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南方过端午
洗耳翁
也许是源于南方的缘故,北方的端午节从来不够“隆重”。端午节似乎是专门给水乡“特设”的节日,比诸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更具节日氛围。粽子飘香,艾蒿飘香,美酒飘香,香囊飘香,糯米飘香……红枣焕彩,粽叶焕彩,彩饭焕彩,丝线焕彩,葫芦焕彩,龙舟焕彩……伴着闹哄哄的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活动,诚可谓气味弥足,声色具足。
而作为北方人的我,记忆中的端午是一个典雅的节日,有些纪念日的味道,整个气氛是温馨的,是静谧的,是清爽的,是匆促的,是烂漫的。人们仿佛总有点点悲情,有丝丝伤感,有屡屡幽怨,还有几分庄严;人们凭吊着一个远去的英灵,缅怀着一个忠贞的烈士,纪念着一个爱国的智者!
有氤氲的湿气,有清新的草味,有隐隐的蝉鸣,也许还有悠扬的笛声;但绝没有锣鼓喧天,没有灯红酒绿,没有鞭炮轰鸣,没有鲜亮的衣履。
北方的端午节,到处洋溢着一种温馨。潺潺的清澈的河水平静地流淌,不似初春的涓涓和纤细,也没有夏末的浑浊湍急,鱼虾的身影不时隐现,水鸟翻飞出没,五黄六月了!杨柳依依的岸边,芦苇郁郁葱葱、苍翠挺秀、密不透风;丛丛簇簇的蒲草在水中摇曳,把水面也染成绿色。蜻蜓还没有成群,蛙声也不过聒噪,蚂蚱却已经足够的热闹。好在暑气还没有来,田园的秀美正是淋漓尽致的时候。是谁说过,天下的水是相通的,应该是的吧。
村子是静谧的,生活是惬意的。似乎是一夜之间,艾蒿的香味从田野侵入村庄,充斥了整个庭院和街巷。人家的门楣上,花红的剪纸葫芦和翠绿的艾草妆点出生气和祈愿。小孩子家的衣襟或者腋下,悬着各色荷包——样子如同元宝,缝合处散几股五色丝线,而里面却是五谷、蒜瓣、甘草节子。苇叶和马莲茎浸泡在水盆水里,红枣、糯米纷呈这色彩也弥散这香味;白糖,在粽子剥开侯骄傲地粉饰她粉嫩的躯体,丰腴而滑腻的美味就整个呈现到人们眼前,比艺术品更鲜亮。
惠风和畅是宜人的清爽,烟雨迷蒙是感人的乡愁。烂漫却不热闹,不狂躁,是沉静中的绚烂,是匆促外的稳健。这就是北方的端午。

作者简介:许茂生,男,笔名遁魔、洗耳翁等。河北省涿鹿县人。县文化局工作。已出版多本作品集。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理事。涿鹿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涿鹿收藏家协会理事。涿鹿秧歌角研究会理事。热心于推广和研究本土文化。文笔优雅细腻。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