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和市场的结晶
——陈年旧事/下海印记之十八
原创 陈昌华
金秋十月,是个收获的季节。上海第三届国际电影节传来消息,由宝安集团影视有限公司和青年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中国电影公司发行的彩色立体声故事片《砚床》,继1996年台湾片商购买了台湾市场代理权后,1997年10月26日下午,在上海银星假日酒店,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与中影签约,购买了《砚床》在欧洲部分地区的发行权。这也是建国以来美国好莱坞购买的第一部中国电影。上海解放日报以“好莱坞首次购买中国拷贝”、文汇报以“中国大片美国放映”、新民晚报以“美国片商纷纷购买中国影片发行权”为醒目标题,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它标志着国产影片出口业务获实质性进展,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又有了新的突破。
影片《砚床》讲述的是—个令人回味,非常惨烈的故事。在徽州偏僻山村的一座深宅大院里,瘫痪多年的老太太独守着祖上留下的—块巨大砚台。古董师的到来,引起老太太对往事的回忆,几欲收购砚床的古董师成了她能说点儿心里话的人。但古董师并不了解老太太真实的内心世界。平时照顾老人起居的远房侄媳妇也不真正懂得老人为何对砚床如此痴恋。侄媳暗中答应把砚床卖给了别人。当买主把沉重的砚盖一寸寸地推开后,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砚盖下压着当年少爷为了借种,让少奶奶与长工偷情,结果又惨遭毒手的阿根的尸骨。为了那段尘封在砚床里的痛苦而又令人窒息的岁月,老太太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影片选中了安徽黄山脚下的休宁作为外景地。历史悠久的徽派建筑,美丽迷人的自然景物,浓郁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清新脱俗的文化品味,以及过去那个年代复杂扭曲的人性与当今时代各色人等对砚床的不同视角,构成了这部影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尤其是影片推开砚盖,让老太太苦苦死守一生的秘密大白于天下的结尾,令人震惊,撼人心魄,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砚床》是成立于1994年的宝安集团影视有限公司推出的第一部电影。公司成立之初,集团总经理陈政立就明确要求,宝安的传统就是追求卓越,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出精品。宝安集团涉足影视业,要立足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抓,立足于树立宝安品牌。为此,宝安影视公司上马后,就把精品意识放在首位,努力按照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双管齐下进行运作。公司严格筛选题材,抓好一剧之本。从众多的选题中,选中了安徽作家李平易在《上海文学》发表的获奖小说“巨砚”,组织创作和改编。
编剧程鹰写出剧本初稿后,公司多方论证,征求意见,反复进行加工修改,影片的结尾就是摄制组的剧务主任提出的修改方案。公司大胆启用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包括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青年导演刘冰鉴,第—次拍胶片的年轻演员史鑫、陈颖映等。为了确保影片艺术质量,公司又聘请著名导演滕文骥担任艺术指导,从剧本、拍摄到后期制作进行把关。
在影片停机、完成剪辑后,发现长度和素材都不够,尤其是表现过去历史时空的内容份量过轻,公司又果断决定,追加投资,修改、充实剧本内容,在北京重新搭景,补拍了大量过去时空的镜头,从而使影片的整体水平和艺术质量,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令人欣喜的是,《砚床》在艺术和市场的追求上,达到了比较完美和谐的统一。在1996年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中,<砚床>脱颖而出,获得了导演处女作奖和最佳美术奖两项评委会提名,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也一举获得成功。《砚床》还有—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推出了两位过去默默无闻的影视新人。第—次拍胶片扮演长工阿根的史鑫,由《砚床》出镜,已成为当今影视界颇为走红的、饰演青年邓小平、仅次于卢奇的二号演员;扮演少奶奶的陈颖映拍完《砚床》后,又出演了电视连续剧《叶剑英》元帅夫人的角色,从而引起影视界瞩目。
《砚床》是成功的,它凝聚着宝安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艺术和市场的结晶;《砚床》是幸运的,它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世界电影著名的殿堂——好莱坞的大门;《砚床》是慷慨的,它圆了一群年轻人执着而又苦苦追求的电影梦。
探寻《砚床》成功的秘诀,我们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那句名言。《砚床》的突破和追求,再次给先生的论断增添了最好的注脚。
1997年7月

(图片选自网络)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
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咏叹调》主编专著《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诗歌、歌词多次获各级文艺创作奖。
出任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十八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陈昌华诗集邮购信息(需要者请先加微信号baoanchanghua后转款并附详细通讯地址后进行快递。折后价含快递费。
印象与烙印(两卷)/南京出版社/定价/90元/6折/54元
旗帜咏叹调/团结出版社/定价/52元/6折/31元
深圳编年诗/四川民族出版社/定价/38元/6折/22元
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四川民族出版社/定价/45元/6折/2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