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湖诗社每日(2021年5月20日)同题同韵诗唱和:
一,
《咏兰第圆七首》
兰烟缕缕寒,
鹤屿落花残。
不负风霜事,
高歌一曲弹。
~鸳鸯湖诗社高贤
注:放鹤洲诗系之十
(一),兰烟:芳香的烟气。
《梁书·沉约传》:“浮兰烟於桂栋,召巫阳於南楚。”
南朝陈 傅縡《博山香炉赋》:“麝火埋朱,兰烟毁黑。”
宋 柳永《长相思》:“画鼓喧街,兰烟满市,皎月初照。”
明 陆采《怀香记·春闺寄简》:“兰烟方裊裊,花气正霏霏。”
(二),鹤屿:在嘉兴放鹤洲。为一独屿。
(三),落花:凋谢而落下的花朵。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
唐 王维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五代南唐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宋 舒岳祥《花隐》:“落花别有尧夫爱,此意与濂同不同。”
(四),风霜:风和霜。
《后汉书·卢植传论》:“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陈毅 《冬夜杂咏·秋菊》:“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五),高歌:放声歌唱;高唱。高声歌吟。
汉 枚乘《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 许浑《秋思》:“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明 刘基《过秦楼》:“且高歌对酒,趁取韶华未晚。”
明 申涵光《寓金陵柬诸知己》:“颜热听高歌,歌终带涕泗。”
二,
和韵《咏兰》
蕙兰不娇寒,
落花枝不残。
无畏风流事,
玉音用心弹。
~许新福
三,
《咏兰》
月照茅舍玉指寒,
东篱素菊抱花残。
九畹不闻他乡事,
青幽自在春曲弹。
~饶顺善
四,
《咏兰第圆七首》
刀光剑影寒,
战地百花残。
万古人间事,
琴音兀自弹。
~王晓红
五,
《嫦娥》和咏兰之圆七
天高月宫寒,
砍桂枝不残。
嫦娥舞广袖,
美妙曲长弹。
~寿荣棠
六,
《咏兰》
时晴时雨寒,
春花皆已残。
芝兰知音事,
高山流水弹。
~王杏芬
七,
《和韵》
静夜江水寒,
风动月影残。
泊舟无他事,
抚琴小曲弹。
~饶顺善
八,
《同韵诗》
夜雨带轻寒,
人扶午醉残。
灯前翻古卷,
老调又重弹。
~韩湘

九,
《无题》
薄酒压春寒,
帘边疏影残。
桓伊应解事,
三弄不堪弹。
~许建康
十,
和《咏兰》韵
初春气候寒,
露头嫩芽残。
人间苦乐事,
悲琴(情)愉悦弹。
~王钧.5.20
十一,
步韵诗《抚筝》
微雨送轻寒,
茶烟袅袅残。
孤灯怀旧事,
尽向曲中弹。
~冯书芳
十二,
和《咏兰》韵
秋深冷月寒,
百草花木残。
风华雪月事,
旧琴(情)新韵弹。
~王钧.5.20
十三,
和《咏兰》韵
霜雪地气寒,
花草树叶残。
酸甜苦辣事,
悲泪莫轻弹。
~王钧.5.20
十四,
《雨》
淅沥带轻寒,
摧花一径残。
忆来多少事,
化泪背人弹。
~吴卓岚
十五,
《无眠》
独立窗前秋夜寒,
无言静守漏声残。
隔江暗涌愁眉事,
欲抚瑶琴指难弹。
~许秋其
十六,
《和韵——放鹤洲之冬》
罡风吹面寒,
百草尽衰残。
亭内琴声奏,
为谁幽怨弹。
~陈淑玲
注:清晨的放鹤洲亭内,常有琴声,或悠扬或凄凉。

十七,
《和韵——无题》
一岁枯荣一岁寒,
秋归冬至百花残。
斑鸠不晓人间事,
依旧声声琴瑟弹。
~陈淑玲
注:斑鸠象征忠贞不变的爱情或友情!(也有说法是单指友情)。在古代斑鸠象征着长寿和祥和。
十八,
《和韵——男儿》
岁月悠悠知暖寒,
沧桑历尽志何残。
男儿应也常含泪,
只是深藏轻不弹。
~陈淑玲
十九,
和《咏兰》韵
恶语伤心寒,
岁月枯荣残。
喜怒哀乐事,
梦里古筝弹。
~王钧.5.20午
二十,
《咏兰》67
风吻古原寒,
兰阁老旧残。
补苴穴罅事,
自有爱仁弹。
~范永林
二一,
和吟《老来难》
花艳不胜寒,
人老易摧残。
一挥当初事,
几愁今泪弹。
~赵进豹
注:观之某些老年人之生活状况怜情而拙吟。
二二,
《咏兰》
清芳淡雅偏耐寒,
西风冷露萼未残。
始信人间春永驻,
写成兰韵伴奏弹。
~黄新坦
二三,
和贤《咏兰》
倒春着实寒,
兰花不谨残。
麦收是大事,
群蛙受惊弹。
~鸳鸯湖诗社汪荣华 2021.5.20.

古社千年大纛悬,
诗词唱和谱新篇。
鸳鸯湖上精魂在,
紫气红霞散满天。
鸳鸯湖诗社〈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嘉兴书画社)〉作为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古社”,是最早倡议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的全国三大诗社之一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五号团体会员单位。是秀水诗派、浙西词派、鸳湖画派、檇李书派、嘉禾印派之开宗立派的民间社团组织并使之薪火相传之。鸳鸯湖櫂歌是鸳鸯湖诗社的镇社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