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论主官
文/李太忠
主官队伍建设,不管是在军队或地方,都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配好一对主官,后进马上变先进,配错一对主官,再好的单位也会很快垮下来。“主官强,单位兴”,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什么样的主官才是好主官呢?以我当主官和考察主官的经验,主官队伍可分为四个档次:
脑勤腿勤的主官为第一流的主官。脑勤就主意出的好,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上级指示和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提出有特色,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建设发展措施。腿勤就善抓落实,不但能出好主意,还能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抓落实,能把好主意转化成建设和发展的成果。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主官很少。一旦两条都具备,在政治生态不恶化的情况下,他们在军队都能走到军以上领导干部,在地方都能走到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具备此种素质的主官,建国前的毛泽东主席堪称典范。
脑勤腿懒为第二流的主官。这类主官脑子特勤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结合,能出好主意,但缺陷是腿比较懒,主意出好了,但不善于抓落实,靠会议,文件,电话指导。这类主官如果善用机关和副职,则可以有效克服自已腿懒的缺陷,也可以为本单位创造出第一等的工作成绩。这类主官的典型代表是林彪元帅。林的主意出的很好,战役筹划很精明,也很善于总结经验,如在东北期间总结的“六大战术原则”,何其精炼,何其实用!但相对于脑勤的腿勤要求相比,林彪的腿勤就弱了一点,但他善用参谋长刘亚楼和付职们,又有一个好政委罗荣桓为他分担抓落实的责任,才有了林彪在东北的辉煌战绩。
腿勤脑懒是第三流主官。这类主官腿很勤快,但不善于学习,不动脑子,不会结合,出不了好主意。但跟风跟的紧,上级要求什么就抓什么,上级提倡什么就紧跟什么,打乱仗,瞎指挥,不会关阀分流,不会合并同类项,只会照抄照转,是典型的“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这种主官积极性越高,部队就越乱,事故案件就会屡禁不止。是属于那种“主官无能,累死三军”的货色。若遇到这类主官,部属们就该倒楣了,既不能学到真本事,还要累的贼死。很多单位的忙乱现象就是此类主官造成的。带兵,首先要带思想,要靠思想凝聚人心,没有思想的主官必定是平庸的不称职的主官。如果这类主官的搭档很强,则可以弥补其缺陷,单位建设还不至发生大的问题。如果另一个主官也很弱,控制不了全局,这个单位就会祸事连连,上级党委必须果断换人,让放心的人到不放心的单位去当主官,是一条十分有效的用人经验。
脑懒腿懒为第四流主官。脑懒出不了主意,腿懒抓不好落实。按道理这类人就当不了主官,就不能当主官。但由于党内腐败的原因,前些年也用了一些这样的主官,这是单位的悲哀,部属们的悲哀,用人导向的悲哀。任用这些人当主官,不是造福一方,而是祸害一方。
我把主官队伍分成了四种类型,简单明了,易于对照。你是哪种类型的主官呢?你们单位的主官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主官呢?

二、论副职
文/李太忠
写了“论主官”的帖子后,又有部下们在微信上留言,让我谈一谈如何才能当一名好副职?根据我任付职和当主官时对付职们的要求,一个称职的优秀的付职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越权。副职们一定不能越权,要严守自己的政治边界,既不能越主官的权,也不能越同级副职们的权,还不能越部门领导的权,而是要在自己分管的工作内辛勤耕耘,千万不要“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就是对於自己分管的工作,也不能搞“独立王国”,要经常向主官汇报自已的工作落实情况,及时聆听主官对分管工作的指示,并创造性的抓好落实。
二是不偷懒。现在越权的副职不多,但偷懒的副职不少。因为副职们最容易偷懒。当主官交给副职某一项工作时,偷懒的副职在受领任务之后,转手就卖给了机关,就卖给了下属,是一个典型的“二道贩子”,手中始终没有一件具体工作。该亲历亲为的事情也甩给别人,自己躲在一边享清闲。尤其对於一些敏感事情,得罪人的事情,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一付好好先生的面孔,偷懒的付职主官一定不喜欢,机关一定有意见,部属们一定看不惯,久而久之就威信扫地,孤家寡人。
三是不是非。副职们都有一个共同心理,都希望主官们闹不团结,因为只有两个主官闹不团结,大权才能旁落副职,副职们才能处于当裁判的角色。基于这一点,副职们最容易在两个主官之间搬弄是非,制造矛盾。好的副职一定是要维护两个主官的权威,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少做添油加醋的工作,要做两个主官之间的润滑剂,不做两个主官之间的煽风点火人。只有两个主官之间团结了,副职们才能有好的前途和出路。两个主官在上级主官面前一起推荐你,总比一个推荐一个抹黑你有力量,这就是命运共同体的道理,我们一些副职不懂这个道理,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败走麦城的。
四是不滑头。主官最讨厌耍滑头的副职,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好事削尖脑袋向前挤,有难事或得罪人的事就拼命向后缩,在无法缩的情况下就把责任推给主官们。如干部转业,主官让副职找转业干部谈话,遇到对转业有抵触情绪的人,就会把责任推到主官身上,“我还是不想让你走的,是主官非让你走不行",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一个好副职,一定要为主官吹喇叭抬轿子,关键时刻还要为主官唱黑脸挡子弹,你为主官付出的越多,主官才能越信任你,才能不遗余力的在上级领导面前为你说好话,推荐你。我们有的副职不职明,有犯上的毛病,总想通过各种手段挤走主官,从而实现取而代之的野心。有这种想法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不能成功的,既使有个别成功了,也会落个思想品德不好的评价。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维护主官,帮助主官,使主官高升后顺利接班,既使接不了本单位主官的班,也会被主官推荐到其它单位去任职。
不越权,不偷懒,不是非,不滑头,就一定能当一个被上下左右认可的好副职。

【作者简介】李太忠,1950年出生,河南孟州人,少将军衔。历任某红军师政委,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等职。在担任金刚钻团政委时,带领全团赴老山参战,在历时一年半的作战中,全团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也荣立二等战功一次,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著有“来自实践的带兵之道”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漫谈”两本书,共约80多万字,被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深受各级带兵人的喜爱。曾被国防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曾两次入国防大学学习深造,一次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