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援疆助农大型直播活动通过吐鲁番农产品展示、品尝品鉴和产地直播,大力宣传吐鲁番现代农业发展成就,搭建疆内外企业与直播平台、营销企业的购销合作平台,推介吐鲁番哈密瓜“绿色、营养、美味、健康”的品牌形象,加快了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提升哈密瓜等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为农业持续丰产增收夯实基础。

本次活动共有40余家疆内外企业积极参与,并特邀抖音乡村美食头部主播“湘野红姐”、株洲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直播株洲”团队现场直播助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互通共赢。鲜果品尝区主要有西洲密25号、西洲密17号、黄醉仙、黄皮、金蜜、冰糖雪梨等哈密瓜以及设施大棚种植的杏、桑等;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展示产品有葡萄干、葡萄酒、馕等30多个品种。

吐鲁番市地处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是以西甜瓜、葡萄等特色农业为主的灌溉农业区,自然及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属典型的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夏季炎热,极端高温达47.8℃,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年均降水量16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无霜期长达280-300天,太阳能年辐射量每平方米达5200-5900兆焦。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为发展特色瓜果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孕育出了闻名中外的哈密瓜和无核白葡萄,是闻名遐迩的“瓜果之乡”。

近年来,吐鲁番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狠抓标准化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葡萄、哈密瓜、红枣等特色农作物,促进吐鲁番市特色农产品销售,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当地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全面普及,保障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一、是狠抓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哈密瓜、葡萄、设施大棚蔬果等农作物指挥田、示范田为依托,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了蔬菜、哈密瓜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基地达51.2万亩。

二、是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强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葡萄、哈密瓜、设施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品牌经济,形成了楼兰、驼铃、火洲游记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吐鲁番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份额。目前,已创建国家驰名商标1个,新疆著名商标13个,新疆农业名牌产品13个。6个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8个,绿色食品认证30个,有机食品认证14个。高昌区哈密瓜种植基地被农业部首批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吐鲁番葡萄”被评选为影响力强、成长性好的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是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项目、政策等方面倾斜,鼓励企业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快改进生产工艺、扩大企业加工规模,精心扶持涉农企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销售收入亿元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高昌区为主的葡萄干精深加工业,以鄯善县、高昌区为主的葡萄酒加工业,以鄯善县为主的哈密瓜精深加工业为主加工业的格局。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断的提升,已形成10万吨葡萄酒、5万吨精加工葡萄干、1.5万吨哈密瓜、1万吨红枣的加工能力。

四、是积极开拓区内外市场。我市始终将农产品市场开拓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实施“三步走”市场开拓战略,在哈密瓜、葡萄、葡萄干上市期,举办“开园仪式”“干果交易会”邀请全国各地批发商、经销商参加,进行对接、洽谈。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自治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农展会、对接会,不断地开拓市场,增加销售渠道。

目前,我市农产品已销往华东、华南、华北、东北等各大城市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5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