书橱
不但没有去接他 也没有把可口的晚饭给他做上
一碗方便面加一个鸡蛋
算是把他的生日补偿
五一是他的阳历生日 五二正好是他的阴历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一
他的阴历生日最是被他的外婆与奶奶珍藏心房
三日那天中午做了一锅豆角焖面
儿子吃了两碗 展现了惊人的饭量
我最喜欢的东西早通过基因传承于他
我不喜欢的桃子梨子 他也不喜欢品尝
儿子带的东西很简单 电脑是他每次必带的行囊
他对待工作就像我对待工作负责
这次又名正言顺地上调了百分之十的工资
越来越暴露他年轻的执着的勤奋的力量
我帮儿子洗了两件脏衣裳
又陪同他逛了一次商场
买了两件我们都喜欢的最适合他风格的衣服
他挑选鞋子不看品牌只看是否适合行走岁月长廊
我争抢着出了衣服的钱 也不过几百元
瞬间就找回小时候带他赶集的磁场
那时候内向的儿子不敢说自己想买什么
鼓起的小嘴沉默着与年纪不相符的倔强
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缸炉烧饼
稠密的均匀的白黑相间的芝麻是那么香
闭上眼睛简直如同在花香里散步
我和儿子只在家门外的果园转了转 没有去远方
我帮儿子剪了剪脚趾甲
总是喜欢剪刀的声音在耳畔轻响
光阴很生动地流过锦年
很久以前的场景都成了一种奢望
儿子的手指发着粉红的柔光
再也找寻不到他小时候吮手指留下的伤
儿子的头发很黑很密
幽默的笑声总是那么舒朗
儿子评论我说话有鲁迅先生的风格
总能把我的思绪解读到恰当
他看社会的眼睛依然很亮
谈论起吹牛的人会说那人只学会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没事的时候儿子不知不觉陪伴在我身旁
临行时考虑到他没有吃上饺子就想晚上包好早上煮煮
他极力拒绝 不愿意让我劳累
他希望看见我安心写作不被红尘所累的模样
儿子这次回来只有三天的时间
还抽一天时间叫回妹妹团圆 诠释怎样做一个最称职的兄长
仅仅是比周末多一天的小假期
在我感觉里竟然也能够欣喜若狂
儿子说等以后给他爸爸买一辆房车
让我们昼夜兼程行走在在看景的路上
儿子也有在北京安家的打算
他在骨感的现实编织着遥远的梦想
前天晚上他陪他三姨父喝了两杯酒而没有打麻将
而我接二连三的忙 竟没有时间包饺子或安排下馆子
尽管家里早准备好了红根韭菜
与鲜美的嫩绿的茴香
临出发的昨天晚上
可看出儿子对家的依恋
他从这屋走到那屋
各种快乐话题逗我们笑得前合后仰
他说带走几个粽子让同事们尝尝五月芬芳
今早起来他说不着急赶路 同事们都请假晚去而他遵循着内心规章
七点半的票 他在七点二十五分发微信给我说上车了
九点四十分到公司的短信又向我汇报了一程的顺畅
五二那天儿子到站的时间是黄昏七点半
八点钟发给我“家里做饭了吗”的微信现在才映入眼眶
深深感受着那天对儿子的怠慢
想把所有的愧疚弥补给再次相逢的时光



向青春致敬
文/小陈
青年 今天触摸这个词的质地
已然感觉到冰凉与陌生
但是 相信每一个同龄人
都把它当成最美的曾经
在穿白衬衣与背带裙的年纪
未来有难以想象的青葱
我时常把自己比喻成蝴蝶蜜蜂
有花前月下的憧憬 有飞过沧海的使命
公共车上抢着给老人让座
青春的红戳儿是被表扬后的脸颊微红
周末相约看一场电影
柏油路上放飞浪漫的行踪
也曾趾高气昂地争论输赢
争胜的心洋溢着不服输的个性
也曾在天真里品味一败涂地的滋味
感悟跌倒后爬起的愈战愈勇
青春真好 无皱褶的皮肤像花瓣一样玲珑
青春真美 可爱的岁月承载花开烂漫的盛景
我们都是从青春里走出来的人
透明的回忆如芦花轻盈
是哪一年告别了青春
跌落在苍老里腐朽为千疮百孔
是哪一季让青春转身
尴尬的年纪都忘记了为青春送行
恍然觉得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
诗意盎然的句子也渐渐疏离生命
真的有愧于青春交付的责任
太多的心愿已来不及完成
可是 我们触摸过青春的厚度
有高耸云端的壮志未酬的激情
可是 我们感受过青春的宽度
它容纳千山万水 也跨越南北西东
青年节 多么温暖的阳光多么温柔的清风
这个世间我们都在就是成功
纵然没有了风情万种
只愿生命里不减虔诚



雪天
文/小陈
雪天 远山隐匿
褐色的树枝依然摇曳春的消息
洁白的大地镶嵌着沉默的马蹄
三种颜色足矣丰盈孤寂
棕色的马倾听隔世的训导
白色的马俯首解读大地的呓语
簌簌的落雪书写旷世深情
多像我的心里永远有个你
茫茫大雪深处
你或许正向我走来
也或许正默默离去
不妨碍我静静地刻画相逢与分离
一直相信
这辽阔的孤独中
你是天地之间的绝色
是空洞又浪漫的传奇



麦穗含风
文/小陈
风一吹 麦穗开始忙
它拿起绣花针绣麦浪
还要养育一群叫麦粒的小孩子
麦穗有烦心事
流泪的时候
甲壳虫陪它聊天
清晨 无风
麦穗的泪会慢慢风干
它的房子里住着风
麦穗家的风也有愿望
去勤劳的人家拉风箱
蒸一锅雪白的馒头



纪念碑前
文/小陈
每一个名字
都藏着父母的愿望
念出来 庄重又平常的字是那么铿锵
轻吟的时候 灵魂会感知到吗
值得的人间还有人记着
一如在尘世活着一样
用竖起的名字展示峥嵘
一笔一画雕刻跌宕
一座心灵地标
不让人迷失路途
直插云端的石碑
凝集敬仰的目光
风吹松柏的清影
笼罩着强大的磁场
风儿会记得
每一朵花的香



左边(同题诗)
文/小陈
她习惯把伞向左边倾斜
用高高的伞柄撑起空旷
他用向右倾斜的伞
为她挡雨遮阳
清晨一起出门时
朝霞吻在他的额头
又折射回她的眼眶
日子细腻又苍凉
黄昏一起回家时
余晖停泊在他的眉宇
也温暖着她的脸庞
幸福无非是这个模样
百年后两个名字刻在同一块石头上
左边的名字早一点忍受雕刻的疼痛
早一点迎接日出
早一点铭刻时光



风飘絮(同题诗)
文/小陈
暮春 下了梨花雨
杨絮柳絮 打着小伞出门
去参加暮春的宴会
杏花酒 桃花饼
湛蓝的棚子
洁白的天气
风儿送了一程
风儿不喝酒 它等在门口
等宴会散了 还负责送它们回去



兰花图
作者/苏立敏
孤寂里开出娉婷
风过 吹拂清幽的梦
墨绿的叶片入画
留白处 小楷押着芳名
兰花 只轻轻一句
经过唇齿的气流 就把
世间最喜欢的名词唤醒
不用修饰 兰花是最古老的形容词
从诗经里生根 旁逸斜出
跌宕于文人墨客的诗词小令
与清风明月私奔
从山巅跑到孤寂的案头
只为邂逅青灯
寥寥的长叶 书信一样轻盈
想问问它出自怎样的手
又恐惊扰厚重的画笔
只凝望一纸清晰 想象万种葱茏



鸡毛信(同题诗)
文/小陈
纸上的字有千斤重
每个字都是谜语
装进与众不同的信封出发
十里春风做不了它的邮差
太急了 不能邮寄两三天
也不能骑上骏马暴露行踪
粘两三根羽毛 希望信有鸟儿的速度
而送信的人 有忠于人民的虔诚
海娃 多好的孩子啊
他是我们所有人心里的英雄
一根鞭子 一群绵羊
放牧了一方安宁



消息树
文/小陈
不用旁逸斜
不用亭亭如盖
只要伫立在看得见的山头或村口
把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递
提醒人们躲到山坳
等待春暖花开
消息树和读得懂消息树的人
一起走过红色的战争年代
消息树也会倒下后再站不起
烧焦的枝头再没有花儿怒放
可是满山遍野哪一棵树不是消息树
苍老的树见证苦难 幼小的树充满期待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想起鸡毛信
和小兵张嘎里的消息树
每一个倒下的战士与每一棵倒下的消息树
都是为了新中国站起来



我以花的姿态盛开
文/小陈
月亮闪着澄澈的清辉
星星荡着明朗的寂寞
我想你 但我不能说
我不能在暮春的夜晚酝酿感伤
也不能在初夏的门楣喧嚷热烈
花开花落 我在自己的世界徘徊
春去春来 我在自己的文字里激越
原本与你毫无关系
或许相同的阳光挽留
或许仰望过相同的云朵
我不能说 我以花的姿态盛开
背负着冬天的凛冽
我不能说 我以草的名义枯萎
拥抱着生命的决绝
我不能说 夜很长
一个梦走不到边际
我不能说 人生很短
跌宕的相逢里装满苦涩
我只能对着夜空告白
书写阑珊尽头的空落
我只能坚强在自己的梦里
在春天的深处奔波



草鞋
文/小陈
那年去四川小金
看见街头有江西的花草
原来是汶川地震后
江西援建小金时移栽去的草木
水润的花花草草 多想
做一双草鞋 鞋口编一朵花
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
从瑞金走到夹金山
是江西的草长在了高原
倔强的脾气里一定带着绵软
穿在脚上 在最冷的雪山也感到温暖
过沼泽地不会因淤泥而松散
江西把小金当成了自己的第一百个孩子
用尽物力财力帮小金灾后重建
建了有藏族风格的房舍
建了有江西风格的路
是谁那么可爱
把江西的草木也运到小金安家
相比高原的植物
它们更适合做草鞋



远足
文/小陈
黄昏 书页翻开清风
我像极了飞不过沧桑的蝴蝶
在最喜欢的古诗句上停落
恳请韵脚把我带回唐宋
天空挂满灯泡
熠熠的光亮与思绪辉映
经常陶醉于彩色的寂寞里
也偶尔把白色月光倾听
累了 在深情的诗句上坐一坐
心情会被相近的灵魂读懂
我总是在夜半之前赶回斗室
暮色奖赏我一件绵软的斗篷



作者简介:苏立敏,女,网名:小陈,中国金融作协会员,河北作协会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河北采风学会理事,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三清媚》特邀副主编,出散文集十四本,诗集一本。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会长:王寒山
湖北分会代理会长:王寒山
湖北分会秘书长:吴贵忠
编辑部主任:吴贵忠
编委会成员:程仁全 高江城秦旭林 尘 梦 何安华 吴宪 张坤 张帆 张爽 姚瑶
微刊投稿微信号:
D13872733081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公众号转载需经授权)
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编辑:吴 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