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人民大会堂(5)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人民大会堂之五
在昨天推出的《走进人民大会堂之四》短文的结尾处,笔者提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名字“台湾厅”。今天,我们就此做一番简要的解读。
坦率地说,笔者十分向往能步入人民大会堂中的台湾厅,但是我的愿望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实现,没能有机会走进人民大会堂中的“台湾厅”。
虽然这或多或少有些令我失望,但聆听有关工作人员对台湾厅的介绍以后,仍然颇有一丝欣慰。
人民大会堂中的台湾厅,其总面积548平方米。据悉,在其建设中,将闽南地方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艺术相融合,表现了闽、台一家人的历史渊源关系。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从建筑色彩上看,基本上是以蓝色为基调,据有关资料介绍,这象征着宝岛镶嵌在碧海之中。
我们注意到,人民大会堂中的台湾厅,其大厅的天花吊顶是以“日”“月”形象组成的藻井,其四周灯光槽下配以多彩的垂花吊柱,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据有关人员介绍,这里的寓意很深,是“日月同辉”之意。
另据有资料介绍,人民大会堂中的台湾厅西侧,其主墙面上一幅宽8.7米、高3.7米的大型漆画《双潭映月》,描绘的是台湾日月潭美丽的夜晚。在其东侧的墙上,则悬掛着圆形漆画《螺女》、《蝶姬》,这里的寓意又是什么呢?据介绍,它艺术地再现了闽、台地区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
在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南面和北面的墙上,则各挂着两幅漆画,分别是《妈祖情缘》、《高山风情》、《银裹玉山》和《雾漫清泉》。
不仅如此,厅内的南、北两侧的入口处,各摆放着一幅蝴蝶状的漆器大屏风,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据有关资料介绍,这表示我们的宝岛台湾,是世界著名的“蝴蝶王国”……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先后两次步入人民大会堂,在这里参加颁奖式和发行式等活动。更令我欣喜的事,每次步入人民大会堂开会,都会受到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门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这令我感慨万端。
啊,我向往人民大会堂,向往那庄严巨大的国徽,向往那警天巨柱,向往那繁星围拱着明月,向往那富丽堂皇,向往那象征着友谊、团结的“迎客松”,因为这里,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活动的中心,因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就在这里和各族人民的代表商量国家大事……
(待续)
以下是我曾采写过的一批书画艺术家和他们的精美作品,请您欣赏。
艺术家作品展示

王俊松,北京市人,1951年生于安徽省蚌埠市中市区的艺术世家,曾就读于西安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学历。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北京中联国兴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北京市东城美协副主席、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曾任安徽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

萧国壮,笔名清远,号萧然,笨牛斋主。书画家、诗人。研究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理事、中国将军书画院江苏分院院长、江苏楚风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基金艺委会委员、钓鱼台山庄艺术馆研究员,江苏省工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王宝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牛津艺术学院研究员、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作品《黑土情》于1992年在黑龙江省画报刊登,黑龙江省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著有《王宝如国画集》一书,获得黑龙江第十三届群星杯优秀奖。《大千世界》和《落叶归根》分别被国外友人收藏。作品分别编入由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绘画年鉴》;其由中国邮政总局出版的珍藏票和邮册《不忘初心》一带一路《王宝如绘画专集卷》在北京发行;此后《王宝如绘画专集卷》邮票集由联合国在国外发行……


浦家永,当代著名伟人肖像画家,被誉为“塑造伟人形象的巨匠”。2020年12月26日,在参加由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等6家单位,共同组织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中,荣获了特别金奖。
浦先生1954年生于山东省长岛县,从事美术教育多年,除上述获奖作品外,其作品还曾多次入选全国和山东省等各种画展并获奖。退休后专业研究毛主席肖像油画十余年,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刘三民,河南省人,原中国毛体书法协会副主席、现河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会长(官方)、中国当代著名毛体书法家。刘先生潜心研究毛体书法60余年,2008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毛体书法家排行榜大赛中名列前茅;2010年创作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三幅毛体书法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并获大奖,作品被毛泽东之孙毛新宇、侄女毛小青、侄孙毛宁科及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西柏坡纪念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湖南齐白石艺术馆、上海红十字会、上海世博会等收藏。作品屡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和海内外著名网站等推荐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