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移民文化 寻根问祖孝感乡
文/刘文水
(学习交流移民文化 寻根问祖孝感乡——四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汉文化委员会赴麻城考察记)
寻根问祖,勿忘祖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之一。应麻城市孝感乡寻根联络处邀请,四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刘氏宗亲联谊会一行十人,在汉文化委员会主任刘文杰教授带领下,于5月11日赴湖北麻城孝感乡开展了为期5天的移民文化交流和考察活动,旨在加强两地文化互动,帮助四川宗亲寻根问祖。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原副校长(主持工作、正厅级巡视员)刘代银、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崇寿、诗人刘文水、刘汉朝等文化人士参加了此次文化交流活动;3年前曾在麻城顺利寻根的刘文龙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并回老家扫墓祭祖;四川简阳市刘氏“简南堂”家族、眉山市天池塘刘氏宗亲联谊会、都江堰柳街镇刘氏家族等代表抱着寻根问祖的强烈意愿随行前往。
酝酿近两年的赴麻城移民文化考察之旅终于在2021.5.11.成行。
同行诗人刘文水打油诗一组记之:
移民文化研讨之旅
流水/刘文水
(一)
再赴麻城
辛丑初夏阳光艳,
刘氏裔孫举孝廉。
追根溯源寻祖迹,
再赴麻城古孝感。
移民圣地烙心中,
魂牵梦萦数百年。
万水千山何所惧,
心儿早飞举水边!

5月11日考察团集结在成都东站,坐动车D354次列车早晨7:50出发,



大家在车上共进午餐,
(刘文水打油组诗之二)
(二)
喜登和谐号
凌晨打滴赴东站,
弟兄相聚甚是欢。
喜登动车和谐号,
带着希望奔孝感。
欲知我从何处来,
移民圣地寻答案。
孝悌忠信感天地,
吾辈岂可愧祖先?




下午5:40到达麻城北站。
麻城方面派车来接站,入住麻城王朝大酒店。

麻城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刘良焱、麻城博大集团董事长李尧东和副董事长刘自力、孝感乡都村党委副书记刘明西等东道主在孝感乡都度假村,设晚宴并举行文艺晚会,欢迎四川客人。


麻城刘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麻城博大集团副董事长刘自力先生致祝酒辞。

(刘文水打油组诗之三)
(三)
胞哥之情
荆楚大地朝晖映,
川鄂刘裔聚麻城。
杜鹃花开呈笑脸,
星级酒店宴佳宾。
相拥畅谈思亲苦,
胞哥之情忒至深。
涓涓举河长流水,
难书两地万古情。

麻城移民文化研究会会长、博大集团董事长李尧东先生忙完急事,赶来赴宴,李董事长在欢迎晚会上热情洋溢致辞、深刻解读移民文化,感人至深!
李董事长即兴赋诗一首:
举水巫江移民泪,
嵋山西岭肇基人。
孝感乡都萦入梦,
湖广会馆盼寻根。
朝辞天府成都站,
一日千里回麻城。
挥毫放歌抒朗抱,
家人月下共金樽。

李尧东先生解读移民文化的精髓为:“寻根,亲情,传承,复兴!”
湖北省麻城市为县级市。明代麻城辖孝感乡,仙居乡、太平乡、亭川乡。当时的孝感乡管辖现在的歧亭、宋蚌埠、中馆驿、古楼栏南部、黄金条、顺河集南部 。 由民间哈瓦艺术团、孝感社区老年艺术团主演的文艺晚会精彩纷呈。

副会长兼汉文化委员会主任刘文杰发言致谢,阐述了本次考察交流活动的意义,强调此行是四川刘氏第一次有组织地来到麻城,和当地移民文化研究机构积极交流互动,帮助宗亲寻根问祖,同时代表四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汉文化委员会向东道主赠送书画作品。
其中一幅作品由刘文杰赋诗、著名书法家刘崇寿题写:
蜀渝人家半湖广,一脉相承共沧桑。
九州四海遍地刘,川人最忆孝感乡。


并向麻城刘氏宗亲联谊会赠送书法作品;向麻城刘氏宗亲联谊会赠送书法作品,
文杰教授向麻城市移民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尧东先生赠送自己的著作《大新王莽》。



晚餐后,庆祝建党百年的舞蹈,国家级非遗节目采莲船、花挑迎客,麻城地方曲艺等等……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让四川赴麻城考察团感受到浓厚的麻城地方历史文化气息。

开场歌舞《东方红》,


孝感特有的国家级非遗歌舞《彩莲船》和《花挑迎客》,佤族舞,

独唱京剧《海港》选段《老码头》、

反串传统京剧《凤还巢》,独唱瑶族《去麻城》、《神奇的九龙山》、《爱你心口难开》、《激情之夜》,








晚会以歌舞《祝福祖国》谢幕!

(刘文水打油组诗之四)
(四)
欢迎晚会
孝感乡都灯光灿,
主人特备文化餐。
欢迎远道贵客来,
地主之谊人称赞。
戏剧歌舞呈异彩,
逗学说唱俱欢颜。
川麻刘氏情意深,
手足之情动地天。

5月12上午,刘良焱、刘明西会长陪同考察团游览著名的“龟峰山景区”。

(刘文水打油组诗之五)
(五)
游龟峰山
神龟怒吞九太阳,
天帝雷劈留龟山。①
云雾飘渺群峰隐,
干沟万壑奇观现。
苍松劲翠显风华,
绿藤繁茂蔽蓝天。
杜鹃花开笑游人,
漫步其中赛神仙。
注①:龟峰山的传说亦多亦奇,其中一种传说是说龟峰山由一个神龟变成。
传说古代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寸草不生,人畜难存,年轻的神龟被激怒了,就一只气吞下了九个太阳,吓得玉皇大帝急差雷公电母轰击,才保住这一个太阳。雷击神龟变成一块大岩石,形成现在的龟峰山。










下午在中共地下党麻城第一个党支部(1926)纪念馆,著名文史学者刘明西先生介绍麻城地区红色革命历史。

参观完后,在刘良焱、刘明西陪同下,考察团游览了国家级风景区九龙山地质公园。21亿年前一场火山爆发,在这方圆十几平方公里的地域,形成地形地貌栩栩如生的九条龙。在距今1300多年前,地处北纬32度的九龙聚首之风水宝地处建造的“柏子塔”,至今巍然屹立,其塔址选点之精确让人惊叹不已。


(刘文水打油组诗之六)
(六)
九龙朝柏塔①
九龙聚首镇河山,
古塔高耸伫千年。
蒼翠唐柏拥寺庙,
悠悠阎河龙饮泉。
西陵胜景名噪外,
柏子秋荫惊宇环。
风水宝地游人炽,
文人墨客赋诗赞。
注①:距麻城市东北十公里,有一座九龙山,蜿蜒九条山脉,交汇于一地,匍匐于千年柏子塔之下。九龙山上有一座寺庙叫九龙寺,始建于隋唐,寺庙两边的柏树距今已一千三百余年。 柏子塔相传为唐德宗年间虚应禅师所建,蜀楼阁式砖塔,塔平面为正六边形,内有螺旋踏道。每年立秋日午时,塔四周无影,谓“柏子秋荫”,西陵八景之一。西陵,麻城别称。





“湖广填四川,麻城站一半”。5月13日上午,由周馆长陪同,游览“麻城孝感文化公园”。此景区占地面积1471亩,总投资12亿,以移民文化为主线,孝善文化、进士文化、祭祖文化为辅,形成了“一环”、“三轴”、“五区十景”的文化小镇格局。最后参观了孝善楼,考察团随行团员、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陈氏太极第十三代传人刘崇寿在孝善楼挥毫留下墨宝,参观结束后,大家在“孝善楼”大厅合影留念。

(刘文水打油组诗之七)
(七)
移民文化公园
湖北麻城星光灿,
移民公园最耀眼。
孝善文化为核心,
移民科举三轴连。
寻根问祖不辞劳,
大孝至爱遡渊源。
巴蜀儿女有奇志,
不到黄河心不甘。



交流中,考察团一行了解到:麻城市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包括移民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成立了移民文化研究机构,一直扶持和发展姓氏文化组织,开展和川渝地区的移民文化互动,并积极帮助川渝地区移民后裔寻根问祖,每年接待的移民后裔多达三四千人以上。目前,麻城市移民文化研究会正在和上海市图书馆合作,积极筹建数字家谱文献馆。



文杰教授、代银校长等代表对移民文化发表了感言,并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移民文化产业战略发展思路,建议麻城数字家谱文献馆可以作为政府的规划项目来推进。


研讨会结束后,著名书法家崇寿先生现场挥毫题写书法作品,深受当地文化人士的欢迎。




中午麻城博大集团设欢迎午宴。湖北著名民办学校,以“博学达德”、“人皆可以为尧舜”之办学理念,全封闭式管理,适应中低收入阶层的收费标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达7000多人。

(刘文水打油组诗之八)
(八)
博达学校赞
麻城博达一枝花,
民办教育显芳华。
博学达德乃理念,
人皆尧舜重开发。
面向全体谋发展,
注重个性任叱咤。
但使满园桃李艳,
愿化春泥护绿芽。






当晚,我们举行答谢晚宴,麻城市刘氏宗亲联谊会刘良焱会长以及副会长,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鈡世武先生,麻城博大集团董事长李尧东先生,麻城考试院许院长等出席晚宴。

03:59

5月15日,在刘明西宅邸,同行宗亲见证,经过会谱对证、确认签字、跪拜先祖、族人团聚等民间约定俗成环节,同行的大邑刘汉朝、刘琴忠兄弟代表从麻城迁川落籍大邑一分支,认祖归宗仪式,考察团陪同二人参与了本支麻城祭祖仪式。

长期以来,为帮助移民后裔来麻城寻根,麻城市相关机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法。
考察团到达麻城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填写专门的寻根信息表。当地移民文化专家和麻城刘氏宗亲联谊会根据提供的线索,积极为寻根宗亲四处查找。
赴麻城的第三天上午,寻根的喜讯从天而降!根据诗人刘汉朝(笔名“清泉”)、都江堰市古建设专家刘琴忠两兄弟提供的寻根线索,都江堰柳街镇刘氏家族的根竟然就和帮助寻根的刘明西会长恰好是同一个家族——麻城孝感乡刘氏世高公后裔,这真是无巧不成书,让全体考察团成员感到格外惊喜!

5月14日,迎来了此次寻根问祖活动的高潮。考察团全体成员陪同汉朝、琴忠前往麻城郊外的七里岗社区(刘明西为社区副书记),参观了社区打造的麻城移民文化长廊。 在刘明西家中,家族联谊会的所有重要成员已经到场,麻城市政协副主席、麻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锦志先生、麻城市移民文化研究会李尧东先生、麻城市政协文史委钟世武主任专门赶到现场,共同见证这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

认祖归宗现场,刘文杰教授和麻城市政协副主席王锦志先生互赠作品。
寻根是一项庄重、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当地刘氏宗亲会会长刘为兵、副会长刘明贵以及四川考察团一行到场,开始了“会谱—确认—叩拜—把酒”的认祖归宗仪式。 “会谱”(即对谱)仪式由明西主持,把双方的资料当众进行仔细分析对比。
会谱过程中,双方对接了迁徙地名、迁徙时间、入川始祖、字辈、始迁地名称,最后由双方同意确认后签字。
四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文杰教授一起参加考证、见证,并在《寻根认定书》上签字。
最后,《寻根认定书》由“麻城市孝感乡寻根联络处”盖章生效。整个过程严谨而庄重。确认完毕,众人陪同汉朝、琴忠一起来到世高公祖墓祭扫。在雷鸣般的鞭炮声中,兄弟两人完成了“叩拜”仪式。
回到明西家中,众人把酒言欢,共同庆祝四川宗亲认祖归宗。

汉朝和琴忠二人和世高公家族联谊会的同宗兄弟们同桌进酒,汉朝激动地说道:我们祖先入川后又从大邑县王泗镇迁到都江堰柳街镇,和麻城孝感乡老家的亲人失联了300多年,如今终于回到了老家!
我们在都江堰的地名叫“七里村”,麻城老家的地名叫“七里岗村”,这中间难道是机缘巧合?此次认祖归宗,也是我们后人对祖先在天之灵的告慰。

汉朝为此次顺利寻根心情激荡,挥笔写下诗词,其中的词文如下:
行香子·岁月芳华
先岁膺图,今岁蹊梦,思重逢鬓已霜浓。虔麻城践,意境千重。應昔年结,昔年别,昔年容。
春红夏绿,芳华芳绰。叹人生行履如虹。乡愁眷念,今又回逢。面一湾水,一故地,一根同。

寻根问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有时候若干年都难以得到结果,有时候喜讯会忽然来临。
明西会长告诉还在寻根路上的四川宗亲:寻根一定要持之以恒,找到了自己的祖先和祖地是大好事,没有找到也不要灰心丧气,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初心!努力了付出了,就是成功的一半。他勉励大家要不懈努力。

麻城市政协正县级副主席、麻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锦志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鈡世武(党史办原主任)、“孝感乡”移民文化研究会会长、博达集团董事长李尧东先生,出席麻城刘氏宗亲联谊会欢送宴会。


5月16日上午,麻城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刘良焱、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应成,专程到王朝大酒店与我们话别!依依不舍之情,难以言表。


在麻城五天交流互动过程中,考察团一行收获满满,不仅深刻学习感悟了麻城市移民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而且参与和体验了寻根问祖的完整过程,感受到了麻城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川鄂移民文化互动的意义。


书法家崇寿先生多次现场挥毫,留下了不少墨宝。
因有事等寿先生提前离开麻城,不巧天气原因滞留武汉天河机场,并赋诗一首感怀:
麻城一行五味存,
天河航空气象烎。
留宿空港郊区住,
早起暴雨还不停
英雄城市英雄多,
往后还会武汉行。
代银校长、诗人文水、诗人汉朝等为此行屡屡赋诗。

川鄂双方的交流互动中,考察团还对麻城孝感移民历史作了全面了解,弄清楚了麻城市现有刘氏宗亲约80余支,并成为麻城第二大姓氏,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江西,基本上都是刘邦长子肥公(后世汾公)的后人(客家刘氏仅有一支)。

除此而外,考察团还对麻城李氏、王氏、徐氏、颜氏、朱氏(为帮助乐山安谷三氏寻祖,特地和麻城颜氏、朱氏进行了交流)等其他姓氏的情况作了基本了解,这为以后四川姓氏文化研究提供了条件。

编辑:刘文水
文字:刘文杰、刘代银、刘文水
诗词:李尧东、刘文杰、刘代银、刘文水、刘汉朝等
图片:考察团成员+冯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