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北京报道)
“红色文化万里行”第三站石楼镇——寻访英雄蒋维平 ! 暨 “追寻红色足迹 砥砺奋进新征程”
4月24日上午,由房山区石楼镇人民政府主办,北京茨尾河诗会和北京房安新月出租车有限公司发起,石楼镇文联承办的“追寻红色足迹 砥砺奋进新征程”红色文化万里行寻访老英雄蒋维平的足迹活动在石楼镇文体广场举行”。
暨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文化万里行系列活动。

活动由王秋颖、卢永强主持。
协办单位有:北京茨尾河诗会、北京房安新月出租车有限公司、石楼镇文联、北京华夏邦交信息技术研究院、房山区史家营乡文联、 北京燕谷书画院、北京金成书苑、龙商传媒、北京龙乡律师事务所等。

第一个阶段:在石楼镇文体广场、老英雄蒋维平雕像前由石楼镇单位委员、宣传部长常丽丽致辞。
房山区红色文化传承人刘艳峻宣讲蒋维平同志事迹。蒋维平出生于光绪四年,做过学徒,当过长工,行过医,为贫苦农民治病。
(祁玉林:讲话)
他以一名医者战士的身份参加过八路军,参加过平津战役,就是到了和平年代也依然默默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活动现场)
蒋维平同志的事迹体现出五种精神。
一是面对困难,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是救死扶伤、匡扶正义的白求恩精神。
四是公而忘私、回报家乡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是坚定信仰、面向未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刘文江老师)
接着由房山区党史专家刘文江同志宣讲平西抗战史。他说,建立平西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部署。平西抗日根据地,位于平汉铁路以西、平绥铁路以南,具有重要的战略位。它的东面是华北日伪统治的中心北平,它的西南面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是插入华北日伪统治腋下的一把尖刀。
张天云:诗歌朗诵
中国共产党开辟建立平西抗日根据地,在平西的地、县、区、村,建立党的组织,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人民武装,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减租减息,发展根据地经济,实行人民民主,建立抗日小学发展根据地教育,推进妇女解放,全民族抗战蓬勃展开,粉碎了日军十几次扫荡,度过了根据地的极端困难时期,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成为华北抗战的中流砥柱之一,为夺取华北抗战胜利和中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于久东会长和石楼村到支部书记王建华为老英雄蒋维平献花篮。

全体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并由党员代表李金华同志表达了继承革命精神、实干建设家乡的决心。

红色文化万里行组委会主任李刚总结。他表示,值此党的一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应该继承革命传统,用切实的行动向英雄致敬、向党献礼。把红色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最后大家在蒋维平像前合影留念。之后赶赴石楼镇文化名胜贾公祠参观寻访。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追寻英雄足迹的信心,不忘初心,继续寻访,把家乡的英雄事迹传诵下去,让可敬的英雄们的精神一直感召着我们。
(都市头条编辑:金成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