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民(诗朗诵)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
文/张连臣
亲爱的同志,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时候,
我情不自禁地要向您提问,
提问一个似乎寻常的问题:
人民,
您可曾认识?
您或许说,
这个词老妪能解,
妇孺皆知。
是的,
您或许很熟悉,
但您一定又很陌生,
不妨,
翻开浩瀚的国史。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君以此思危,
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春秋时期一则对话,
点醒了多少君臣,
大凡史上“明君”对此似乎深信不疑。
然而,
历代王朝,
安民只是手段,
目的只是维护其王权统治。
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处境,
从未有过根本的更易。
于是乎,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便成了历代王朝迭继更番的历史逻辑。
自从斧头镰刀旗帜,
从南湖红船升起,
历史才真正有了人民的地位。
在井冈山的稻田里,
一位巨人,
曾经站在那块雷打石上,
操着一口乡音,
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
这朴实无华的语言,
首成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铁律。
党与人民血溶于水的关系,
就从这“一个红薯”开始,
就从埋在红薯根部的五块大洋开始,
就从毛泽东用过的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开始。
就从这里开始,
我们党在人民的心田深深地扎根;
我们党用隆隆炮声,
向世界报道了人民武装的威力。
问吧,
去问巍巍井冈,
去问撒落在赣南山林里的游击诗章:
靠人民,
支持永不忘。
他是重生亲父母,
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此时,
您或许已经明白:
共产党人是儿郎,
人民是亲娘!
带着这颗火热的初心,
我们党从大革命初期,
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雪山草地,
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跨过奔腾的长江……
终于用小推车,
把我们党推到了天安门城楼上!
从星星之火,
到燎原之势,
我们党得出重要结论:
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人民是靠山,
人民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石。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以至于,
人民领袖,
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
人民万岁!
这一声,
泣鬼神,
惊天地!
是我们党与人民血肉情感的自然迸发
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之唯一!
我们党,
多少次化险为夷;
一往无前,
所向披靡。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中发现,
一些党员干部,
官做久了,
不再甘心做人民公仆,
不再甘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不再甘心为人民服务,
不再甘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是高高在上,
以官自居
甚至以权谋私,
侵害人民利益,
把党和人民的关系,
搞成”油水关系”,
甚或是“火水关系”。
此时此刻,
我们怎能不把一个惨痛的教训记起:
苏共在拥有二十万党员时,
夺取了政权;
在拥有二百万党员时,
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在拥有两千万党员时,
却失去了执政地位。
追根寻源,
一项“苏共代表谁”的问卷调查显示:
回答代表劳动人民的只有百分之七。
可怜的比例,
脱离人民群众的后果,
令人不寒而栗。
警醒,
我们的党!
行动,
理论上,
深刻阐明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性,
不断向全党把警钟敲响。
制度上,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把反“四风”贯穿于日常,
把群众路线和宗旨写进党章……
实践中,
凡是危害人民利益的,
绝不姑息:
苍蝇老虎一起打,
力度空前,
成效尽显,
令十四亿人翘指赞扬!
“四风”整治,
上下齐动,
让各级改变了模样!
……
对人民群众的期盼,
为之倾心竭力,
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一唱雄鸡天下白,
人民翻身得解放。
但贫困的根,
还深深扎在祖国大地一片片土壤。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党及时指明了奔小康的航向。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十八大”后,
总书记心系贫困群众,
先后五十余次深入调研走访。
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
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十四亿人要一个不少地奔小康。
总书记的号令,
迅速转化成全党的意志,
一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举国打响。
群众要脱贫,
干部先脱“三层皮",
数百万大军扶贫下乡:
嘴上脱一层皮,
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
千方百计点燃贫困地区人民脱贫的希望;
脚上脱一层皮,
为精准施策,
走遍千家万户,
深入调研贫困状况;
手上脱一层皮,
与贫困群众一起,
摸爬滚打,
流血流汗,
携手行进在奔小康的路上。
看吧,
一个个扶贫脱贫的奇迹在创!
听吧,
一首首扶贫脱贫的凯歌高唱:
悬崖村的村民走下天梯上楼梯,
新窝窝抱来金娃娃,
旧窝窝招来金凤凰;
成千上万因病瘫痪的家,
驱走缠身的病魔,
挺起勤劳致富的脊梁;
泥墙上的火车,
驶出重峦叠嶂,
因大山阻隔致贫的农民,
插上了致富的翅膀……
无论是雪域高原、隔壁沙漠,
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
每个角落都普照着脱贫攻坚的阳光!
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无数人的笑脸因此而绽放!
八年攻坚,
以每年一千万人的减贫速度奋勇前进,
最终实现,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消除贫困的伟大构想!
庄严的宣告 ,
震撼天地,
全世界,
齐仰慕:
东方,
东方!
急人民所急,
想人民所想。
每当天灾降临,
我们党总能力挽狂澜,
给人民生的希望。
这是二○二○年一月,
腊花黄,
新桃初上门梁。
江城告急,
新冠肺炎象一把野火迅速蔓延,
烧至大江南北,
四面八方。
抗疫,
大年初一,
中南海把雄劲号角吹响。
望江汉,
大军奔至,
众医院,
迷彩徜徉。
四海驰援,
华佗沓降,
盾枪粮草过江忙。
举国抗疫,
全民闭户,
众志成城心向党,
九州疫魔一扫光。
举目望寰球,
多少国家的人民
还深陷新冠魔掌!
几万,
几十万,
感染者的数量,
每天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那个自诩的“人权卫士”,
把人民当成选票,
把生命视为儿戏,
在那里,
消毒液被赋予可饮的“神奇"功效,
而口罩却被党争绑架,
政治私利泯灭了科技和常识。
感染者,
从一千万,
到两千万,
再到三千万……
被疫情夺去的生命正向六十万进逼……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为什么中国率先治服瘟神,
并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创造唯一正增长的奇迹?!
答案写在,
中南海不夜的轩窗;
白衣战士一道道深深的压痕上;
火神山夜以继日的施工现场;
援鄂“胖妞”的机舱;
答案就是,
世卫使者看到武汉“万家灯火”时的无限感慨,
以及发自内心的景仰;
十四亿人一张张充满甜蜜微笑的脸庞!
可上 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曾几何时,
人民领袖的畅想,
已不再是国人的奢望。
当我们积贫积弱的时候,
西方列强投来的是鄙视的目光,
骂我们是东亚病夫,
侵略的铁蹄多少次蹂躏我们的山河土疆。
当我们日益强大的时候,
它们嫉妒、焦虑,
害怕天上再升起一个新的太阳。
打压围堵,
离间分裂,
暗箭明枪,
妄图把五星红旗的颜色改变,
妄图把劈波向前的中国巨轮,
拖回一百多年前的大洋。
辛丑可以轮回,
但历史车轮不会倒转。
帝国主义打不倒我们,
因为我们有一条贯穿党史的主线。
只要我们沿着这条主线走下去,
无论风多大,
浪多高,
礁多险,
我们都会乘风破浪,
安然向前。
只要沿着这条主线走下去,
我们就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国力日升,
不断翻番,
不用多久,
全面超越强权。
我们就会强大到令强霸胆寒,
那时候,
我们跺一跺脚,
地球那边就会打颤!
什么断供封喉,
什么颜色革命,
什么霸凌霸权,
统统抛进历史的垃圾站!
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中国的航船必将乘风破浪,
驶向理想的彼岸,
鲜艳的五星红旗必将在大江南北,
飘扬,
直到永远!
您或许在关注这条主线的答案,
它就是:
始终依靠人民,
初心不变———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我们党最宝贵的党产。
依靠人民,
就要发自内心地热爱人民,
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
更不允许做戏表演。
因为,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会判断你的一行一言,
即使你投向人民群众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
也逃脱不了人民对你内心深处的判断。
就要真正了解人民,
莫道同吃同住同劳动已经过时,
它或许是一条值得永远遵循的经验。
一个根本不懂人民的人,
要让人民满意,
只不过是天方夜谭!
就要正真做到一切为了人民,
张思德,
焦裕禄,
毛委员……
不论职位高低,
只要尽心竭力,
捧肝献胆,
就会感动人民,
感动上天!
望来路,
史辉煌,
永不忘。
望去路,
严治党,
谱新章,
前景美,
江山长。
必将是,
一程赛一程,
辉煌更辉煌!
作者简介:张连臣,男,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退休干部,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曲艺等体裁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