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中国老兵网吉林省记者站站长张蕴宇
中国老兵网吉林省记者站记者
中国警事报道浩然转发

姚俊卿,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著名书法家,电影艺术家,教育家,在2005年,中国电影100年暨长春电影制片厂建厂60周年之时,姚俊卿荣获功臣荣誉奖,同时长影集团为姚俊卿老师在长影世纪城开设一座永久性书法艺术馆,以铭记他对长影做出的卓越贡献。
《姚俊卿书法》一片展示了姚老师的书法艺术水平,让更多人欣赏到姚老师书法作品之美。姚老师的每幅作品中都透出他对各种书体的学习心得,对书法艺术的深刻领悟和对中华文化不遗余力地传承与弘扬,大气磅礴的榜书象征着他对电影艺术的卓越贡献,豪迈苍劲的草书显露出他的独特个性,稳中求变的隶书见证着他的艺术追求。


一点,像高山坠石,一横,像千里阵云,一竖,像万年枯藤。在黄山、华山、黄鹤楼、翰园碑林、神墨碑林都有姚老师牌匾和碑刻收藏,他的书法作品和艺术成就还被选入《毛泽东藏画》、《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中国美术年鉴》等辞书。

每当姚老师书写之时,静气凝神,怀抱情思自然流出于笔下,其运臂肘腰、步伐呼吸之节奏,如云过苍野、虹贯长空,意之所至,启古法于千载之后,情之所出,开新彩于跌宕舒展之间,收到了奇崛峭拔、劲健自在,点划生辣而不失法度,运笔厚重豪迈而不失飘逸灵动的艺术效果。

在社会剧烈变革的背景下,姚俊卿书法艺术馆的每位观赏者都沐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抚慰,生发出一种与心灵契合的愉悦与陶冶,一份厚重,一份积淀,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是姚俊卿书法的魅力。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从殷商的甲骨,周的金文到秦篆,汉隶,直至后来的草、楷、行,不断地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各个时代的要求而发展变化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意义,因此,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也是热爱祖国、发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在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中,历朝历代都有其杰出的代表人物出现,古代自不必说,二王之意,欧柳之风,成为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近当代的书法大家,也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笔墨精神,将这门传统的文化艺术推向了宏大和深远。
《姚俊卿榜书艺术》一片讲述了姚老师与榜书的渊源。

榜书,古曰署书,是秦书八体之一。秦书八体,六曰署书,它是古代匾额等使用的书体,最早是用来榜题宫阙门额的,后来把较大型的字称为榜书。

姚老师在诸体兼擅的基础上,成为一代榜书名家。姚老师的书法在基于良好的艺术感觉、扎实深厚的传统技法功夫、深沉博大的艺术追求,无论是单字、四言或多字榜书都让人感到一种端庄美、阳刚美、韵律美。他的书法汲取颜、欧、北魏诸家之风骨,融合“三王”,即王羲之、王献之、王洵的书法艺术神韵,形成豪壮雄健、俊美险绝、温润凝重中赋予遒劲,秀美跌宕中显洒脱的、独特的榜书艺术风格。姚老师的榜书作品受到了业界方家的一致好评,赢得了国内外艺术界广泛的关注与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