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岸组诗《感恩,生出许多小颗粒》
《》荒土
穿过空气的尘可以忽略
浮在水面的萍可以忽略
攀岩的凌霄花也可以忽略
安心,守着界上二亩半荒土
一边种桃树,避邪
一边种竹林,雅静
剩下半亩种诗歌
生出许多小颗粒
洋洋洒洒还给云雾和雨露
还给阳光与月色
还给春夏秋冬
《》小桥流水和妈妈
桥下青石板上的流水
把光阴都流进了大海
还在流
都流空了妈妈的身体
我想它流慢点,再慢点
最好站在那儿帮我留住母亲
别人家的烟囱都分批下岗了
只有妈妈家的还固执的冒着一缕缕青烟
是担心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吧
烧好我的饭菜
妈妈依旧规规矩矩摆在桌上
以至于我也不好狼吞虎咽
妈妈习惯把我当客,其实
是我习惯享受妈妈的味道
那只麻雀不等妈妈打扫完晒场
就来了
它陪妈妈比我多
声音比妈妈还轻
轻的让人心疼
疼的不忍赶它走
怕它一走啊
会掉进别人的陷阱
想起那时候
樟树后面,杨树后面
一双双用弹弓瞄准的眼睛
犀利又贪婪,其实
它是不会走的
就是赶,也赶不走哪怕饿着,冻着
《》冬至
没有雪的冬还是至了
阳气婴儿般破土钻出大地的子宫
微信群里传来朋友的父亲走了,驾鹤西去
我那不由自主的手指即兴写给母亲一首小诗
有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
唱着唱着小草就变成了绿宝
有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四十多年
那是母亲布满硬茧的双手
有一种爱无以为报
始终燃烧着伟大的火焰
此刻,我像一只蜷曲的蚯蚓躲在被子里
电话那头轻轻传来熟悉的声音
早上不舍热被窝,夜间不舍热火坑
我想说,女儿也舍不得这首没写完的诗
一首永远都写不完的诗啊
《》母亲
母亲来了
带着大包小包
穿着几年前我买的那双鞋
还很新
宽衣细裤的母亲
看上去更加矮小
七月,很热
母亲穿着袜子
我蹲下摸摸她的脚
有点凉
母亲看到我笑的很欣慰
可我还是感到一丝悲凉
坐到我对面七大叔八大姑
没说一会儿闭眼睡着了
两尺的距离
我清楚的琢磨着
她脸上每条皱纹里的坎坷
霜白的头上
几根倔强的黑发
诉说着母亲的艰辛
母亲走了
背影有些佝偻
不是夕阳照偏了轮廓
而是母亲把爱堆在背上
堆成了山
…………
《》亲情
弟弟来了,带着爸爸和妈妈
还有陪伴了他十五年的轮椅
偶尔,我会想念未曾谋面
仅来人世间三年的姐姐
偶尔,我会埋怨上帝犯错
偶尔,我会羡慕人家的手足亲情
偶尔,我会自责把娘家人的福气都霸占完了
妈妈说,姐姐一吸奶,她就疼的要命
弟弟到摇篮里睡到四五岁才肯上床
原来她不是妈妈的孩子
原来他害怕上床了就起不来
爸爸说,只有我是泥巴做的
如今,泥长大,长成人了
和着你,和着我,和着我的亲人
汽车的尾烟
给我留下些许惆怅与痛楚
弟弟走了
还有我的爸妈
和他的轮椅
都走了
《》心绪乔迁
水往低处流,我往高处走
那一年,乍到初来,三间瓦屋
杉木的纹理刻进桌椅板凳
也刻进我的年华,打眼一望
除了满脸哮喘又温善的婆婆,其他
似乎都沾着娘家的气息
一个寅卯的金秋
噼里啪啦的欢喜
把我从梦中带到现实
碎了一地的笑声
在两层小洋楼里
被勤劳和节俭捧起
时过境迁
物换星移
又一个梦里
一个子丑的寒腊
将我从故乡挪到异地
喜新恋旧是不变的情怀
见异思迁人之秉性,美好
总在记忆里泛滥
淹没的不是往事
而是门前月光
和这满桌的喜庆
娘啊!娘……
一声娘亲
喊痛了大地
喊醒了苍天
却无法喊回母亲的命运
电话那头依旧轻声细语
我的脑海依旧描绘相同的画面
这个季节,母亲手上的弯刀
正和油菜窃窃私语
锈呦!汗呦!弯腰的美呦!
都钻进那一粒粒菜籽
喂养我的童年,青年……
母亲的词典里没有青黄不接
没有绝望的哭喊
没有割断的炊烟
只有神圣的血与崇高的汗
无时不在奔泻爱的湍流
她自己却浑然不觉
总是轻声细语
您能不能跟上天请个假呢?
……
作者简介
玉岸,原名青青二宝,女,本名罗玉岸,任教多年,现终日呵护奇花异卉,兼用花语写诗语。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张家界诗歌学会会员。非凡中国艺术社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