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383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464期
欢迎做客中华诗经阁
作家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西魁梁子高又长
洋芋帝国花飘香
铁裕
我们行走在人生路上,悠然、自得,随心、随性;
我们行走在山水之间,舒畅、惬意,愉悦、豪放。
周末,我背起行囊,又一次与昭通山野徒步去行走,去把人生丈量。
这次行走的主要目的,就是去西魁梁子,看昭通“洋芋帝国”的种植基地。我想:也许那里正是满山遍野的绿,四处弥漫着洋芋花的芳香。
早上9:00钟,我们一行31人在靖安老客运站集合后,就开始徒步了。这次行走的路线是:经过碧凹小学、坡脚、下闻家院子、团山包、上闻家院子、西魁梁子洋芋种植基地。在那里游玩、照相后,顺山梁向东南方向过老厂,下到山脚公路,一直行走到靖安街上。
我们刚走不远,就看见远山连连绵绵,峰峦起伏。一些山野仿佛从远古奔涌而来,在苍茫的大地上,重叠环绕;一些山野则一显其雄浑巍峨,刀削斧砍般的顶天立地,展示其风采、雄姿;而另一些山野则低首沉思,平淡中轻挑几缕乳白色的云雾,若隐若现;一些山野则裸露其火热的激情,仿佛在蓬勃向上。

我一边观赏,一边思想,一边感叹:
山野无畏、无私,真诚而厚重;
山野朴实、稳健,粗犷而奔放;
山野大气、刚毅,坚韧而顽强;
山野耿直、磊落,雄奇而安详。
昭通山野徒步群的创建人马师将徒步群取名为“山野徒步群”,这是一种睿智、聪慧,也十分的体切、形象。
只因为是山野,我们必须攀登山野;
只因为是山野,我们必须尊重山野;
只因为是山野,我们必须热爱山野;
只因为是山野,我们必须珍惜山野;
只因为是山野,我们必须感悟山野;
只因为是山野,我们必须洒脱奔放。
十余年来,在马师的带领下,我们风雨兼程,走过了千山万水,使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感悟到了:
山野,是一种气势、磅礴;
山野,是一种精神、力量;
山野,是一种奉献、脊梁;
山野,是一种哲思、诗章。
我独独的想:山野,还是一种精神的禅床,心灵的回归,也是一种自然的演练场。

山野无言,并非其无声,那奔泻的江河,就是它的咏唱;
山野沉默,并非其无语,那潺湲的溪水,就是它的倾诉;
山野淡泊,并非其无思,那呼啸的风声,就是它的情怀;
山野安详,并非其软弱,那古柏的怒吼,就是它的激荡。
走着走着,突见远处的云雾缭绕,而山野影影绰绰。在那缥缈的云雾中,忽远忽近,若梦幻一般,是那样的优雅,是这般的漂亮。
只因为山野有其柔性,它才绵延不断;
只因为山野有其刚毅,它才险峻挺拔;
只因为山野有其胸襟,它才气势磅礴;
只因为山野有其性格,它才巍峨雄壮;
只因为山野有其度量,它才寓意深远;
只因为山野有其内涵,它才秀丽清爽。
登山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愉悦心境,还可以怡养我们的心性、诗性、灵性,也可以培养我们不曲不挠的精神,有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魄,促使我们不畏艰难,积极向上。
山野无为清静静,风清气爽;
白云闲散慢悠悠,自由飘荡;
小溪潺湲自汨汨,清盈流淌;
林木幽静声箫箫,百鸟鸣唱。

在中国古代,那些士大夫们只因宦海沉浮,漂泊不定。于是,有些人在历经几番风雨后,终于将红尘看透。他们寄情山水,向往山林的幽静,在山野中流连忘返,朝看旭日而沉吟,暮听钟声而独思。不问风花,不看雪月,也不闻世忧,只想将山中美景在心中珍藏。
你看唐代诗人赵嘏,在幽静的山中,有白云与他作伴,他深感清闲、雅致,不禁吟道: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
朝末逢著山中伴,闻说新移最上方。
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寒山,只因其身居山中,因而在其诗中反映了他对自我,对他人,对生命,对自然,或是对佛理的独到见解,且看寒山是借咏山而言志的: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我们来山中徒步,就应当有一种闲散、淡泊的心境。要学会放逐情感、灵魂;放逐希望、憧憬;放逐企盼、思想。

杨万里诗云:
莫言下岭更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正当我一边冥思,一边品味着古人诗句时,行云过来对我说:“已到西魁梁子了”。
我抬头一看,只见那山梁一匹接一匹,一匹连一匹。有的根据地势,而形成了不同的走向。
有的西北高,东南低,而那起伏的过程中,又有沟壑纵横;
有的平而坦,宽而广,就在连绵的过程中,交错成了田地;
有的深而幽,险而奇,在其挺拔的过程中,演绎成了绵延;
有的宽而阔,厚而沃,在其逶迤的过程中,裸露出其坦荡。
这时,有人看见了“洋芋帝国”几个字。而我眼花,并未看清。马师指着远处一片平坦的地对我说:“在那里”!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才看清那几个“洋芋帝国”的大字。其实,这不是什么字,而是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的,那就是用洋芋秧苗种植而成,根据字形、笔画而设计出的。总之,从远处看去,非常的艺术,非常的形象。

那洋芋地一片连着一片,向着四面八方铺展而去,形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非常的壮观。此时,正值洋芋花开季节,在一片苍翠、碧绿中,绽开着白色的,和紫色的洋芋花。在微风的吹拂中,散发一缕缕芳香,在一匹又一匹的山梁上飘荡。
群员们一边欣赏,一边拍照。马师说:“我们今天的集体照就在这里,要将洋芋帝国收敛在图片中”。于是,他跑上地埂,群员们将“昭通山野徒步群”的旗帜拉开,照了这样一张非常有意义的图片。然后,我们继续徒步。
到达半山中时,我仿佛感到有一股风自悠悠空谷中传来,有雾濛濛似生烟。再抬头看天边云海,却见云涛翻滚,如水奔涌。远山在一片缭绕中飘渺。在我们的胸中,早已荡涤了忧郁、律动着返璞的愉悦,是对自然的顿悟,是回归的欢快。我们的心里,荡漾着的是淡泊,是雅静,是清新,是舒畅。
在行走过程中,我一边行走,一边观赏着山野。
有的山野势如人生,性情各异;
有的山野隐含哲理,悠远深邃;
有的山野飘如流云,若隐若现;
有的山野胸襟邈邈,兼容八方。
看着这些山野的走势、形态,我不禁想到了人生:
人生若要快乐,就要随缘随性,不争不抢;
人生若要幸福,就要随和随境,无怨无悔;
人生若要清静,就要随时随地,顺其自然;
人生若要自在,就要学会忍辱,无忧无伤。

其实,徒步就是一种修行,修掉身上的疾病,修出健康;修掉身上的惰性,修出勤奋;修掉内心的烦恼,修出清爽;修掉内心的狭隘,修出一份坦荡;修掉心中的阴翳,修成一颗感恩的心肠。
面对自然,感恩其回赠;
面对痛苦,感恩其让我们觉醒;
面对失败,感恩其让我们懂得向上;
面对挫折,感恩其让我们有了向前奋进的力量。
到了下午5:00钟,我们经过一天的奔波,重新走回靖安街上,顺利完成徒步。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韩博石 毛恒昌
总 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古风部 在水一方(师静斋)
格律部 循规蹈矩(金唐松)
词曲赋 百家争鸣(宋远行)
新诗部 顺其自然(王佑德)
散文部 钟灵毓秀(李江涛)
小说部 源远流长(钟国富)
杂文部 心有灵犀(章自然)
音频部 先声夺人(古月仙)
美编部 桃之夭夭(任静好)
—————————————————————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