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尹马长篇小说《回乡时代》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5月21日,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与云南省作协共同主办,昭通市镇雄县委宣传部承办的作家尹马长篇小说《回乡时代》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李一鸣,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诗刊》主编李少君,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云南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胡性能,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边疆文学》总编辑潘灵,昭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昭通书院院长朱大庆,昭通市镇雄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恩翠,昭通文联副主席艾自由等与会研讨。会议由《小说选刊》主编徐坤主持。

《回乡时代》封面
尹马是一位既根植于云南边地乡土又自觉体认文学现代性的70后作家,他的最新长篇小说《回乡时代》于2020年11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共57万字左右。小说依据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新时代风貌为底色,书写了企业家周楚阳的“回乡之旅”和“逐爱之路”,呈现出主人公的创业史和成长史,反映贫困地区“南广县”近十年间抽身蝶变过程中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及各族人民的思想蜕变和精神重建。作品紧紧围绕广大游子“与故乡同在、与亲人同在、与乡音同在”的情感归属,在突出爱恨焦灼、刻画苍生万象、展现民生大我、讴歌桑梓情怀的同时,真情抒写人民意愿,为时代存影、立传。
吴义勤在致辞中表示,脱贫攻坚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国大地上史诗性的壮举,需要有对应的重量级的作品来反映和书写,脱贫攻坚是最精彩的中国故事,许多作家都进行了创作,但大多数的作品都是报告文学等非虚构的作品,《回乡时代》是一部大部头的脱贫攻坚长篇小说,它的题材、意义、主题,包括对整个故事反映的时代性,都有非常宏阔的视野,同时又很接地气,有温度。小说的结构驾驭能力,语言的生动性,叙事的流畅性,都完成得非常好,是一部艺术完成度非常高的作品。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这部小说时代性和文学性,认为《回乡时代》展示出二十一世纪中国乡村和城市交融的生活画卷,拓展了乡愁这一母题,是一部既充满烟火气又饱含真情大爱的作品。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胜利,将大批离乡游子召唤回家乡,像书中的周楚阳和彭玉素一样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反哺家乡,建设家乡。《回乡时代》这部小说的写作成功,标志着“返乡文学”将成为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浪潮。诗和远方不在别处,而是在故乡。诗,就在脚下,故乡即是远方。

作者尹马
尹马在创作感言中说,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真实故事,当然写的并不仅仅是爱情,只是写了一群人把爱带回家的故事,小说中男主人公周楚阳和女主人公彭玉素,是从生活的地方走出去的、浩浩荡荡的劳务大军中的极少数,在成就事业的同时,他们需要打开一个说得过去的回家方式,于是在故乡的大地上有人栽了一棵树,在黑暗的夜晚有人点了一盏灯,然而那些通过火车时刻表把身体运回故乡的人,很多都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回乡,至少他们有着无限的迷茫和孤独,“我在试图以一种谈笑的方式轻松地给他们讲一个很长的故事,我想告诉所有的离乡者,下一站是故乡。”
参加会议的还有鲁迅文学院教学部主任郭艳,云南大学教授、滇池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宋家宏,中国作家网总编辑陈涛,《长篇小说选刊》副主编宋嵩,中国作协创研部青年评论家李壮,天津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王士强,北岳文学出版社编辑王朝军,磨铁图书公司编辑、《回乡时代》责任编辑王那厮等。

嘉宾合影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尹 超
责编:罗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