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神仙”
文/程丽萍
“神”,是死后的灵魂:老而不死是为“仙”。
“神”:聪明正直的人,活着为人们做好事,死后被人们尊为神。
“仙”:是修炼得“道”的人。
这就是说:“神”是人加封的,“仙”是人修成的。“神仙”则是通神通变的仙人。
记得小时候过年时,户户贴春联,家家贴门神,图片上的秦琼和尉迟敬德的画像在童年的记忆中是恐怖的,但母亲说,有这两员人将守卫在门口,一些可怕的妖孽才不会进门近身。他们是我们的保护神。那时,母亲所说的保护人多缘于心里因素,不过有门神守着,恐惧似乎也就被挡在门外了。
有一个朋友特别崇拜伟人领袖毛泽东,认为自己的心胸、气概、魄力和伟人很相似。在湖南,毛主席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以“神”的形象出现的,他非凡的经历,看事物的高度,分析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灵敏度,无不体现出一种凌云超凡的气概,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着,无人能及。朋友也以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显示自己的不凡,他的慷慨、豪爽,以及睿智、大度和远见令人佩服。他说自己是“神”,因为他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与人为善。
“仙”:在我看来,是空灵的,是轻盈的,是无所不能的。有个成语不是叫‘飘飘欲仙’吗?我的理解也许有些片面,这个词语使我想起了为拯救人类不被人阳暴晒炙烤,大地万物没有就此而被毁灭的嫦娥仙子。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偷服了灵丹妙药,从而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恋人后羿,飞奔到冰冷的月宫上,终生寂寞的生活着。
人常说:“隔地三尺有神灵。”也许做一些事情,自认为无人知晓,就自得其乐。其实,处罚是各种各样的,肉体上、精神上、心灵上的……做了坏事的人,没有谁能逃脱惩罚。
以前读《佛经》、《圣经》等经文,认识到经文的宗旨是在教育人多做好事,与人为善。读《了凡四训》时,我对善恶有了新的认识,“凡是有益于人的是善,只利于己的是恶。有益于人,就是骂人打人都是善的;只利于己,就是敬人礼人都是恶的。”好事的件数也与造福人数的多少有关,。比如,一件善举,解除了百人疾苦,就可当一百件善事看待……由此看来,注重于修行的人才会有一颗慈悲的心,才能不断地超越远离尘世,但世事洞明。这些人为凡人排忧解难,便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仙”。还有一些大无为的人,为了崇高的事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人们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和虔诚,我们也把他们称作“神仙”。
在凡人的心目中,“神仙”是超凡脱俗的,移世而独立的,他们虽身居世外,但独具慧眼,世事洞明。不但法力无边。而且逍遥自在。

程丽萍,笔名百合,香水百合,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会计师职称。陕西省财、审专家、陕西省政府采购专家、陕西省招标、投标、评标专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交通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会计》特约通讯员。作品先后在《环球传媒》《欧亚论坛》《美国文艺》《台湾好报》《人民日报》《今日头条》《搜狐网》《人民网》《中国交通报》《交通会计》《延河》《华商报》《秦都》》《陕西交通报》《安康文学》等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发表论文、小说、评论、散文、诗歌、随笔百万余字,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出版过个人作品集《静静的百合》《放飞》《择善而思》《坐看云起》等,并在琴棋书画领域均有涉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