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无锡(散文)
文/李建印
苏南行来去匆匆,告别无锡战友,告别无锡山水,告别无锡临时任务,但内心难以平静,几天来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翻转播放,一场场相聚在胸中激烈碰撞,一丝丝情意在心灵敲击叩问,一声声关怀在耳畔萦绕提醒……。不敢也不能不写点感受,尽管屏幕无限我水平有限,尽管情意真切我难写贴切,还是在机动中留下点文字。
无锡是我赴苏南的降落点,也是我告别的起飞点。订票时查了查,硕放机场军民两用,与西安有直达航班,每天往返都在十班以上,特别方便。看到“硕放”两个字,我脑海里出现的是半个世纪前政治风云,当地及附近驻军领导人政治立场及所作所为,想到当年地形的运用,方案的拟定以及英明领袖神灵保佑般摆脱。几十年过去了,军用机场成军民合用,一天几百个航班的起降往返,数万人的到达离去,不正是党中央中央军委重大政策的现实成果,不正是苏南乃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胜利,不正是这里发展水平与能力支撑的真实写照,不正是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战胜新冠疫情的具体反映,不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的强大威力。我带着西北大地暮春的凉意来到无锡,看到的是无限春光,现在将带着无锡山水的美好感受,带着无数战友的情意,返回退休后在西安的住所,感觉到到达降落时完成任务的压力大,告别起飞时美好感情的意味浓。
无锡是我执行公务的着力点,也是我受到教育的提高点。退休之后能有单位请我去讲课,不论是讲授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还是解读党的最高领导人重大战略思想,或者是跟随党对军队建设宏伟目标擘划后的具体措施讨论和研讨,也还有某些装备型号课题研发与论证,都是组织赋予的任务,说明组织培养我们四十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具备一定能力,放下小家活,为了国家事,完全应当。没有任何推托的方式,没有任何迟到的理由。有过去的下级战友约我参加讨论论证,以自己的经历经验,为战友们解惑释疑,为单位发展提升助力,是我的荣幸和回报组织的机会。退休几年了,看看无锡及周边建设与发展,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特别从内心产生,党已诞生百年,我的党龄四十四年,在这特殊的年份里,我为党庆生应该奉献点什么,不可以只想跟着党光辉,不想为党做出新贡献!看看所到单位官兵在军队改革中的变化与转型,特别是叫党指挥的绝对观念的增强,尤其是对最高统帅的敬仰拥戴之情和乐于岗位做奉献求作为的精神状态,对我这老兵更是激励与鞭策。看看历代仁人志士,历朝贤达能臣,为当地留下的宏伟建筑、民生项目、育人之所、书法题词,无不促使我这当过多年领导的自己反思,当年工作指导是否端正,为国家为人民为军队留下什么。满怀信心来,满载收获归。
无锡是我战友见面的汇合点,也是走访周边的辐射点。当兵的人,心里时常惦记得是战友,新到一地最先联络的是战友,安顿妥当最先见面的是战友。真正是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有战友在微信中看到我拙作《赴江南》,马上打听联系,当晚便有我快四十年前一同在师司令部任参谋,后转业到武装部,统一收回又二次入伍,以部长职多转业,在无锡市环保局以正处级退休,仍在环保产业协会任职的老战友崔风山同志前来相会。十四年前他冒着大雾到南京接我,陪同参观,此次又最早相会,态度之真诚,安排之周到,思考之严谨,行动之快速,从接风到送行,从吃饭到喝茶,从途中到回家,全考虑到了。完成讲课任务再喝酒,不到周六周日不请现役战友参加。这是一个68岁战友的所为,能不感动吗?大西北熟悉和习惯的是200公里是邻居,江南则是几十公里一个县,百十公里另外一个市。一小时经济圈感情圈与战友相会,感觉到如同在西安城南到城北一样时间,特别方便。因而先后到张家港参加我任团长时师里主要领导组织的聚餐,到吴江、苏州、宜兴参观游览与战友们相聚,也见到了常熟部分战友。尤其是在离开无锡前,崔风山战友组织,己经75周岁的原团老政委毛远丰中断旅游,携夫人出席;师工兵与汽修所的几位战友闻风而聚。正巧星期天,在职的老战友、大专家也陪同并送至机场。
没有部队服役经历,何来这么多战友;没有党组织培养,何来讲课的本事;没有老首长老战友付出,何来这样舒心的游览;没有改革开放的超常发展,何来如此方便的交通与联络条件!谢谢了亲爱的战友!再见了美丽的无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