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那些事
文/郭泉冬
记得那是一九七七年下半年的一件事。当时,我还是坦克七连的战士。看到一起入伍,甚至比自己晚入伍的战友都提了干,心里特别着急。跟自己同年入伍的马政敏提了排长,比自己晚入伍的张春峰也提了排长,自己仍然是个车长。农村入伍的战士,都想通过入伍这条路找个出路,提干就是最简单的捷径。
入伍前,自己是个高中毕生生,字写的还端正。那时团里还没有股,管干部的杨干事一人管全团干部任免,特别忙,看我人还老实,字写的还不错,就经常找我帮他抄全团的干部花名册和一些有关干部任免的材料。时间长了,他对我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对一些干部的任免,也多少知道一些。
后来,团里设股,我连的指导员徐继发要到团里军需股任股长的信息,就是我最早透露给徐指导员的。国家恢复终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为了照顾部队适龄考生,也给部队一部分考试名额。沈装的坦克三师,给了十四名参加考试的名额,十二团分到两名,一文一理。管干部的杨干事分管此事。一开始,杨干事确定的报考人员一是王功翥,另一位是小车班的一位司机。司机的名记不清了。小车班的司机自忖考上的机会不大,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这时,杨干事想到了我,把另一个报考名额给了我。在分配谁考文科院校,谁考理科院校时,考虑到王功翥文理兼备,我偏重于文科的实际情况,最后确定,王功翥报考理科院校,我报考文科院校。当时,王功翥已经提干,也是我们同年入伍中的佼佼者。我知道,王功翥文科也特别好,可能考文科院校希望更大,但为了成全我,他没有和我争考文科院校的机会,如果他跟我争,我肯定争不过他。部队获得有一部分人可以参加高考的信息时问较晚,距考试时间仅半个月时间。师里把确定的十四个人召集到一起,请了老师辅导。这么短的时间,老师也不知道都导哪些内容,辅导的效果并不好。考试是在沈阳的三十八中。这一年高考,是各省出题,这也是高考史上的一大奇迹吧。我们当时复习的是吉林的考试材料,考的却是辽宁的考题。语文试卷中,作文题有两道,任选其一。我选的作文题是《沸腾的生活》。还有一题是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夫夷以近,则遊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韭有志者不能至也“。上学后,知道这是王安石的《遊褒禅记》中的一段。当年的考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竞译成姐夫和小姨子不能太亲近云云,用出不少笑话。考试一共考五科,算四科成绩,历史、地理算一科。考生是地方考生与部队考生混坐,考试进行到一半,考生也剩下了一半。那是答题不好的考生,后几科就不参加了。我的理科特别不好,复习时也没怎么复习,几乎没怎么得分,但由于文科没怎丢分,把理和个“坑”也填平了。有一个小插曲,现在看来特别可笑。考语文时,为了占回去的大客车一个好座位,答完题就交了卷,在车上坐了十多分钟。
等待发榜的那一段时间,实在难熬,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也不过分。有一天上午,政治处杨干事给连里打电话,说有我的录取通知书,要我到团政治处。急三火四赶到政治处,看到的是辽宁大学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手捧着录取通知书,内心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杨干事告诉我,全师十四位考生有两位考上了大学:我考上了辽宁大学,九团的一位考生考上了辽宁师范学院。可以说,两张通知书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一张是入伍通知书,一张是大学入学通知书。那个年代,跨进大学校门,接受高等教育,是年青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我有幸成为幸运儿。多年以后才知道,全国参加七七年高考的考生有570万,录取了27万,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五。关于七七年高考的情况,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有全面。真实的描述。
在上学之前,团政治处主任杨玉桐找到我,和我有一次深入的交谈。杨主任交待我,要格外珍惜,把握好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熟悉杨主任的人都知道,他这人是烟不离手,烟不离口。也许是激动,也许是为了表示亲近,我管他要了一支烟,陪他抽了起来。
多少年后,回忆当年的高考,曾写了一首诗,摘录如下:
洞中仙•忆高考
文/郭全东
细柳经年,
遥望故乡远,
颃石淬火流星点。
弱躯干,
渐成穹枝伟岸。
坎坷路,
修这终点不见。
机制新转换,
迎艳阳天,
科举选才调重弹。
丁巳寒气重,
春光乍现。
经得起,
糊名试卷。
梦醒时,
难阻光阴转,
金榜题名日,
换了人间。
参加高考的往事,过去了四十多年了,其间的人和事,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人这一生所经历的,有的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忘却,有的会永远留在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弥足珍贵。有些事情,成全了别人,也就成就了自己。
在高考这件事上,第一要感恩的是杨干事,是他让我报了名,有了参加高考的机会。第二要感恩的是王功翥,他把考文科院校的机会让给了我。第三要感思的是杨玉桐主任,上学之前推心置腹的交谈,让我终生难忘。





【作者简介】郭全东 男,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呼兰河南岸的一个村落。高中毕业投笔从戎。1977年末考入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空军第三飞行学院任教。转业到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工作至退休。

特约编辑:浓情黑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