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女人和酒
邓连朝
欣赏着婉约派的诗词,陶冶着豪放派文人墨客的情怀,体会着现实主义的忧国忧民,放大着浪漫主义的天马行空。从文字里走出一个个窈窕淑女,从文章里飘出“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缕缕酒香。文学女人和酒,规划了士大夫人生轨迹,文学女人和酒形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境。
从氏族公社的女人造型陶器,到诗经里的描写女人的作品,都给人以美妙享受。尤其在男权社会文化产物的诗经里,据统计其中所描写的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占总数305篇的三分之一笔墨。诗经里女子的唯美外表,包括面部的直观美感、形体的健硕之美、逼真的姿态之美,女子的爱情,女子的圣洁品格构成了星月交辉的文学版难忘今宵。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四大美女留下了多少文学作品。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干脆混迹于青楼,与歌姬美女打成一片,从而开婉约派诗词之先河。如果说以上都是直接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女性之美,那么屈原李白苏东坡等人则是借助对女人的爱慕来表达政治抱负,更是妙笔生花。那种“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美人如月隔云端”的患得患失,那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羽扇纶巾。”的意气风发……无独有偶,外国的文学同样也与女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到今的外国文学中女性形象和女性观的演变,远到荷马史诗、圣经,近至杜拉斯、温特森,文学经典塑造的女性形象,影响人们的性别意识,塑造身份认同和社会观念。展现丰富多彩的女性文学形象;探幽发微,细察文学镜像中的世道人心。女性命运是人类文明的风向标,也是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人生课题。对女性的关怀是当代社会热点,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亮点和题材源泉,从其中不仅能看出作家和作品的特点,也能折射出时代观念的变迁。东西方外国文学,荷马史诗、口头文学,到经典作家、新锐作家的代表作中文学史上典型的女性形象,形象背后的女性观和女性心理,文学中丰富的女性博物馆。
文学和女人,犹如男人和女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性的美丽圣洁温柔大方激发了文人墨客的灵感,女性的青睐赞扬唤起了青年才俊的创作热情。女人的关怀体贴,让落魄文人找到家的感觉,从而使他们厚积薄发或者井喷式的佳作不断……女人让文人更加多情,女人让作家更加多产。文学离不开女人,文学不能没有女人。
文学离不开女人,同样也离不开酒。所谓酒色,当然既有女人也有酒了。酒壮怂人胆,酒也让文人墨客“斗酒诗百篇”的诗兴大发。酒使男人雄起,酒使文人豪放不羁。“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那是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是李白的“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须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那是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那是“生死之交一碗酒”那是“临走喝师妈的一碗酒”。那种月下独酌的心境,那种酩酊大醉那种酒不醉人人自醉,那种把酒问青天的高深莫测……
饮食男女,无酒不成席。酒在诗词里留恋忘返,酒在小说里刻画人物形象,烘托环境,让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酒在戏剧里加强了矛盾冲突,高潮迭起,妙趣横生,酒在散文里形散而神不散。酒让生活文学化,酒也揭开了文人雅士的神秘面纱。
酒和女人走进了文人的内心世界,演绎着精彩的人生,描摹着社会横断面。酒和女人搭建了文学艺术的舞台,放大着精彩纷呈,展现着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

作者简介
邓连朝,河北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邢台市读书达人,邢台市邓连朝创新工作室创始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教师。目前正在致力于打造自信教育和家庭教育。临西县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92年小说《队长》荣获第二届华夏青少年写作大奖赛优秀奖。2017年8月13日以来《父亲您走好》等五篇文章发表在《牛城晚报》。在《邢台教研》《邢台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拉萨教育》《河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编辑简介:向日葵云雨,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咏娃》编辑;《剑鸿的诗意人生》编辑;《可爱池塘草》编辑;《雪域阳春文苑》专栏诗人,宣传部长;《凤凰诗社西北诗社》副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