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


渭北游记:
△△应老部下宋晓国(原固原军分区政委)郭建民(原宝鸡军分区政委)的邀请,我们一行用三天时间,游览了渭北的彬州市、长武县、旬邑县、泾阳县和甘肃省的泾川县,虽然是跑马观花,但也收获颇丰,是一次很有纪念意义的外出旅行。
△△这是一次圆梦之旅。
我长期在兰州战区工作,走遍了西北五省的山山水水,唯独渭北的这五个县是个空白。我的老部下郭建民是彬州人,宋晓国是长武人,多次邀请我到他们家乡走一走,看一看,苦於各种原因没能成行,最近,我们几个都有时间了,再加上五月底的天气不冷也不热,正好外出旅行。5月25日我和郭建民,李卿君(原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付主任)从西安岀发,途经咸阳市拉上了宁屯业(原141师炮兵团政委),开始了渭北之行。我们的第一站到长武县,宋晓国同志在县城等我们,一行人汇合后,先参观了长武县的昭仁寺和王母宫,午饭在县城吃,由宋晓国的同学张罗,吃的当地小吃,喝的当地白酒,十分丰盛可口。午饭后到陕甘交界的泾川县参观,先参观了泾川县的大云寺,后参观了红25军政委吳焕先烈士纪念馆,晚上住在彬州市,由郭建民负责安排接待,晚饭在彬州市吃,61师有3个转业老兵全程陪同,十分热情。26号上午参观彬州市大佛寺和开元塔,午饭在彬州市吃当地小吃。26号下午,我们到旬邑县的马栏和照金两个红色景点参观,晚上住在在旬邑县城,由宋晓国政委的朋友路总接待我们,晚饭很丰盛。27号早饭后,我们参观了泾阳县的大地原点,然后直奔咸阳市,看望我当兵时的团首长,原181团付政委齐庆正老前辈,并和咸阳市的部分原181团转业老战友们聚餐,聚餐后返回西安,结束这次渭北之行。随行的宁屯业写有沿途各个景点的游记,十分精彩和详细,我將在QQ群里和微信群里陆续推荐给大家,欢迎大家浏览。
△△这是一次红色之旅。
这次渭北行,参观的景点很多,但有三个红色景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位於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境内的吳焕先烈士纪念馆。吳焕先是红25军政委,在北上陕北的征战中,牺牲在泾川县城西王母宫山上,安葬在汭丰乡郑家沟宝盒子山脚下,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就建在墓地原址上。我担任过师政委的61师前身是红28军,红28军是在红25军长征后留下的伤病员和部分部队组建的,红28军源自红25军,我们两支部队是同宗同源。吴焕先政委牺牲时只有28岁,是一位十分卓越的红军高级领导干部。我们兰州军区原司令员韩先楚上將,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吳焕先政委。如果不牺牲,建国后至少应该位列大將级别。二是马栏红色革命根据地。马栏位於旬邑县境内,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中心和主要活动地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此驻扎和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拱卫革命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关中地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三是照金革命根据地。照金位於铜川市西北部,是西北革命的摇篮,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全国爰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也是国家特色参观旅游名镇和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全国正在开展党史教育,这三个景点成了著名的红色打卡地。
△△这是一次感恩之旅。
这次参观的最后落脚点在咸阳市,这里有我当兵时的团首长齐庆正付政委,齐老前辈已经92岁高龄,但身体还很硬朗,除了耳背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毛病。我69年当兵时齐庆正老首长就是181团付政委,那时候政治机关不管干部,都是各级付政委管干部,我由士兵提干和正排越级提升为正连,都是在齐庆正老首长任职期间。1974年我在181团1营机枪连任3排长,当时连队在宁夏青铜峡县万良滩执行生产任务,营长张学其坐公共汽车到连队来,让我收拾东西随他回一连报到,担任一连政治指导员,当时把我吓坏了,我说让我先当付指导员,学习一段时间再当指导员。营长训我说:"少啰嗦,命令已经下了,明天就随我回一连上任。"第二天,我就被营长押着回到青铜峡镇,当上了红军连队的指导员,开始了我军旅生涯中的政治工作历练。任一连政指时,我才刚当5年兵,连长是62年入伍的李生民同志,几个排长都比我兵令老,都是68年入伍的,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那时候风气真好啊,经常是命令下了本人还不知道,哪有跑官要官的腐败行为。我当了181团政委后,率部参加老山对越作战,齐付政委还没移交地方,还住在181团家属院,为了做好家属们的思想稳定工作,走东家串西家不遗余力,被后留官兵尊称为家属院的政委,我们在前方作战,最怕后院失火,齐老前辈稳定家属们的思想工作功不可没。到咸阳之前,我让原181团干部股长穆正列(曾任某县县委书记)先期到达,92岁高龄的老首长听说我们一行来看他,十分高兴,非要拄着拐杖从二楼走下来,到干休所门囗迎接我们,令我十分感动,齐老耳背,说话要大声喊才能听到,聊不完的一八一团,说不完的金刚钻话题。午饭安排在咸阳市的大酒店,我征求齐老夫人意见,能否一同出去吃个午饭,齐老夫人说可以。午饭是由我任61师政委时的部下徐东安排的,因为咸阳市181团的转业干部比较多,都來参加难度太大,我定了两部分人参加,一部分是我任181团1营教导员时的老部下,一部分是我任181团政委时政治处的老部下,这些人跟随我赴滇参战,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命兄弟。在酒席上,大家纷纷向齐老前辈夫妇敬酒,表达对老前辈的崇敬感恩之情。午饭后返回西安,结束了这次渭北之行。
△△圆梦之旅,红色之旅,感恩之旅。
历时三天,行程近千公里,很累但也很高兴。因受文字限制,只能择其概要记叙,我的老部下宁屯业將陆续发表各个景点的游记,我將陆续转发,欢迎网友们届时浏览。





【作者简介】李太忠,1950年出生,河南孟州人,少将军衔。历任某红军师政委,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等职。在担任金刚钻团政委时,带领全团赴老山参战,在历时一年半的作战中,全团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也荣立二等战功一次,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著有“来自实践的带兵之道”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漫谈”两本书,共约80多万字,被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深受各级带兵人的喜爱。曾被国防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曾两次入国防大学学习深造,一次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