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生命奇迹的人
(小小说)
文/刘俊丽
他差一点就当团长了,十五年前,他才刚刚33岁,事业正如日中天。他从一个山区走出来的新兵蛋子,一步步成长为团级干部,从23岁走出校门,来到新疆某部队,他用了十年,完成了破茧成蝶。他差点就完成了自我飞升。
他曾是父母的骄傲,15岁考上全县最好的高中,18岁没费多少劲儿就考上了大学。虽然并不是特别好的大学,只是个普通本科。可是在那个年代,他无疑是山沟沟飞出的金凤凰。他不仅成了家人的骄傲,也成了他们那个山村的骄傲。如果不是意外发生,他有可能成为自己那个山区小县城的骄傲,甚至可以载入小县城的史册。
能载入史册的,可不是因为他能做团级干部,更主要的是,他会写小说。他是军旅作家,已经出了几本书,在部队和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种报刊杂志上都得过奖。他的关于部队生活的诗歌,多次被拿到中央台几个频道朗诵。所有的领导都赞赏他,所有的战友都看好他,觉得他大有可为。他自己也踌躇满志,想要大干一番,不辜负当了三十年民办教师的老爹,对他多年的辛苦栽培和殷殷期望。
就在他接到调令准备上任当团长的前两天,他突然晕倒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命运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那个他渴盼了很久,努力奋斗了很久,眼看就要实现的宏伟目标,在他晕倒之后,一切都归于零。
当他从昏迷之中醒来。望望窗外一向朗朗明媚的阳光,突然变得雾蒙蒙扑朔迷离。外面刮着呼啸的北风,发出可怕的如《倩女离魂》中黑山老妖出现时那种怪叫声。虽然屋内有暖气,他依然感到彻骨的冷。他仿佛看到青面獠牙的黑白无常,呲着牙吐着舌头,拿着勾魂索生死簿向他走来。他是共产党员,无神论者,他才不怕鬼呢,那都是小时候奶奶用来吓唬他的把戏,他没那么容易被吓到。
他经过几番努力,才看清外面白白的,飘着雪花:“下雪了!才刚刚进入八月,竟然下雪了?今年的雪来的可真早啊!妈蛋,这下老子全玩儿完了,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成绩所有的荣誉,都没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啊?天啊!让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些吧!”他绝望的想着,脸上凉凉的,他用颤抖的手摸摸,竟然是眼泪?来部队十年,再苦再累,他都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干劲儿,他从来没认过怂。这一刻,望望四周一片白花花的重症监护室,望着一片白茫茫的窗外,他几乎想认怂了。
他得了怪病,得了不治之症。部队给他派了最好的专家,也没法给他的病确切定义。只说他如果能度过一年的危险期、三年的观察期,可能在轮椅上度过后半生。
在病床上,他成了废物,吃喝拉撒都得靠医护人员。除了思维,他的四肢几乎都像故意跟他作对一样,不听使唤了。他几乎崩溃了,“完了!我成了活死人,成了废物点心,成了造粪机器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也不用再连累一群人来伺候?”这样想着,他也这样做了。他拒绝进食,医生护士只好给他打营养针维持生命,并悄悄给他的领导打电话。
他的妻来了,抱着刚满两岁的儿子。儿子长得眉清目秀,圆圆的脸蛋,白皙红润的皮肤,像极了他小时候的样子。妻把儿子放在他的床头。儿子瞪着一双纯净无邪的大眼睛,一双柔嫩的小手,有意无意的摸着他突然苍老的面颊,嘴里喃喃的叫着:“爸爸,爸爸。”他的妻含着泪,看着他,不说话。
此时此刻,他已僵硬冰冷的心随着儿子温软的小手,开始复苏融化,他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那对老实巴交望子成龙的农村老人,“我不能就这样轻率的结束自己的生命。事业没了,我还有家,有父母有妻子有儿子。以前我只为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业自己的部队而活,忽略了父母忽略了妻子忽略了儿子的存在。现在我要为他们而活,为了责任为了义务为了爱而活!”他突然想开了,胸中豁然开朗,心里又充满了斗志,“是的,我一定要活下去,我要和死神赛跑!”他想到父母,担心盼着他荣升团长喜讯的父母,惊闻他病倒的消息,会受不了打击。他告诉妻子,让她给家里打电话,说他有要紧的军务,一年半载不能给家人联系。
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才刚刚两岁的儿子,他绝不能躺在床上等死。他要拿出刚刚当新兵蛋子时那股干劲儿,与命运搏斗,与病魔搏斗,与死神搏斗。
病倒九个月后,他收到远在家乡的哥哥打来电话,说父母相继去世了。闻听噩耗,他痛苦的哭了一整晚。他无限自责,断定是自己害死了父母。父母肯定是在他撒的谎言中预感到了他有不幸发生,受不了打击才去世的。“爹,娘,儿子不孝啊,是我害了你们,儿子成了废物,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你们。儿子有愧呀!你们的养育之恩儿子只能下辈子还上了。为了你们的爱,儿子不能认怂,儿子一定好好活着,把你们的爱延续下去,把你们的孙子好好培养成人,把他培养成我们一家人的骄傲!”终于,他受了三天三夜的内心责备、痛苦煎熬之后,擦干眼泪,要求护士扶他下床。他像初学走路的婴儿一样,离开扶持他胳膊的手,离开轮椅。可是他不止一次的跌倒了。他不服输,不停的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军人,我是战士,我是共产党员,我绝不能向命运屈服!”
他咬着牙,忍受着全身针扎似的疼痛,他从开始走一步,走两步,到能走十步,走二十步。他每次走完,全身大汗淋漓,就像完成了一次艰巨任务一样。他不愿意成为废物,不愿意成为只会吃饭的机器,不愿意成为国家和家人的累赘。
当他脱离轮椅像学步的婴儿一样,能下地走路一个月。他不顾所有亲人的反对和部队领导的极尽劝说挽留,决定出院。他对来探望他的老领导说:“头儿,您和上级的好意我都心领了,我下地锻炼这段时间,何去何从,我都反复考虑过了。我继续赖在医院,接受国家的补贴和照顾,我心里有愧!我已经是废人了,再也不能为部队和国家做任何贡献了。我现在只能努力活着,努力保住这条命,好让我的儿子有个爸爸,有一个完整的家。既然专家都无法判定我的病情,我继续待在医院治疗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继续待下去,只是无谓的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老领导,俺是您带出来的兵蛋子,您教导过我们,损人不利己的事不能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更不能做。您放心,我绝不会颓废,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我要拯救自己。我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西晋有个叫皇甫谧的人,他得了风痹疾,当时无人能医治。他就向晋武帝要了一车医书,自己开始研究医学。他不但治好了自己的病,还写了医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成为了我国医学史上的针灸鼻祖。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效法古人,决定退役,决定去学习研究中医。说不定,一不小心,俺也成了什么祖呢,嘿嘿!头儿,俺的报告完毕,请领导批准!”说完,他颤巍巍的挪动双脚,试图把两腿并拢,可是那双腿再也不能像他刚当新兵蛋子那会儿,能够笔直挺拔的站立了。他努力的恭敬的,向自己的老领导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好,既然你去意已决,我和部队也就不再挽留你了。你记住,部队和政府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你研学自救,值得提倡和鼓励,你在学习研究过程中,需要什么书籍药材尽管提,我和大家都会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你的!希望你能有所突破,再次绽放生命的光彩!”老领导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无限赞赏的说。
就那样,他毅然决然的带着妻儿,离开了能给他最好养护的部队医院;离开了生活了十年的部队;离开了那个记忆他青春飞扬汗水挥洒、记载他无数拼搏脚印、给了他无数滋养和无上荣光的城市。他们来到南疆一个偏远的城市安了家。他拒绝了妻子让他继续住院、为他雇保姆的请求,把自己锁在家里,决定自救。
他让妻子和医学界的战友为他买中医书:《千金翼方》《脉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所有能买到的医学经典,甚至《易经》和针灸类书籍。他拿着这些医书,一点点的学习,试图找到自己病痛的症结。他用了不知道多少偏方古方秘方,吃了不知道多少味中药,试扎了不知道多少次银针,受了不知道多少苦。才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病症的药,为了免去煎药的麻烦,也为了减少中药无比苦对胃的刺激。做医生的战友把他配好的中药打成粉末,灌制成胶囊。他又模仿古人,学习古书上的锻炼方法。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看书、锻炼、琢磨医书。就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打破了专家对他能活三年的预言。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他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创造了生命奇迹!
去年,当疫情严重,上级专门组织慰问团去他家慰问时,竟然发现他不在家。让大家吃惊的是,他这个传说中的重病号,跑去当了志愿者。当社区的人把他指给大家介绍时,大家看到,灿烂的阳光下,他像《天龙八部》里段誉的生父段延庆那样,一瘸一拐的。他提着一袋袋蔬菜水果,迟缓的挪动着双脚,在帮小区的居民送日常生活用品,头上闪着晶莹的汗珠。
慰问团中一个年轻人张大惊奇的双目,看着眼前长得像钟馗一样,满脸皱纹,一头白发,一步步艰难的向这边走来的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年轻人惊叹:“他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团长啊?不像照片上的样子啊,他那时穿军装的样子又清秀又英俊,可是他现在……”
“唉!一个每天被病痛折磨,跟死神打架的人,能够活着就是奇迹呀!”慰问团中年龄较大的一位说。
“您自己有病,身体不好,干嘛还做志愿者呀?”年龄较大的慰问者急忙迎上去心疼的问他。
“因为我是党员,是军人,是战士!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就得上。反正我有病,如果不幸传染,那就让我先死吧,总强过白白等死!你们看,我们小区的人多好啊,我就帮他们送了一点东西,他们就非要给我水果蔬菜感谢。我不要,我说自己是党员,党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们猜怎么着?”他把手中要送的水果蔬菜交托给小区其他志愿者,擦擦头上的汗,解开红色志愿服扇扇,乐呵呵的说着。
“非要给您呗!”年轻的陪同来的社区工作人员猜测着说。
“你真聪明,猜对了。我们楼下的老大姐,把自己蒸的肉包子,非要给我一袋子。我不接,她眼泪掉就下来了。没办法,咱爷们儿心软,看不得别人掉眼泪,就拿回来了。你们尝尝,还热乎着呢!”他说着,打开手里的袋子,想让大家尝尝。大家赶忙推让。
“现在有疫情,你们不吃我就不勉强了。其实我啥都会做。在家待这十几年,我除了研究医书治病外,就是研究吃。当我全心投入到那些书中时,就完全忘记了我的病痛。所以研究吃的,成了我最大的乐趣。我老婆孩子都说我做的饭菜比饭店都好吃。回头我做点豆沙包杂粮馍馍,再给那位邻居大姐送一包。咱共产党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们说是吧?”他说着,给大家倒上水,又去拿苹果,一边说:“你们今天中午别走了,我给你们做烧红嘴雁,可好吃了,我家孩子从没吃够过。”
“看见您这么乐观坚强,我们就放心了,怎么好麻烦您呢!您多休息,我们走了。小区还有两位老红军,我们再去慰问一下!您如果有需要组织上帮忙的,尽管说话啊!您多保重!再见!”来慰问的工作人员说着,起身告辞。
“红军老大爷在16号楼。我早上给他们送菜时,还跟他们唠了长征那会儿的事。这场疫情,跟他们当年长征时面临的困难相比,小菜一碟。最少,待在家里有吃有喝,不乱跑,就没有性命之忧!看到老前辈们那么硬朗乐观,我充满了力量!我没事儿的,你们尽管放心,快去吧!”他热情的把大家送到电梯门口。
他并没有告诉大家,他的病在每个月圆之夜发作一次。发作的时候,他的全身如万箭穿心似的疼。他像在太空中失重一样,感觉四肢要缩回到肚子里,他全身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就像坐飞机不适应那样眩晕恶心瘫软无力,随便一个小指头就能把他推倒。
“妈蛋,明晚又到月圆之夜了。咯老子,我还得研究医书去,还得继续与死神赛跑!等老子把这每月发作一次的难题攻克了,就可以像皇甫谧一样,写一本医学论著了。哈哈!”他乐观的想着,一边把肉包子塞进嘴里一个,其余的塞进冰箱里面,一边拿起桌子上的《黄帝内经》……
作者刘俊丽 网名上善若水,曾用名天山雪莲,冰山来客。曾在家乡河南任教 。粗陋愚钝,爱读书,愿以文字表达心声。个性率真,崇尚简约。愿以微薄之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推送编辑:醉梦仙城(王东军) 河南郸城人,中诗研究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郸城诗联学会会员。
头条投稿:电话13592233204 邮箱:13592233204@139.com
微信号:wdj668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