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 竹
文/张树文
竹与松、梅称之为“岁寒三友”。人们把它作为一种正直、向上、美好的象征。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有井岗山竹子第一名之说。然而,四季分明的华北地区,毕竟是竹子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竹子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待到开春夏日,总是一片青青的翠竹,总是让人感到那么一种神清气爽阳光向上的气息。
竹子的家族十分庞大,在我国拥有250多个家庭成员。有淡竹、慈竹、苦竹……等等。其中,以毛竹最多,可谓是这个家族的大丈夫;箬竹,高不过三、四尺,是这个家族的小弟弟;撑杆竹高达十五、六米,不愧为是这个家族的“巨人”;方竹能开出绿色和黄色的小花,可供人们观赏,称得上是竹家的美男子;可以想象:在炎炎夏日里,在方竹的边上,一边品茶,一边可以欣赏方竹的雄姿韵味。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还有哪妩媚动人的斑竹、凤尾竹、虞美人竹等。可以令人情不自禁留恋忘返。

要说竹子的用途可就大了。古时候,人们把它做成竹简用来记事,撰写著作,传承历史文化;在红军分田地干革命打天下的时候,用它挑水挑梁,烧水做饭盛饭。还用它做担架,做竹排,大摆几十里的“竹钉阵”,为穷苦老百姓翻身得解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当今改革开放奔小康,创业创新搞振兴的盛世新时代,在家里,在乡村,在田野,在工地,在舞台到处都可以看到竹子的身影。诸如:食材竹笋、竹制家具、餐具、文具、乐器等便是它的化身!它不仅在物质上给人们提供了享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原材料,而且在精神生活方面给人们提供了阳光、幸福与欢乐。最为可贵的是,在它的身上充分展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名党的优秀干部那一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高风亮节与高大形象。

作者简介:
张树文,笔名:金石墨玉。是中华诗词研究会;省、市、矿区诗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矿区诗协作品选《心泉》及多家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