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母恩
文/高宏云(辽宁)
双休日从老家回来,母亲踉跄着走到近前,牵着我的衣角,泪眼婆娑,一脸的不舍。“云儿啊,还啥时来看妈!”话音未落,已是泪流满面,哽咽抽搐。“五一节吧,我来接您去住几天。”母亲拼命的点头,污浊的眼泪顺着多皱的眼角无声的滑落。
我赶忙转过身,登上汽车。心似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酸酸的,涩涩的,眼里有热热的东西袭来,我努力咬住嘴唇,克制自己喷薄欲出的泪水。望着母亲日渐远去的身影和不停挥动的手臂。我分明感到母亲心底的那份孤独,那份悲凉。母亲老了,对女儿的那份眷恋近乎有些孩子气。

曾几何时,母亲多刚强的一个人呀!抚育三个儿女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都非易事,对体弱多病的母亲,其艰难更是可想而知。但母亲从不轻易言败。什么事都独立支撑,瘦小的身躯好似有用不完的超能量,在我们面前总是笑靥如花,从容自若的样子。那时母亲是我们挡风的墙,遮雨的伞是我们穷苦岁月当中的开心的钥匙。几十年的风雨人生,刚强的母亲很少流泪。记忆中有那么两次母亲流泪了。一是大弟得肺炎,昏迷好长时间。二是我出嫁,当时缺心少肺的我急匆匆想把自己嫁掉。甚至没有离别的泪水。母亲一旁静静的为我打理一切。后来听表嫂说我走后,母亲哭的一发不可收拾。
妈其实很不幸。小时成绩一向优秀的她,由于贫困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影响,被外公的一顿棒子结束了她的学业,也结束了她原本该另样的人生。屋漏又逢连夜雨,失学已使倔强的母亲很伤感,偏偏雪上加霜,上天又让她重病一场。尽管多方医治,终于没有痊愈。母亲酷爱读书,自己愿望破灭了,就把全部的愿望寄托在儿女身上。记得我读高三时,由于心理压力过大,高考时落榜了。当时家里相当拮据,亲人们都劝我别复读了,连一向开明的父亲对我都灰心了。但母亲说,不能让我重蹈她的覆辙,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鼓励我。伴着她殷殷的关怀,我终于圆了母亲多年的梦,考上了大学 。听到这个消息,还在挂点滴的母亲毅然拔掉针管,支撑着病体,到厨房为女儿做荷包蛋。我有些写不下去了,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同事惊异地望着我,我才感觉自己的忘情。

毕业后,成家了,扪心自问,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们甚至都很吝啬说“妈妈,我爱你”。其实母亲要求儿女的甚少,哪怕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句贴心的话语,都是莫大的慰藉。我们总觉岁月还长,总说以后一定怎样怎样… 在我们还在轻许诺言的时候,一转眼发现母亲已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母亲还有多少时日需要你的陪伴,不要等在梦中拜会母亲时,充盈心间的是挥之不去的遗憾。
愿普天下的儿女都来关爱孝敬生你养你的娘亲!
2021.4.28

作者简介:高宏云,女,辽宁省大石桥市人,中学语文教师,大石桥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