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仪式
“福”文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伟大信念和不懈追求。恭王府的“福”文化源远流长,镇府之宝便是康熙帝御笔亲题的有着“天下第一福”之称的“福”字碑,可以说,“福”文化贯穿了恭王府始终。

开幕仪式上黄信阳会长和孙旭光主任共同击鼓
2014年3月15日,由北京市道教协会、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北京一得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市慈善协会、风雅文房、百家文化协办的“2014恭王府(首届)福文化节”在恭王府隆重开幕。春分时节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大明神的时候,在恭王府举办的祈福活动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延续。

开幕仪式上黄信阳会长和孙旭光主任共同击鼓
上午9时30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共同敲响祈福大鼓,宣布恭王府甲午马年“福”文化节活动开幕。

黄信阳会长写福送福
清风子率领几十名道长在恭王府前广场进行精彩的太极拳表演,随后在银安殿开展祈福大典活动、在嘉乐堂为道教书画作品祈福开光,然后依次到佛楼礼佛、龙王庙供龙王、般若庵拜观音、山神庙敬山神,蝠池边走太极,密云洞奉“天下第一福”,邀月台福神庙祈福。同时向游客赠送开光“福”牌。

黄信阳会长书法作品“三阳开泰 百福具臻”在拍卖会上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以“三阳开泰、百福骈臻”为主题思想,结合传统艺术、民俗文化、道教精神、慈爱济世等多种理念,通过颂“福”、迎“福”、祈“福”、写“福”、送“福”、乐“福”、纳“福”七个板块来展示中国传统“福”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福文化书画展开幕式
其中,“祈‘福’”活动,是通过举行大型道教祈福仪式来实现的。作为“颂‘福’”活动之一的“福文化书法展”,则汇集了20余位书画名家创作的以“祈‘福’”等为主题的60余件作品,作品寄托了书画家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展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包括“天书云篆”、“云符篆”、“仙人篆”、“梅花篆”等多种书体,笔墨或清朗、或高古、或简约、或雄宏、或萧散、或雅致,极尽变化,蕴含着浑若天成、天地浑朴的艺术气息。


祈福仪式
除此之外,主办方还组织了以书画为内容的音乐晚会,分别举办主题为“春分雅集”和“百家送福”的写“福”字和送“福”字活动。


国乐雅集演出场景
3月21日晚,恭王府大戏台上演了两个板块的内容:“乐福”即“国乐雅集”传统音乐展演;“纳福”即书画名家艺术品慈善拍卖活动。据悉,拍卖活动的善款将全部用于道教神仙吕洞宾祖庭——山西芮城纯阳上宫的复建事业,可谓春分纳福、功德无量。热心道教事业发展的居士信众、书画艺术品收藏家及社会公益人士等参加了演出和拍卖活动。

慈善拍卖会现场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在活动现场表示,“福文化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变迁和发展,如今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一个‘福’字折射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价值观及对生活美好的愿景, 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祈盼。今天我们要用道教的艺术语言在恭王府内诠释‘福’文化这一主题。”

据了解,道教音乐集传统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为核心,以道场斋醮活动为传承载体,结合道长的内炼、步虚、祈福等科仪形式,是我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夏季,中国道教协会就曾在恭王府成功举办了道教音乐会消夏晚会,深受好评。黄信阳坦言,此次福文化节包含的颂福、迎福、祈福、写福、送福、乐福、纳福等七个展示板块,宗旨也是要弘扬传统文化、发挥道教服务社会、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功用,为国家祈福、为人民祈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恭王府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保留了具有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古建园林,而且还孕育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一个承载着中国祈福请福诸多民俗活动的具有特殊意义与不可取代的文化空间,在其古建园林中寓有丰厚的福文化意象, 更是祈福请福习俗的传承地,恭王府已逐渐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祈福请福习俗的核心区之一。
监制:黄信阳
责编:周高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