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唐代即以工笔形态为主的花鸟画正式独立成科,与人物画、山水画三足鼎立,并产生了顾恺之、曹霸、韩幹等诸多大家。宋元时期,宋徽宗赵佶、沈周、陈淳、徐渭等各领风骚;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朱宣咸、关山月等大师,亦更是引领时代潮流,独成高峰。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之一,逐渐形成了文思、诗情全面综合并注重艺术学养的文脉传统,重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传神。笔墨当随时代,当下花鸟画更多呈现的是艺术的自我和对笔墨新质的追求,承载的是现代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和精神理念。在具体创作上,当代花鸟画坛可谓百花齐放,在写真方面引入了西方写实绘画的技法,在写意方面与表现主义遥相呼应,在花鸟格物方面又与存在性和当下性悄然暗合。进入新时代的花鸟画家们通过不同的笔墨探索,正呈现出当代花鸟画的盛世芳华。2021形意传神——当代中国花鸟画名家范本六十家学术研究展,将着力遴选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画派的各具代表性的六十位花鸟名家,以代表性的笔墨语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感受创作的精品为范本,激励和引导当下中国花鸟画的创作,讴歌和记录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花鸟画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砥砺前行。
画家简介

周同祥,字家祥,国家一级美术师。1970年生于甘肃武威,现居北京。1994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2009年考入中国国家画院,从师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詹庚西先生,(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两院博导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双年展评委、全国名家书画院评审委员会评审组组长、中国书画家职称及润格审定委员会特聘美术师、黑龙江画院特聘研究院。
中国画《丰硕金秋》、《祥云》、《朝圣》等作品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国国家画院、郭味渠美术馆等国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艺术年表 2011年国画《金秋晚翠》参加中国国家画院毕业创作展, 作品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中国国家画院主办)。
2011年国画《雨林深处》入选中国国家画院师生优秀作品展,作品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中国国家画院主办)。 2011年国画《紫雪》参加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太杯"中法友谊国际书画展,被法国馆永久收藏。
2012年国画作品《雨林深处》入选荆浩杯全国中国画双年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 2012年国画作品《祥云1》入选2012年全国工笔画大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3年国画作品《祥云2》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中国画学会主办)。 2013年中国画作品《诸城印象》获明德-和融全国中国画作品优秀奖(中国画学会主办)。
2013年中国画作品《祥云3》获第二届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大赛优秀奖(中国文联主办)。 2013年中国画作品《祥云3》人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3年中国画作品《朝圣》获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最高奖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3年中国画作品《大兴印象》参加“北京意象”全国绘画优秀作品展并获奖(北京文联主办)。 2014年中国画作品《圣雪》入选精致立场第二届全国现代工笔画大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4年中国画作品《金秋印象》入选“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4年中国画作品《朝圣者》入选“金陵文脉 2014年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4年中国画作品《心愿净土》入选“明德 和融”201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画学会主办) 2014年中国画作品《金秋细语》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河南展区 2014年中国画作品《心愿净土》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 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4年 作品《秋声》特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教学十周年系列成果展花鸟画作品展。
2014年作品《奋飞》特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教学十周年系列成果精粹展。 2014年 中国画作品《祥云5》入选“万年浦江”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作品《祥云6》入选“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作品《祥云7》入选“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作品《祈福》获“美丽新丝路 翰墨定西行”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最高奖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5年作品《高原无尘》入选第二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5年作品《祈盼》入选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5年作品《圣雪》入选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6年作品《等待》入选“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2016”(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6年作品《守望》获“中国精神——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入会资格(中国画)”(中国美术协会主办). 2016年作品《祥云》入选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作品鉴赏

悟于心 求于法
——著名画家周同祥人物、花鸟画创作
钟情于人物画和花鸟画创作
文/武美
受詹庚西、李魁正两位导师的影响,周同祥尤为钟情人物画和花鸟画创作。纵观其作品,多以人物、花鸟为主,用笔劲而不霸,纤而不弱,色艳而不俗,淡而不薄,雅俗共赏,既有传统笔墨功力,又有探索开拓之意。
2015年8月周同祥作品《圣雪》人选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解读周同祥的作品,可以发现其艺术风格大致有三点,一是深厚的传统功底,他青少年时期就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大学本科,常年人体素描练习,使其具备了较强的造型功力。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学习后,在尊重传统水墨创作基础上,他把二者完美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画风。
2012年作品《朝圣》获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最高奖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周同祥对全国美展有着特殊的情结。在他看来,全国美展不仅是美术界选拔、吸纳人才的主要平台,更是美术创作人才的试金石,是美术创作者不断提高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修炼自己的好机会。因此,他从2012年到2016年4年间,他多次参加了美展、国展。

参加美展、国展,犹如打擂台,艺术家不仅要有精湛的绘画技巧,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从中脱颖而出。抱着学习的态度,周同祥积极参加美展、国展,在这过程中,他积极吸收其他画家的优点,取长补短,既积累了经验,创作水平也提高了。

周同祥不仅是出色的艺术家,同时还是优秀的教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的导师,他以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和人生经验,引导学生艺术创作。所谓“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在他的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周同祥以美展、国展创作为契机,向学生教授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创作要点。
正所谓“画如其人”,而性格也决定着画风。在教学过程中,周同祥特别重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会用不同的指导方式。“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是周同祥经常对学生讲的一句话。简单却又充满哲理的一句话,点醒了不少学生。

“画当出己意,模仿堕尘垢。”、“画之所贵存我。”艺术贵在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谈不上继承。在周同祥看来,绘画是展示自己内心的最佳窗口,绘画风格是画家艺术思想主张与独特艺术语言表达的集中体现。因此,他时常鼓励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画风。当然他也强调,要形成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需要在长期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使用“特技”不等于风格;处心积虑地变花样不等于风格。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周同祥以探索为人生乐事,以不断创新为人生追求,他笔下的一幅幅作品无疑是他不断探索的重要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