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自治区召开大会,表彰救助救治和田断臂男孩先进模范,被表彰者之一董先杰,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董先杰是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第五批南疆学前教育支教队副队长。

(董先杰支教工作中)
4月30日晚,董先杰来到和田机场,准备乘坐当天最后一班飞机回乌鲁木齐,他就要和心爱的女孩领结婚证了,想到这,一天的疲惫瞬间消失殆尽。
飞机准时滑出机位,为起飞做最后的准备。就在这时机舱响起了清脆、略带焦急的广播声:“尊敬的各位旅客,接地面通知,有一位旅客需要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救治。飞机现在需要滑回停机位,感谢您的配合。”
不到十分钟,两名神情焦灼的旅客托抱着一名儿童上了飞机,小心翼翼地将孩子平放在离董先杰二三米的三排座位上,不停的在和孩子说着什么。一名乘务人员接过两个输液瓶高举在空中。眼看飞机就要起飞了,可乘务人员还在高高举着输液瓶,不知该如何挂起来。

(董先杰与乘务员交流孩子病情和护理相关注意事项)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董先杰立即解开安全带,径直走了过去,问:“有绳子吗?”拿着乘务员递来的绳子,他熟练地将绳子穿过客航隔板与客舱顶部之间的空隙,再穿上两个输液瓶挂环,把输液瓶稳稳地挂在空中。乘务人员急忙追问:“您是医生还是护士,可否帮助看护患儿?”董先杰肯定的回答:“我可以。”
董先杰现在是自治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的一名干部。出生长在山东的他非常好学,2001以优异的成绩,从山东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祖国边疆去工作,为了援疆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医。
在部队他因工作成绩突出,一年内就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作岗位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
2006年他成为新疆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研究生,从医15年。具有一定从医经验的董先杰,俯下身子仔细观察患儿,发现患儿眼睛有神,意识清醒,精神正常。用手轻触摸孩子脚部,温度正常。征得患儿家属同意后,他仔细查阅诊断说明书。“右上肢离断伤”,患儿只有7岁,董先杰心里咯噔一下,心痛的感觉弥散至全身。他急忙问道:“这是急诊手术啊,有时间限制!医院联系好了没?”翻译回答,已联系好了自治区中医医院。肯定的回答让董先杰稍稍松了一口气。
经验告诉董先杰,在没有进入手术室前,既不能让患儿烦燥影响断肢伤口,又不能让患儿昏睡,影响之后的手术,这就要求根据患儿的精神状态随调整输液速度。董先杰一手持输液器,避免针头移位。一手感知患儿体温,测量脉搏,调整输液速度,保证患儿能以比较清醒的状态安全抵达乌鲁木齐。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董先杰全神贯注观察着孩子,一个姿势坚持了近100分钟。

(董先杰与乘务人员、孩子亲人一起护送孩子下飞机)
5月1号凌晨1时36分,航班顺利抵达乌鲁木齐机场。董先杰低头看了看表,抬头看到救护车身影的那一瞬间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他知道护送成功了。
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黎立表示,专业医护人员在飞机上指导病患求助、监控病情、安抚病患情绪尤为重要,对病患生命体征保持平稳起到很大作用,为后续治疗工作打下了基础。
以下是董先杰在平时在工作工位上的片段: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董先杰左一)


(他在支教工作中任劳任怨)

5月7日,董先杰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我们为这对新人送去祝福:“幸福美满”。
编 辑:周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