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温暖我的心
作者:田志顺

2020,新冠横行,华夏儿女逆行坚挺,众志成城。给历史刻骨一刀、给个人铭心记忆的庚子年,让我在逆境中感受到党的春风般的温暖和大海一样的深情。
年初,我去沿海城市过年,无意中发现淋巴结肿大,医院检查良性确定二月初做手术切除。当时人们欢天喜地忙着过春节。突然新冠肺炎肆虐武汉,人们只好宅在家中隔离防疫:口罩隔开病毒,距离隔开风险,良好卫生习惯护卫家园。
这一宅家隔离防护就是数月的严防死守。等我再去医院做手术时,病情已经严重恶化到血液方面。这真是晴天霹雳。一个乡村教师,老人要赡养,孩子在求学,爱人身体差,做过心脏颈椎腰椎手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如今我又摊上这么一挡子事,咨询医生至少要花三十几万,而且用的药又没有纳入医保报销,对于当时的我及家人来说,身心俱疲,失望绝望。病是一座山,钱是一道坎,压力山大,风高浪急。
经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二科专家童秀珍教授检查诊断,她告诉我这种病虽重但还能治,只要放开心情,适当锻炼,注意饮食,至少可以再活三四十年,因为这种病不伤害内脏。文弱清秀名校毕业泰斗级教授的一席话,如春风驱散了湘西乡旮旯儿没有见过世面乡村教师心中的阴霾。让我在摇摇欲坠的悬崖边上看到了穿透夜暗的曙光,走出被大病吓得要命的心理重荷。
经过童教授的精心治疗,本人身体康复很快,并且去掉了心急火燎、肝火旺盛的养身大忌。半年后复查结果显示身体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百分之八十,可喜可叹。治病治根,医德医心。春风,消融冰雪,吹绿大地,送来鸟语花香。
劫后重生精神爽,八月中旬,我迫不及待、一脚千里赶回渴别半年的家乡永顺,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热切关心和大力帮助。党的关怀暖人心。帮我联系专家就诊的党委书记田正富安排我在校史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专职食堂数千师生生活、肩扛抗疫大任的工会主席汪天亮和工会副主席张爱萍,及时帮我整理相关资料,办理大病医疗救助手续。向上级主管部门写申请报告,到永顺医保中心办理发票转换,向州总工会和州医保中心递送材料……这一切看似简单,其实相当繁琐。本来申报按月进行,而我已超过半年、累积达十多次,这更增加了难度,难为了具体操作的张爱萍老师。一张张发票,一页页复印,一项项统计,紧张有序,忙而不乱。而且张老师既要上课,又要忙工会的事,更要照顾家中九十多岁、瘫痪在床的母亲,家里的忙碌可想而知。单就夕阳下,搀着母亲练习走路的身影定格成孝心满满的一道风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更让人难忘的是湘西自治州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异地就医结算科的欧治菲主任。与君未相识,犹如故人亲。年底进行第二次报销,欧主任认真核查我的住院资料,当她发现我的住院医疗费用数额巨大,二次报销费用比较少,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得起,因为我用的主要药物是美国进口的靶向药物,在治疗初期医生就告诉我这些药物没有纳入医保,所以我也就不抱多大希望。但认真负责热心肠的欧主任了解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的疾苦与艰辛,马上通知张爱萍老师上传我的具体用药清单,然后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二科联系,询问治疗方案和具体用药情况。欧主任了解实情后,及时查阅医保相关文件,发现有一种药已经纳入医保,并且马上开始办理。消息传来我惊呆了,电话里向欧主任表示感谢,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一句话春暧花开,展现情怀。寒风中雪花飞舞,我这个从不流泪的男子汉心潮起伏,热泪盈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西风颂》里腊梅绽放。
数字的变化从小到大,这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标点的添加,而是质的飞越,爱的升华。经济条件决定家庭的基础。举手之劳,天壤之别,爱心无价,它磅起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忠诚理念和崇高信仰。
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我很荣幸赶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见证了德艺双馨的童教授、宅心仁厚的欧主任、关心群众的学校领导老师。他们是共产党员,把党的春风洒向冰封的大地,滋润干渴的心田。

作者简介:田志顺,湖南诗歌协会会员,湖南作协教师协会会员,精通英语和日语,高级教师。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团结报等各种刊物网站平台上发表诗歌散文百余篇,参加全国诗歌散文大赛多次获奖,多篇文章入选学习强国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