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湖诗社每日(2021年5月27日)同题同韵诗唱和:
一,
《咏兰第进四首》
兰藻抚轻浪,
蛙鸣四处扬。
何须千里外,
屋后一池香。
~鸳鸯湖诗社高贤
注:辛丑四月,见窗外一湖荷,得句。
(一),兰藻:兰草和水藻。引申喻为文词雅丽。
南朝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众宾悉精妙,清辞洒兰藻。”
(二),轻浪:微波。
南朝梁 沈约 《郊居赋》:“动红荷於轻浪,覆碧叶於澄湖。”
前蜀 韦庄 《渔塘十六韵》:“晚风轻浪迭,暮雨湿烟凝。”
元 王冕 《明上人画兰图》:“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湘江尘。”
(三),蛙鸣:蛙叫。
《南史·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中有蛙鸣。”
金 元好问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浙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
(四),何须:意思是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李绅《答章孝标》:“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唐 戴淑伦《塞上曲二首》:“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宋 贺铸《临江仙》:“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五),屋后:屋子的后面。
明 唐时升《对酒怀里中诸同好四首》:“甘泉贮屋后,美荫交堂前。”
明 王世贞《卫河四首》:“人家半侵河,屋后晒渔网。”
明 肃靖王《春日田家》:“屋后青山门外溪,小桥遥接稻秧畦。”
明 舒頔《许子仁相招山中叙话》:“屋后万叠金芙蓉,紫气夜吐仙人宫。”
二,
和《咏兰》之进四
花舞起小浪,
馨香随风扬。
静立小窗外,
闻得清清香。
~寿荣棠
三,
和韵《咏兰》
柔风推轻浪,
颜色自发扬。
兰草在野外,
玉阶满清香。
~许新福
四,
和韵《咏兰》
荷塘翻碧浪,
衣袂渐飞扬。
除却淤泥外,
风花咫尺香。
~王晓红
五,
和韵《咏兰》
兰叶卷翠浪,
幽香隐隐扬。
抗怀尘世外,
我有独自香。
~许新福
六,
《咏兰第进四首》
叠香轻踏浪,
唇角略微扬。
红瘦绿肥外,
曾抛几段香?
~王晓红
七,
和吟《夏荷》
夏风吹绿浪,
火天蝉鸣扬。
肥蛙懒在外,
荷池自来香。
~赵进豹
八,
《咏兰》74
风拂河水浪,
鱼鸟破波扬。
堤岸斜兰外,
溪边柳旁香。
~范永林
九,
《同韵诗》
天上阴云翻墨浪,
路边车过水花扬。
远行难免征衣湿,
闭户且尝樽酒香。
~韩湘
十,
《咏兰》
乌云騰细浪,
紫燕乱飞扬。
芳草鸣中外,
慧兰满径香。
~王晓红

十一,
和《咏兰》韵
麦波呈小浪,
馨馨随风扬。
静立田埂外,
胜过瓜果香。
~王钧.5.27
十二,
《和韵——稻花香》
千层翻稻浪,
晒场谷波扬。
国士名传外,
稻花十里香。
~陈淑玲
十三,
《和韵——致敬袁隆平》
历尽大风浪,
田间汗水扬。
杂交福济世,
粒粒米喷香。
~陈淑玲
十四,
夜吟《书艺》
书法讲线条,
笔势达云霄。
古今驰中外,
瑰宝竞折腰。
~赵进豹
注:竞折腰,有称颂赞美之义。
十五,
《同韵诗》
寒庐夜未央,
魂梦任飞扬。
诗卷重重叠,
篆烟袅袅香。
~韩湘
十六,
《和韵——悟》
长江后浪推前浪,
潮涨潮归潮水扬。
且坐沙滩恬淡望,
轻烟袅袅品茶香。
~陈淑玲
十七,
《黄昏》
清风摇细浪,
南岸笛声扬。
桥侧船埠外,
时而嗅酒香。
~许秋其
十八,
《海宁潮》
潮涌滔天浪,
轻帆莫远扬。
观者海塘外,
腥膻亦觉香。
~饶顺善
十九,
《投笔从戎》
十月革命逐天浪,
马列思想传播扬。
时世风云谁在外,
投笔从戎留墨香。
~张竹箐
二十,
《同韵诗》
晴光透晓窗,
林韵听悠扬。
尘念般般息,
茶烟缕缕香。
~韩湘

二一,
《咏兰》
暑气吐热浪,
蝶舞蜓飞扬。
兰花伸展外,
节节溢芳香。
~奚永良
二二,
同韵《大石浪》
深溪大石浪,
雨下水飞扬。
毛竹枝叶外,
处处是清香。
~范永林
二三,
《同韵诗》
古寺集灵光,
钟声风里扬。
无人知妙法,
只解敬高香。
~韩湘
二四,
《流浪》
鬼子扫荡去流浪,
寒风刺骨尘飞扬。
无处可栖住门外,
路边牛屎有草香。
~张竹箐
二五,
和吟《事在人为》
无风不起浪,
单掌怎拍响。
事为身在外,
无争心余香。
~赵进豹
二六,
《同韵》
历经风和浪,
功名莫张扬。
红利置身外,
淡饭粗茶香。
~王钧.5.27午
二七,
和韵《咏兰》
碧海无垠风涌浪,
百舸争流千帆扬。
青山两耸云天外,
五月鲜花分外香。
~许新福
二八,
《咏兰》
深谷探幽梦泛浪,
蕙草含英光辉扬。
芳馥清风飘山外,
兰花初绽送馨香。
~黄新坦
二九,
和贤《咏兰》
惠风吹细浪,
柳条轻轻扬。
探友到城外,
药圃芝兰香。
~鸳鸯湖诗社汪荣华 2021.5.27.
三十,
《和韵红船》
斩尽人间千重浪,
革命红船风帆扬。
和平大国声在外,
改革成果分外香。
~仝传伟5.27

古社千年大纛悬,
诗词唱和谱新篇。
鸳鸯湖上精魂在,
紫气红霞散满天。
鸳鸯湖诗社〈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嘉兴书画社)〉作为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古社”,是最早倡议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的全国三大诗社之一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五号团体会员单位。是秀水诗派、浙西词派、鸳湖画派、檇李书派、嘉禾印派之开宗立派的民间社团组织并使之薪火相传之。鸳鸯湖櫂歌是鸳鸯湖诗社的镇社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