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病断想
邓连朝
老母亲已经八十有三了,过去在影视上听到家有八十岁老母亲及秦琼为母亲做八十大寿感到很遥远,没想到今天轮到了自己身上。过去听别人如何如何为母亲尽孝,现在也到了自己头上了。
老母亲身体总起来说,还是不错的,尽管八十三了,生活依然能够自理,可谓我们这些儿女的福分。但是母亲一只眼视网膜脱落,心脏肥大,血糖略高,身体健康有着不小隐患。这次说是心口疼,其实是腰身右部及以上包括右背部疼痛近十天引起的。据医生诊断可能是胆结石或者阑尾炎,昨天一整天的检查结果是胆囊有点炎症,今天还要检查结肠镜,不知道结果如何,实在令人忧虑!
老母亲毕竟已经八十多了,抗病能力已经下降,别看生活能够自理,但是架不住病魔缠身,但愿这次检查能够平安无事。母亲老人家还盼着我们为她做九十大寿呢,现在还有七年多,可谓生命的关键期。当然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期,能不能尽孝,能不能实打实地尽孝,能不能坚持不懈地尽孝,对我们姊妹五个而言都是一个考验。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小家的一摊子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因此能不能真正拿出行动来伺候老人,始终不渝、无怨无悔地尽孝心确实是一个严峻考验。想想当年,父母生养我们姊妹五个,把我们一个个拉扯大不容易。万一母亲真病倒了,轮流伺候,要么都到母亲的居所去伺候,要么该谁伺候就把老人接到谁家里去,只是母亲将被迫居无定所,到处流浪,每思及此,心里很难受。
据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处境大都不理想,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子女养老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于是一些人就提出了社会养老,而现实情况是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家里都不富裕,而且孩子之间经济条件不一样,涉及到掏钱的事,往往矛盾重重。即便勉强解决了费用问题,但是现在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实在不可恭维:一旦老人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了,养老院还是通知老人的子女来伺候,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实在不是上策。最重要的是,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村里舆论受不了。
我们这一代人兄弟姊妹多,伺候老人好赖还不算事。但是到了我们老的时候,孩子都远走高飞了,即便养老院再不好,我们也只能进养老院了。想想若干年后,我也像今天的老母亲一样老态龙钟,连上下楼梯也需要人搀扶着,心里更不是味。生老病死虽然是自然之理,但是对没有死亡之前的那段时间的孤独无助,还是感到担忧。老我老以及天下人之老,安度晚年可谓一个活生生的社会重大问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养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为此我们应该着力发展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事业,把老有所养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人都能解除后顾之忧。做到这点,我们应做如下努力
第一,加大培养护理人员,不断增强他们的尊老敬老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成为老人及家属信得过的养老院服务人员
第二,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让老人不断增强自理能力,提高抗病能力。
第三,办好老年大学、养老中心,组织老年人互助养老,力求做到老有所乐。
第四,提高老年人福利待遇,让他们养得起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将是我们今后着力发展的重要事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赢得人民拥护!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自身做起,积极投身尊老敬老的孝心工程,办好夕阳红事业吧!
2021年5月2日中午于县医院

作者简介
邓连朝,河北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邢台市读书达人,邢台市邓连朝创新工作室创始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教师。目前正在致力于打造自信教育和家庭教育。临西县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92年小说《队长》荣获第二届华夏青少年写作大奖赛优秀奖。2017年8月13日以来《父亲您走好》等五篇文章发表在《牛城晚报》。在《邢台教研》《邢台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拉萨教育》《河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恭喜《命运(外三首)》被自然置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