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品专辑——

1、【长相思•端午】
词/世外人
西湖情,断桥情。
端午雄黄原骇形。
金山漫浪惊。
爱盈盈,恨盈盈。
霹雳雷峰塔下殅。
神蛇千古灵!
2、【端阳节再祭屈原】
诗/世外人
玉珍丹珠翠衣,逸香深庭远际。
江河湖泊飘彩,龙舟挥桨竞桂。
雄黄酒浆驱魔,艾叶高悬门楣。
童儿浪甩麦燕,巧姑彩线亮技。
骚人潇洒赋韵,墨客蛇走笔底。
万家投粽江河,共悼屈夫仙遗!
汨罗汩汩细语,述说楚国悲剧。
烨烨挚贞丹心,怀石痛沉水底!
泽畔寻芳苦吟,问天万类何其?
上下求索无解,世浊难觅知己!
朝中奸佞当道,庸主亲谗疏义!
黎庶惨遭劫难,国破祸毁城邑!
涉江求惑渔夫,示君不谙曲直!
端身岂可就屈,山林独处远避!
登昆仑食玉英,驾青虬驰星际。
被霞云沐晨光,尙志日月同辉!
楚辞颖颖千古,忠魂昭昭天地!
3、【忆屈原】
诗/喜雨
汨罗江畔香草绿,离骚诗中胆剑篇。
泱泱殇殇端午日,天问九歌遗万年。
4、【临屏三叹】
诗/边郁忠
(一)
时逢端午又喧嚣,文字真同岱岳峣。
奇在汨罗凭吊处,诗潮拍岸压江潮。
(二)
扶起三闾拭目看,当初应悔切云冠。
千年去国沉沙事,总叫诗人乱一团。
(三)
尘间一自屈平冤,忙乱骚坛贤子孙。
若未垂吟过端午,人人梦有不安魂。

5、 【七绝 • 端午】
诗/一米阳光
从来端午未翻新,历久弥坚警后人。
逸响离骚天问鼎,汨罗江畔祭忠臣。
6、【七律 • 赞屈原】
诗/秦德福
一轮红日碧空悬,万里神州祭圣贤。
送福龙舟飞水上,驱邪艾草挂窗前。
君怀社稷忠湘地,报国英魂殉楚天。
逸响伟辞开鼻祖,卓惊后世立宏篇。
7、【喜迁莺 • 端午情】
词/一米阳光
迎端午,粽香浓。舟竞赛飞龙。纸鸢飘逸跃苍穹。其乐也融融。
念《九歌》,吟《天问》。谁胜《离骚》之韵?汨罗江水吊英魂。叹无后来人。
2021 . 06 . 10 . 中午
8、【七律 • 端午习俗新咏】
诗/塞上箫
端午熏风艾草柔,高跷狮舞福恭求。
萌娃颈上香囊帅,佳丽腰中彩绣羞。
箬叶包成甜糯粽,雄黄祛疫赛龙舟。
葫芦大小门窗挂,千载承传唱不休。
9、【七律 • 端午新咏】
诗/桂景佳年
岁岁端阳岁岁迁,留香粽叶汨罗边。
空灵浩荡离骚赋,气势雄浑楚水篇。
彩线绵绵缠臂玉,龙舟两两竞波先。
临屏把酒劝君醉,唯叹屈原敢问天?
10、【七律 • 端午忆屈原】
诗/文皓
口赋离骚古遗篇,千秋典故万民传。
屈原爱国悲歌壮,五月端阳祭前贤。
泊罗江寒忠臣泪,深悲楚地志士冤。
飘香粽子龙舟赛,忆念先魂佑河山。

11、【端午杂思】
诗/于柏常(新韵)
浴艾食黄午欲端,寒沙初魄记当年。
邓林珠润情无寄,湘水神通志不还。
楚有三人秦可破,雪囚二帝宋尤怜。
一身结束连国运,北望崇陵马首瞻。
12、【庆春时 • 吊屈原】
词/秦德福
楚辞逸响,诗坛之祖,求索精神。光辉永耀,君怀社稷,忧国殉其身。
英灵垂史,名著恒载乾坤。中华崛起,千秋伟梦,佳讯慰忠魂。
13、【端午吟怀】
诗/章成
追忆汨罗端午节,醒魂一跳化波涛。
春秋湘水楚天阔,战国河山秦地高。
富裕从来华夏梦,小康以后海疆牢。
复兴之路不平坦,砥砺前行莫亮骚。
14、【端午吟怀】
诗/章成
追忆汨罗端午节,醒魂一跳化波涛。
春秋湘水楚天阔,战国河山秦地高。
富裕从来华夏梦,小康以后海疆牢。
复兴之路不平坦,砥砺前行莫亮骚。
15、【庚子端午】
诗/章成
早市人熙攘,灯笼亮小街。
艾蒿多买客,粽里满情怀。
16、【长相思 • 端午】
词/世外人
粽逸香。
墨逸香。
豪笔直书汨水殤,
诗垂楚韵长。
疫茫茫。
雨茫茫。
祈念雄黄消孽王,
万民歌泰康!
17、【七律 • 端午吟】
诗/细水长流
霏霏细雨又端阳,艾草悬门挂两旁。
户户衔杯歌盛世,声声祝福绕家堂。
才擎满碗高粱酒,再品盈盘粽子香。
几念灵均情未尽,吟诗一首缅忠良。
注:屈原字灵均

18、【七律 • 祭屈原】
(新韵)/诗/秦德福
端阳竞渡祭屈原,玉粽飘香撒碧潭。
铮骨忠魂天地载,丹心浩气古今传。
卓绝一世开诗祖,逸响千秋创賦先。
圣代精神激我辈,斯人永远忆哲贤。
19、【风入松 • 端午情】
词/一米阳光(晏几道体)
满屏诗赋话端阳。句短情长。人文历史需承继,避瘟疫、艾草香囊。彩线绕缠玉腕,葫芦悬挂门堂。
龙舟飞渡汨罗江。粽糯雄黄。祈求福运天恩赐,但如愿、国泰安康。屈子万民景仰,楚辞永世流芳。
2021 . 06 . 12 . 午后
20、【喝火令 • 缅怀屈原】
词/赵乃英
汨水悠悠恨,离骚楚楚悲。九歌吟到断肠时。何惧漫天风雨,舟鼓许心期。
角粽缠双线,菖蒲酹一卮 。浴兰香草暮云垂。念念孤怀,念念苦谁知,念念一身何往,化作楚魂飞。
21、【祭屈原】
(中华通韵)/诗/竹莲
粽子融情楚水边,龙舟赛事祭屈原。
临屏步韵离骚赋,一世忠贞万代传。
22、【南歌子 • 端阳】
词/梅湾赏雪(毛熙震体)
暑热横玉枕,幽房草艾人。几时菖叶涌清醇。一卧床帏难醒、梦青春。
箬粽锅中煮,香和笑语频。花囊悬挂吉时新,皓月临窗影近、暖风熏。
2021.06.12

23、【端午情思】
诗/于柏常
篱畔风摇乱紫苏,茅檐久坐一灯枯。
流酥成墨因求厚,淡月宜人亦是孤。
梦拜归鸿清素帕,神稽去雁朵云图。
年年端午槐香雨,可有残花忆老夫。
24、【五月节感怀】
(新韵)/诗/崖柏
人法乾坤道自然,祖诗华夏有屈原。
“九歌"赋曲传千载,“天问"呼声响万年。
爱楚忠贞投汨水,为民贤惠保家园。
每临端午飘香粽,南北风俗异样甜。
25、【七律 • 祭屈原】
(新韵)诗/世外人
楚韵诵英歌志仕,龙舟竞桂祭贤丞。
贞魂泽畔讵长昊,奸魍朝中劫众灵。
庸主亲谗疏义谏,苍生罹祸毁宫城 。
琴心剑胆昭天地,身殒汨罗垂汗青。
26、【端午随感】
诗/张洪芳
和平盛世粽飘香,花鼓飞舟祭栋梁。
喜看东方龙起舞,图强赤县祚绵长。
上天可揽高悬月,下海能擒仵侫郎。
国运昌隆通四野。再无塞路屈公殇。
27、【踏莎行 • 赞屈子】
词/秦德福
逸响雄辞,卓传万世。一生求索探渊识。离骚巨作誉神州,楚词鼻祖尊才子。
社稷铮臣,忠良志士。赤诚进谏扶君势。悲思国破愤投江,烈夫义举垂青史。
28【端午抒怀】
诗/瘦马西风
汨罗千古隐悲风,一念忠贞浪未平。
可怜天下真才俊,生不逢时枉自轻!
29、【端午祭屈公】
诗/闲云野鹤
端午粽香华夏间,神州同忆九歌篇。
枣甜米糯牵情思,竞度龙舟箭在弦。
荆楚无声悲壮士,汨罗流泪祭先贤。
三闾掌梦存风骨,骚体诗歌永世传。
30、【端午新篇】
诗/桂景佳年
端阳起自古风传,吴越春秋始续延。
竞渡轻舟寻烈士,飘香团粽祭良贤。
诗人至死怀沙赋,楚水忧心抱憾眠。
倘若屈原今尚在,当惊后世胜于前。
31、【破阵子•屈子祭】
词/竹莲
端午今来古往,汨罗江祭良贤。
此恨空遗终不悔,一片丹心对楚天。
赋歌祈月圆。
绝笔《怀沙》明志,《离骚》可向谁言。
尤喜中华开盛世,角黍雄黄艾叶鲜。
忠魂万古传。

【减字木兰花 • 悼念屈原】 (中华新韵)词/寇琦
从容赴义,慷慨投江明壮志。
赤胆忠心,万众追思赤剑魂。
九歌瑰丽,横溢才华扬浩气。
唤醒国人,天问离骚撼世音。

【端午咏华文•五言古风之三十六韵】
诗/卜精全
--祭屈子,诵《离骚》,赛龙舟,悼英魂,抒家国情怀
--坚定信念,万众一心,破浪乘风,同舟共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五月初五日,屈子汨罗畔。
仰天吁长叹,心事与谁谈?
独立凄风中,踯躅一水间。
空怀爱国志,天地独怆然。
草木含悲声,呜咽漫城关。
浩然存正气,气如长虹贯。
民族气节在,岂能苟身安。
轻躯一赴死,此去泉台见。
纵身入汨罗,其志冲霄汉。
民众投粽子,惟求护屈原。
龙舟竞渡日,挥棹弄潮翩。
旌旗耀日展,锣鼓亦如喧。
飞龙腾在天,潜龙伏在渊。
蛟龙气在川,神龙势在巅。
麟凤芝兰现,光风霁月灿。
冰心玉壶悬,玉润又珠圆。
鸿鹄冲天志,燕雀只知闲。
宁为玉碎粉,焉能作瓦全?
上下而求索,路漫其修远。
纵然歧路坎,曙光永在前。
《楚辞》放光艳,《离骚》绽斑斓。
《九章》及《九歌》,《天问》呈自然。
中华古籍瀚,“风”“骚”两璧悬。
“香草美人”在,“诗魂”谁人攀?
皎月当空照,清辉透冷寒。
璀璨明珠现,翡翠迸银盘。
浩浩青史间,一脉相承连。
自强以不息,君子天行健。
往事越千年,沧海易桑田。
百年屈辱史,业已作云烟。
茶马古道远,天险蜀道难。
丝绸之路漫,复兴之路延。
太平繁华景,“一带一路”传。
祈望中国梦,实现正当年。
共勉我同胞,奋进须争先。
九天垂丽象,华夏谱新篇。
近迷途,迢递迁逐远道;
遭逆运,辽遥退避巡边。
潸滴清泪,涕泣湍流江浦;
激涌波澜,沉消浊浪湖湾。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荆楚”地;
方今《天问》,“美人”犹忆“沅湘”心。
只见:
《九歌》歌志,壮志直冲重霄九;
《天问》问心,丹心无愧碧落天。
但观:
屈子已沉,家家笼内蒸香粽;
《离骚》未杳,户户龛头敬龙舟。
正是:
身赴汨罗日,
魂耀中华时。
注: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词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楚辞”作为一种文体,亦被称为“骚”体,与《诗经》并称“风骚”,其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深远。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到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誉为“诗魂”。其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在政治上,屈原主张“美政”,然遭排挤毁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在秦国大将军~白起~即将攻破楚颖都之际,屈原自投汨罗江殉国而死。
(2)“香草美人”,喻指忠君爱国的美好思想。在屈原的作品中,此意象贯穿始终,代表了其志存高远、冰清玉洁的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
(3)“荆楚”,现指湖北省;“沅湘”,代指屈原的流放地。
(4)“重霄九”句,语出毛泽东主席于1957年5月所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处。
(5)“碧落天”句,语出我国唐朝伟大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所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中“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处。
(6)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经修水县白石桥,于龙门流入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向西流经平江城区,自汨罗市转向西北流至磊石乡,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汇合称“汨罗江”。汨罗江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为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公元前278年,楚国的都城颖被秦国攻陷,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汨罗江两岸至今存有屈子祠、骚坛、屈原墓群等古迹和遗迹。
现代诗部分——
1、【怀念汨罗江】
诗/赵喜语
汨罗江
原本是南方的一条不大的江
当屈原魂归此一江碧水以后
就变得总是多风多雨
自此
粽子、龙船,
还有经久不息的人间烟火
连同《离骚》《天问》中的诗句
都在月光之下
江河之上
成为触目惊心的乡愁
刻在竹简上
写进课本里
江边那些卑微的草木
在春天里开始复生
我能听到一些熟悉的吟诵
在眺望着黎明
被淹没的桅杆
树立成一座高耸的墓碑
回眸
已是千帆过尽
我的爱
沉浸在汨罗江的水里
永远也打捞不起来
竟自澎湃着
流向远方
